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家長不陪,孩子不做?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家長不陪,孩子不做?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的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孩子上學,父母也跟着讀書!”孩子寫作業需要家長盯,孩子複習也需要家長陪!那麼孩子到底在爲誰讀書?

這成爲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共同的困惑。

我的堂哥,也跟我提起這個頭疼問題。

小侄子兩年級,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動畫片,或者就捧着ipad打遊戲。“XX,寫作業去了!”奶奶的催促,都在他“嗯,知道了!”中沒有了下文。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他的屁股坐在沙發上不用挪動一下。奶奶沒轍,於是孩子的作業幾乎都是等爸爸媽媽下班了纔開始動筆,並且還必須有一個人坐在他身邊盯着他做。只要你有事一走開,回頭再看,他保準就在那玩筆頭,玩橡皮了。

堂哥很頭疼,一天上班累得夠嗆,回家還得繼續在孩子身上花精力,並且常常是氣得不打一處來:撥一撥,動一冬,哪怕明天要考試,只有爸媽不給壓力,孩子從來不會多讀一頁書,多寫一個字!該拿他如何是好?

家長不陪,孩子不做?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其實,在生活和工作中,推動我們去做一件事情的,或者是任由我們不去做一件事情的,不是我們的性格,而是習慣!孩子的習慣就像是走路,如果選擇了一條道路,他就會沿着這條路走下去,做事情是這樣,學習也是這樣。

這就是理論界被定義的“路徑依賴”,由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提出,他用這個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並因此獲得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自此之後,“路徑依賴”廣泛地被人所知,人們發現生活中的很多情況,其實都可以用路徑依賴來解釋。

比如孩子做作業這件事,因爲有一開始父母陪他做作業的行爲,逐漸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依賴心理,給孩子一種錯覺,讓他骨子裏面以爲做作業也是父母的責任。所以父母不陪,他就不做!

如今,父母的苦惱正產生於路徑依賴的負面效果:孩子無法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孩子懶於思考,孩子有困難第一時間求助父母。長以此往,孩子的成長進步將受到嚴重影響。

教育專家尹建莉關於孩子做作業這個問題,明確提出:“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瓦解孩子的好習慣,是對孩子自制能力的日漸消磨。”同爲人母,她自己也經歷過孩子寫作業磨蹭的階段,與孩子“鬥爭一回”,最後大勝而歸。

圓圓是尹建莉老師的女兒,在剛開始上學的一段時間,對寫作業充滿了新鮮感,回家第一時間先是寫作業。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失去了熱情,回家之後先吃東西、玩耍、看電視,一直磨蹭着不去寫作業。一連好幾天,都是在爸媽的提醒之後纔去寫作業的。

這個時候,其實是父母父母拉開差距的分水嶺。很多父母看不下去,怕孩子不好好做作業,受到老師的批評,於是親自上陣監督,這就開啓了“陪孩子寫作業”的模式。

但是,尹建莉老師的做法卻不一樣,夫妻倆商量之後,決定連提醒都省了,裝作完全忘掉女兒寫作業這回事,只忙乎自己的事情,每天任憑她玩夠了再去寫作業。

很快,圓圓就把自己給搞亂了。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後,吃東西、看電視、玩玩具……晚上要睡覺了,她纔想起來今天的作業沒做,這才急得哭起來。其實,尹建莉老師早就急得發狂,只是沒有表現出來,爲了讓孩子長記性,按捺住不去提醒孩子。

看到孩子着急,她才裝作同樣着急的神情:“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啊?”然後給了孩子三個解決問題的方案:1、晚點睡,現在去寫作業。2、明天早起,寫作業。3、不想寫,自己跟老師去說明。

女兒自然是希望把今天的事兒做完,於是無可奈何地下牀,掏出作業本自己寫作業去。尹建莉老師則熄燈假裝睡覺,聽着女兒的動靜,直到幾十分鐘之後,女兒收拾書包去睡了,她才放下心來,第二天也不再重提這事。

有過這次經歷之後,圓圓一回家就主動先寫作業,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家長不陪,孩子不做?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第2張

可能有些父母會提出有異議:因爲那是圓圓,那是教育專家的女兒,她要學,所以有過教訓之後就會自主學習!但是我們家的孩子,無論怎麼使勁,他都不愛去學!

關於這一點,諾媽想說的是:引用尹建莉老師家的例子,只是希望給各位爸爸媽媽一個思路,一個建議。孩子思維的成型,不在朝夕之間,而在點滴積累中。如果您也用同樣的方式,您的孩子依然不見進取,那麼爸爸媽媽們應該思考的是:孩子從小到大,是不是對他所有的事兒干涉過多?包辦過多呢?事事依賴父母的思想從生活中延展到了學習中呢?

路徑依賴理論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思維模式,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個人以後的人生道路。而這種模式的基礎,早在童年時期就奠定了。要想路徑依賴的負面效應不發生,那麼應該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找準方向。

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發人省醒的話:“教育其實就是培養習慣。”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習慣,決定了他有什麼樣的人生。

美國學者特爾曼,從1928年起對1500名兒童進行了長期的追蹤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天才”兒童平均年齡爲7歲,平均智商爲130。這些孩子成年以後,特爾曼又對其中最有成就的20%和沒有什麼成就的20%進行了分析比較。結果發現,他們成年之後之所以產生明顯差異,其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勁的進取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而後者缺乏這些優秀的品質。這就是路徑依賴的力量。

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父母就有必要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路徑選擇,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改掉不良的習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