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只用雙手就打通孩子情緒的任督二脈

只用雙手就打通孩子情緒的任督二脈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一歲的兒子生病了。“媽媽,我病了。”“你怎麼了?哪裏不舒服?”媽媽看了一眼兒子,沒什麼大礙。“我好像有點發燒。”兒子期待地眼神看着自己的母親。“你都這麼大了,你得學會生病。”媽媽感覺兒子可能是感冒了。“生病還得學嗎?我這不是已經病了嗎?”兒子大吃一驚。

“我的意思是你必須學會生病以後怎麼辦。”媽媽斬釘截鐵的說。

“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後該怎麼辦——找你。”兒子成竹在胸。

“假如我不在呢?”

“那我就打電話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忍着。你早晚反正會回家。”兒子有點生氣的說。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鐘是一分鐘。得了病以後最應該做的事是上醫院。”

“媽媽,你的意思是讓我今天獨自去醫院看病?”雖然在病中,兒子依然聰敏。

“正是。”媽媽點點頭表示肯定,“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後到醫院。先掛號,記住,要買一個本……”

“什麼本?”他不解。

“就是病歷本。然後到內科,先到分號臺,護士讓你到幾號診室你就到幾號,坐在門口等。查體溫的時候不要把人家的體溫表打碎。叫你化驗你就到化驗室去,要先劃價,後交費。等化驗結果的時候,要豎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沒聽清……”媽媽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媽媽,你不要說了。”兒子沙啞着嗓子說。

兒子搖搖晃晃地走了。

這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這位媽媽是單親媽媽,所以一直奉行“放羊”式教育。在她心裏,兒子將來要頂天立地,自己忙工作,沒時間照顧兒子,他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她幾乎可以毫無疑義地判定兒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尋找什麼適宜做看病鍛鍊的機會,這是最好的選擇。

作爲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唯一的母親,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在孩子需要安慰的時候,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母親選擇了冷漠。我們可以理解母親想要讓孩子早點學會照顧自己的心,可是對於孩子情緒放任不管,這樣真的好嗎?

只用雙手就打通孩子情緒的任督二脈

“靜止臉實驗”告訴我們什麼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他讓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然後讓母親再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實驗之初,母親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很開心。

靜止臉實驗開始,母親面無表情。孩子已經發現不對勁,開始想辦法引起母親注意。15秒之後,孩子繼續嘗試讓母親與自己互動,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最後,孩子開始崩潰哭泣。

直到母親最終開始迴應孩子,孩子纔開始慢慢停止了哭泣。對於孩子來說,在母親對他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續下去,他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死亡。

孩子一開始會持續嘗試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們會不斷的重複這一個過程,失敗了以後會走開,感到悲傷,無可奈何,然後他們又會從頭再來一次。一次又一次嘗試,失敗,失敗,再嘗試。那些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虐待的孩子,他們會開始形成自我安撫的行爲——比如吃手指,抓自己,然後不再理睬父母。但還有一些孩子可能會變得特別沮喪以至於他們根本沒辦法安慰自己,孩子將學會不舒服時沒有人會來安撫他,恐懼的感覺會蔓延,他會感到世界非常可怕。

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獨兒童。孤獨兒童往往懼怕親密接觸,因爲依戀媽媽的渴望經常落空,並由此認爲:我沒有需要。孤獨兒童的內心裏,可能隱藏着一個不真實的自我,看起來獨立,實際上卻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孤獨兒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他們通常在事業上很成功,物質需求淡薄,獨立並富於忍耐。然而,他們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滿曲折。常見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動物、冷酷無情的人,多半是孤獨型人格。

擁抱孩子,用雙手與孩子的情緒建立連接

孩子的心靈和情緒其實很簡單,很透明。對於孩子而言,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肢體的碰觸,遠遠勝過語言的溝通。因此,時常把孩子拉到懷裏,抱抱他、撫摩他,哪怕只有短短5分鐘,哪怕什麼都不講,都能讓他感覺愛,讓孩子放鬆下來。

1、受到驚嚇時

當孩子受到突然的驚嚇時,僵化的能量會淤積在他體內。此時不妨沿着脊椎左側、肩胛骨之間的一條豎線,橫着撥動韌帶和經絡,讓這個位置重新變得柔軟,就可以了。也可以按摩胸口,也就是膻中穴的位置,順時針揉捏,幫助宣泄情緒。

2、感到悲傷時

把充滿關懷和愛的手放在大椎穴(即頸椎第7椎,約頸肩相連處),即使孩子一個勁兒的哭泣,手也不需要動,溫暖的手的撫觸,自然就可以將能量化解開。這樣做還能讓孩子感覺到背後有一股支持的力量,這對他們也很重要。

如果孩子哭得太厲害,則不妨把手放在他的背部,從大椎穴沿着脊柱往下,大片大片地按摩,撫摩範圍可以波及到脊柱兩側的膀胱經,直至命門穴(即腰椎處),能有效排解情緒能量。

3、感到恐懼時

也是先把手放在孩子的頸部,當他感受到被支持時,恐懼感就會減輕。同時,可以把另一隻手放在他的小腹處(即肚臍下方、恥骨上方),慢慢揉動。這個部位通腎,恐懼情緒通常在這裏鬱結。當這部分恐懼隨着揉動向上頂出,孩子可能會以哭喊等方式將它釋放。

4、興奮不安時

孩子如果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比如因爲白天玩得太瘋,到了晚上安靜不下來、無法入眠,媽媽可以把他拉到自己懷裏,把手放到他的頸椎和後背之間,只要放在那裏就可以了。然後對孩子說:“你深深地呼吸,和媽媽在一起,感覺媽媽的手在給你能量,有熱的感覺傳進去……”。不要批評(“不要皮了!”)、命令(“快去睡覺!”),用心和他在一起,給予陪伴,纔是更有效的。

情緒衝擊導致身體的異常反應,在孩子身上表現的尤爲明顯。而媽媽的手與充滿愛意的撫觸,是最有效的。腰爲腎之腹,是產生生命的地方。每天半小時,撫摸此處,可以爲孩子增加能量。把孩子抱在自己懷裏,溫柔地撫摸肚子和腹部,就可以幫助孩子舒緩情緒,讓他感受到愛與溫暖,擁有安全感。還可以揉捏胳膊和腿的內側,以及手心與腳心,也有助於打通情緒通道。對孩子心理能量的提升多有益處。

如果想大哭,就哭出來,因爲哭並不是情緒,而是幫助我們排解哀傷情緒的方式。當我們暢快淋漓地將哀傷都發泄出來,身體就不會受到多大的損傷。同樣的,如果想笑,就開懷暢笑;如果憤怒,就高喊出來。用自己喜歡的、覺得舒服的方式,將情緒釋放、清空,就是對身體最好的保護。而這種順應,而不抗拒的態度,就是一種柔軟,我們由此得到的,也將是一個柔軟的身體;經絡通暢,體態勻稱,行動矯健,肌肉充滿彈性,任情緒自由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