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可以這樣做!

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可以這樣做!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孩子總是在犯了一些錯後,還屢教不改,那麼面對這些令家長頭疼的孩子,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

朋友的小孩剛滿3歲,白天依然一直尿褲子,每天尿溼很多條,在學校是,在家是,每次尿完褲子,朋友都會罵他:

“這麼大了,撒尿還不知道喊?下次如果再尿溼褲子,看我打不打你?”

可還是尿褲子,每次都被打,似乎一點作用都沒有。

朋友帶孩子到我們家玩,晚上已經睡着突然聽到朋友大聲罵孩子:“怎麼又尿到牀上了?尿尿怎麼不喊人?”

朋友的罵聲特別刺耳,好像跟大人吵架一樣,完全不像對一個3歲的小孩,竟維持了半個多小時,迷糊睡着的我聽着這罵聲竟然做起了打打殺殺的惡夢。

孩子半夜幾次大哭,撕心裂肺、震動山河。

第二天一早朋友道歉:“對不起,孩子把尿撒在牀上了。還有,昨晚吵到你們了。這孩子,不知道爲什麼半夜總是大哭。”

第二晚,我和朋友和孩子一起睡覺,睡覺前朋友一再叮囑孩子:“晚上想上廁所一定要告訴媽媽,千萬不要尿到牀上!”

小馬桶放在房間裏,睡覺的過程中,朋友很驚醒,孩子稍微一動,一嗯聲,馬上起身問孩子:“是不是要尿尿?是不是要尿尿?快。”把孩子抱起就提,有兩次孩子真的尿了,但更多次孩子沒有尿。

半夜,除了把尿的時候會醒,孩子也總驚醒大哭。

第二天早上,我告訴朋友:“知不知道寶貝半夜爲什麼會總是哭?因爲他太緊張了,你給他太大的壓力了。”

晚上原本是安睡享受休息的時間,可是睡覺前你一再叮囑他,尿尿千萬要告訴媽媽,千萬不要尿在牀上。

他知道尿在牀上媽媽會生氣,他也不想尿在牀上,所以他睡覺的時候總是害怕,睡不踏實,特別是他想尿尿,又困得不行時,他只有大哭。

你的緊張、焦慮、氣憤、指責,給了他太大的壓力,他更加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

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可以這樣做!

朋友問:“那怎麼辦?如果不喊他,他就會尿在牀上”。

很簡單,用拉拉褲或者尿不溼啊。並且在睡前告訴孩子:‘寶貝放心睡覺吧,不用擔心會尿在牀上或身上,因爲拉拉褲會幫助你,你只管好好睡覺,什麼都不用想。’

睡個踏實的覺,對孩子和你來說,現在比什麼都重要。

朋友接受了,當天晚上,她給孩子用上拉拉褲,並且說:“寶貝,今天晚上你安心地睡覺吧,不用想尿尿的事,也不用擔心,即使尿尿了,也有拉拉褲,不會把牀單和褲子打溼。”

她從來沒有這樣對孩子說過,以前都是叮囑甚至會恐嚇孩子:“如果尿尿媽媽就會打你。”

當天晚上,孩子沒有哭一次,也沒有中間醒來要媽媽抱,一覺睡到天亮。朋友很興奮,告訴我:“這是我們孩子第一次晚上睡過夜,第一次半夜沒有醒、沒有哭。”

孩子的心踏實了,不用擔心做“壞事”,會惹媽媽生氣和不高興了,自然就能安睡了。

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2張

更奇妙的還在後面,整個白天,孩子竟然沒有一次尿在褲子上,每一次尿尿,都會喊媽媽。

回家後朋友反饋,孩子再也沒有白天尿過褲子,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竟然從此,孩子就自然地學會了上廁所。晚上,也沒有再大哭過。

一直讓朋友頭疼的孩子上廁所和晚上睡覺的問題,竟然就這樣輕輕鬆鬆的解決了。

原來,孩子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體恤。

叫他做什麼他做不到,指責他,在怒氣中打他,罵他,都不能真正幫助他。他也不想這樣,可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內心的緊張、壓力和害怕,會讓他反而在這件事上越來越做不到。

可是,換一種方式,孩子暫時做不到的,就幫他做到。

孩子不喜歡吃飯,強逼着他吃、甚至硬喂他都沒有用,孩子不喜歡吃飯,就控制他的零食量,給他吃開胃的食物,做美味好看的食物,孩子不愛吃都難。

孩子晚上還要尿牀,如果做不到不發怒氣、不訓斥、平靜、喜樂地給孩子把尿,做不到即使孩子尿了牀也不指責他,而是默默換掉牀單。那麼,不如給他尿不溼幫助他做到。

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還不夠,給孩子恩典幫助孩子能做到纔是爲人父母最需要的。

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3張

孩子越小,越難以表達自己的情緒,越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喜歡,渴望在每件事上讓爸爸媽媽滿意。

當他做不到,當他總惹爸爸媽媽生氣時,他也會對自己生氣,也會煩惱,也會想改掉,可是甚至他自己都不能察覺出來他的情緒。

這種不知道該怎麼辦,想做好又做不好的矛盾在他內心時,他表現出來的反而就是更做不到,更不好。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凡事不要着急,不要緊張。更不要爲一件孩子現在做不到的事一味地指責孩子。

這不是縱容,而是學會有智慧的愛與管教。

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告訴他要做到什麼,孩子更需要的是告訴他怎麼樣可以做到,是讓他知道,即使現在做不到也沒有關係,爸爸媽媽會陪你一起學會的。

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安心,會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接納現在的自己,會讓孩子知道,任何時候都不用緊張和害怕,因爲爸爸媽媽會幫助他,陪伴他一起。

這種篤定感與安全感反而會幫助孩子更快地學會他該學會的事。

其實,我們不也一樣嗎?

我們初到職場的時候,不熟悉工作,老闆也不給我們安排帶領我們的人,也不培訓我們,就給我們一個任務,給我們很高的標準,並且不停催促我們。

從沒有接觸過得我們做得慢,做得不好,老闆就不停訓斥我們,嫌棄我們。我們只會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做不好,越來越手足無措。

可是,如果我們的老闆先給我們時間培訓我們,給我們安排老員工幫帶我們,來了一個任務,先有人手把手教我們如何,允許我們有成長的空間,第一次犯錯後也不太多批評,那麼,我們反而能更快就上手,老闆省心,我們也進步。

孩子不也一樣嗎?

甚至孩子更需要我們的幫助,更需要我們給他們空間成長和進步,更需要我們手把手地教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指責。

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4張

有一個媽媽,她的女兒學習遲鈍,總是落後別人,剛開始她總是很生氣很着急,總是說:“這麼簡單你都不會?”

後來她接納了女兒的特質,不得不承認:女兒確實是比別的小朋友成長慢一些。接納了,纔會有真正積極有效的行動。

女兒反應慢,她就陪着女兒慢慢做作業,耐心給女兒講問題。

女兒英語不好,就每天和女兒用英語對話,一起看英語動畫片,給女兒抽寫英語單詞。女兒協調性差,體育不行,就每到週末和先生帶着女兒到廣場去跳繩。

不再焦慮與指責,而是用耐心一點點地花時間陪女兒成長。

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女兒的學習竟然慢慢趕上去了,從倒數變到年級前幾位,女兒的英語也說得溜順,女兒跳繩竟然也能在體育比賽中拿到第三名。

真不可思議,反應遲鈍、思維緩慢的女兒,當媽媽不再只是批評她、吼她,而是接納她,耐心地陪伴她,不知不覺發生的轉變竟是她們都沒有想到的。

當孩子在一件事上反覆惹你生氣時,不要再陷在這個漩渦裏面,和孩子反覆做拉鋸戰了。

而是好好想想,可以在這件事上怎麼幫助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不要再一味地恐嚇批評孩子,而是應該常常給孩子恩典。

因爲前者帶來更多的恐懼和退縮,後者才發生真實有效的改變。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