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媽媽你太強勢,我連說“不”都不敢!

媽媽你太強勢,我連說“不”都不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裏有一個強勢的媽媽,相信孩子並不會很放肆,因爲媽媽太強勢,孩子說“不”也是沒用的。

小A是一個大一女生,進來時略有些靦腆。

“老師,我好像什麼也做不好,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進來時,她這樣說。

談起她的家庭,她說她家的經濟情況比較好,從來沒有缺少什麼。想要什麼,父母基本都能滿足她。

“你家裏的關係怎樣?”我問。

“不能說好,但也不壞。我媽媽比較強勢,爸爸還好,但是好像沒什麼存在感。”她說。

比如,小時候報興趣班,媽媽讓她學小提琴,她就學小提琴;媽媽讓她學書法,她就只能學書法。其實有時候她根本一點興趣也沒有,但爲了滿足媽媽的要求,就只能將就地學着。

“你有嘗試過表達自己不同的想法嗎?”我問。

“有是有,但是都沒用。”她試圖抗爭,但從來沒有成功。

“你是怎麼做的呢?”我問。

“怎麼說呢?我媽是那種不硬性的強制你做什麼,但是實際上什麼都是她決定的人。“小A怯怯地說。

“你可以選擇小提琴或者跳舞,不過我覺得你最好是選擇小提琴……”這是她媽媽的通常句式。假如她有不同的意見,媽媽每次都能說服她放棄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朝着媽媽想要的方向發展。

久而久之,她就知道,說“不"沒有意義,她只能按媽媽的想法去做。

媽媽你太強勢,我連說“不”都不敢!

一切俱足背後的“空心病”

“要說媽媽對我不好,絕對不是的。”小A說,“她對我很好,給我提供一切的物質條件,我根本離不開她。”

高考的時候,媽媽對她說:”沒關係,即使你考不上,我也有能力送你出國。”

她和寢室室友沒法很好相處,媽媽說:“沒關係,我給你在外面租房子。”

她說她不用太用功,因爲未來的工作媽媽都已經爲她鋪好了,她不用爲未來找不到工作而擔心。

“那你現在感到快樂嗎?”我問。

她沉默了。

“……我覺得沒有自我。”

“你有想過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或對什麼感興趣嗎?”我問。

她搖搖頭,“我到現在還沒有真正爲自己去全心全意地努力過。說實在,我很羨慕那些家庭環境差卻能自己努力地做很多事情的人。可是我對自己沒信心,我不敢逃脫出媽媽給我搭的圈圈。”

正因如此,這個年齡看上去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不太能與人交往,不能接受失敗,不敢離開父母。她說她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她怎麼辦?

——這分明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年輕人,而是一個未長大的寶寶。

她一切俱足。父母給了她完全的物質上的滿足,她想要什麼,媽媽都能滿足她。她不需要爲學業犯愁,不需要爲工作擔憂,不需要爲未來煩惱。

可是她沒有自我,沒有自主獨立的意識,沒有接受挑戰的勇氣,也沒有精神上的滿足。

媽媽你太強勢,我連說“不”都不敢! 第2張

沒有力量感的孩子,連叛逆都做不到

現在的父母,隨着物質文化的發展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已經少有以前那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極端方式了。受到現代教育觀念的影響,父母開始更多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給孩子選擇權,並開始考慮有效的教育方法。

但是,小A的故事,讓我不禁想,我們如果只和父母討論關於家庭教育的方法,而沒有底層“兒童觀”的概念支撐的話,我們無疑是讓父母有了更多地手段和方法來控制孩子。沒有好的親子關係就不會有好的親子溝通,而好的親子關係根植於你有怎麼樣的對待孩子的觀念。

事實上,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不乏有各種控制的念頭。

捫心自問,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有多少次,我們是想要孩子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

有多少次,我們給孩子選擇權,但心裏老早預設好了那個唯一的答案?

有多少次,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我們能真正尊重他的感受和想法?

當然,我們內心也有衝突:一方面,我們想讓孩子學會選擇,想讓他更獨立,更自主;另一方面,我們又總是擔心孩子失敗、走歪路,做錯事,而想去控制他們的走向,去幫他們做決定,去做我們父母認爲對的選擇。

人的內心都有一種控制慾,希望事情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發展。當事情不在自己掌控的範圍時,就會感到焦慮、恐懼和自我挫敗,無法容忍這種狀況的存在。

教育孩子的內心矛盾掙扎的過程,何嘗不是我們對自己的矛盾掙扎?我們想要做自己,卻又害怕被拋棄;我們不敢面對自己內心敵人的威脅,而把這種擔心投射於外在。

這種心理套用到父母的角色上時,父母就會透過想方設法地用各種方式讓子女服從自己的權威,讓孩子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孩子在產生出自己獨立的意識和想法後,必不可免會反抗父母的權威,想要能主宰自己的行爲,這個時候往往是對父母很大的考驗。

有些父母能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不斷調整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同時也真實地表達自己,在衝突和溝通中最終平穩地度過這個時期。

有些父母在與孩子的衝突中不斷走向極端,父母想控制孩子,孩子反控制父母,最後兩敗俱傷,變成無法溝通、相互隔絕的局面。

也有些父母貌似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實際卻用各種方式控制孩子走向他們認爲最完美的道路,最終孩子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卻丟失了自己。

友人曾說過一句話,我深以爲然。

她說,孩子會叛逆,是件好事,因爲那代表:

一、你的孩子擁有力量感,

二、你的孩子擁有安全感。

沒有這兩感的孩子,連叛逆都做不到。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敢於對說“不”,你值得慶幸。因爲他有強大的自我,且不害怕因爲他的不同而被拋棄。

而對我們父母而言,嘗試去自我反思並加深自我認識才最重要。 當你不害怕認識你自己,那麼你就不容易被自己的恐懼挾持。爲人父母的前提,是敢於面對自己的問題,並學習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爲更好的自己。

媽媽你太強勢,我連說“不”都不敢!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