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營養 > 孩子營養素補充的4個真相

孩子營養素補充的4個真相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營養素補充是多多益善嗎?指血檢測表明我家寶寶缺鐵怎麼辦……如果你對如何補充營養素充滿了疑問,不妨和我們一起來看看營養素補充真相大揭底吧。

孩子營養素補充的4個真相

說到寶寶的營養,常見到這樣幾種媽媽:“緊張型”媽媽,稍有“蛛絲馬跡”,就會特別擔心寶寶缺乏某種營養素;“多多益善型”媽媽,主張鈣、鐵、鋅、錫、維生素都要大補而特補;“全託型”媽媽,將寶寶的營養均衡完全“拜託”給酸酸甜甜的營養素補劑……我們身在其中嗎?關於營養素補充,正確的做法又是怎樣的呢?

真相1:“疑似”表現和指血檢測結果並不能作爲判斷的根本依據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愛哭鬧、易出汗、有枕禿,或者有些食慾下降,馬上就會聯想到電視裏的廣告語,擔心寶寶是不是缺鈣、缺鋅了。其實,這些症狀都並不是缺鈣、缺鋅的特有表現,其他原因也會引起這些症狀,所以,我們不能僅僅根據這些症狀就得出寶寶缺鈣、缺鋅的結論。

接下來再說一說指血檢測。通常我們帶寶寶到醫院檢查微量元素,都是通過指血檢測來完成的。很多父母在拿到結果後,如果發現寶寶一切正常,就大鬆一口氣,而如果有某幾項結果略微偏低,就會馬上緊張起來,趕緊問醫生:“我們的孩子需要吃什麼補品呀?”其實,指血的檢測結果同樣不能作爲判斷寶寶營養素缺乏的根本依據。因爲手指血的微量元素檢測結果會受到儀器、環境、實驗室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還缺乏統一的檢測規範,因此只能作爲一種篩查手段,供臨牀保健醫生和家長參考。

那麼,目前什麼才能作爲判斷的根本依據呢?要想準確判斷孩子是否缺乏某些營養素,需要由兒童保健或營養專業醫生根據寶寶的日常飲食習慣仔細分析膳食營養攝入情況、評價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如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和精神狀態、全身檢查是否具有某些營養素缺乏的體徵,再結合反應體內營養狀況的血液生化檢查結果(如指血或靜脈血檢測血紅蛋白、血清鐵、銅、鋅、鈣、鎂、血清鐵蛋白、鹼性磷酸酶、血清維生素A等,取靜脈血檢查結果最爲準確,新生兒可以取足跟血)才能進行綜合判斷。

真相2:營養素補充過量會有很多不良後果

出於對寶寶的疼愛,有時候我們看到別的父母都在給寶寶補鈣、補鋅,自己心裏也難免會癢癢的——要不也先給寶寶補着,管他缺不缺,反正都是保健品,吃多了也沒什麼害處。在這裏要提醒這些父母——趕緊打住!因爲即使是“保健品”也並非多多益善,營養素補充過量會有很多不良後果,尤其是在不瞭解具體營養成分和劑量的情況下,同時服用多種營養素補充劑則危害更大。

在已被證實爲人體所必需的20餘種礦物質中,含量較高的如鈣、鎂、鉀、鈉等爲常量元素,含量較低的如鐵、鋅、銅、碘等爲微量元素。由於大多數礦物質在體內的生理作用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因此一旦攝入過量與缺乏一樣有害無益。在與寶寶營養關係密切的各種維生素中,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攝入過多,可經尿液排出;而如果維生素A、維生素D等脂溶性維生素攝入過多,則會出現中毒表現。例如,維生素D和鈣攝入過量,可導致臟器組織鈣化、高鈣血癥、高鈣尿症,甚至可引發結石;維生素A過量,可導致精神萎靡,甚至顱壓升高、昏迷等表現。

由於寶寶的肝臟解毒功能和腎臟的排泄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即使是在安全劑量範圍內補充的營養素,也會加重寶寶機體的代謝負擔。因此,即使寶寶真的缺乏了某種營養素,補充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1-2個月後,就應該到醫院複查。如果情況好轉就可以停止營養素製劑的補充,代之以食補。否則長期營養素製劑補充的結果也有可能造成營養素蓄積中毒。

真相3:複合營養素補充劑並非最棒的全能型選手

“吃一樣補N樣”的廣告語確實有很強的誘惑力,讓我們感覺這東東確實是非常經濟的全能型選手!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這是因爲,多種營養素之間,特別是同爲二價離子的鈣、鐵、鋅之間由於在體內的吸收利用途徑基本相同,一種營養素補多了,會影響另外兩種營養素的吸收率。因此,建議如果患有貧血,就單獨補充鐵劑;

如果同時有缺鋅和缺鈣的問題,那麼在保證補充足量維生素D的基礎上,最好分別單獨補充鋅和鈣,服用間隔應不少於3小時。

真相4:均衡飲食纔是保證營養素充足的最佳途徑

目前,國內外兒童營養保健專家的一致意見是,均衡膳食是保證營養素充足的最佳途徑。對於身體健康的大多數寶寶而言,我們完全沒必要把錢花在營養素補充劑上,期望靠吃營養素促使寶寶身強體壯,甚至提高智商和學習成績都是不現實的。有些廣告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例如宣傳“缺鋅會導致智力低下”沒有錯,缺鋅的孩子的確應該補鋅,但對於不缺鋅的孩子來說,補鋅對於智力的提高則沒有多大的影響。

因此我們還是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如何爲寶寶食補營養才更均衡、更高效上,平時應多瞭解不同食物中都富含哪些營養素,如何搭配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與加餐,可以補充哪些健康的零食,儘早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按照中國營養學會最新推薦的《中國0-6歲兒童膳食指南》,希望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家長應注意以下方面:

對於6個月內的寶寶,應積極鼓勵母乳餵養,因爲母乳是最適合寶寶吸收的營養物質。

從6個月開始及時合理添加輔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與數量,鼓勵寶寶反覆嘗試多種多樣的食物。注意,添加輔食不能早於4個月,並且最初添加的食物最好爲強化了鐵等營養素的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而不是蛋黃。

對於純母乳餵養和採用配方奶粉人工或混合餵養的足月寶寶,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但應從出生半個月後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天10微克(400IU),直到2歲,以促進鈣的吸收,如果日照充足,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減。

對於1-3歲的幼兒,應從母乳或乳製品爲主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化,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除母乳或乳製品外,還應包括穀類、蔬菜和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和油脂等,應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和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也不能暴飲暴食。

對於3-6歲的學齡前兒童,應以穀類爲主,食物多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每天飲奶,常吃大豆及其製品,飲食清淡,正確選擇健康零食,並少喝含糖高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