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打不罵用這些繪本

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打不罵用這些繪本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情緒管理?父母該如何教會孩子學會自我情緒管理,其實讀繪本是比較好的方法,不打不罵用這些繪本就能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很多妞兒都知道,在美國的法律中是不允許打孩子的,所以美國的父母都有兩樣法寶:“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計時隔離”和“限時”。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還有一樣法寶叫做:calm-down corner,也就是“平靜角”。

相對於前面兩大法寶來說,calm-down corner更能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因爲我們都知道,孩子有負面情緒很正常,引導的關鍵在於讓其合理發泄,而不是一味壓制。

calm-down corner通常是在家中一個固定的角落裏,搭個小帳篷什麼的,當孩子無理取鬧、亂髮脾氣時,能夠待在裏面舒緩情緒。

之前,我們家的那個角落,就建在涵同學房間裏,也是買了個帳篷,快搬家的時候,被涵同學拿剪刀動手設計帳篷窗戶給弄壞了,新房子裏還沒來得及設置,她又骨折了。

在帳篷裏面,可以放一些東西,比如:一面鏡子,以便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或者對着鏡子大喊大叫來發泄;畫筆和紙,或者畫板,讓孩子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發泄;情緒認知繪本;安撫玩具,比如涵涵最喜歡她的邦尼兔。

通常有負面情緒來了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在裏面先靜靜地待一會兒,或者哭一會兒,喊一會兒都行。

我們要允許孩子哭,因爲哭泣本身就能起到宣泄和癒合的作用。想想我們大人有時候,酣暢淋漓地哭一場,是不是心中的鬱結也會一掃而光呢?

然後媽媽覺得差不多了,可以去親親抱抱,並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說出來。最後纔是解決行爲問題,或者剛纔的錯誤什麼的。

總結一下,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我們的處理方法應該是:

1.教孩子認識情緒;

2.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你比他更生氣,然後想着壓制他,引起權力之爭);

3.學會合理髮泄;

4.用語言表達情緒;

5.養成情緒管理能力。

相關繪本推薦:

讓孩子認知情緒的繪本

《How Do You Feel》

這是《我爸爸》、《我媽媽》的作者安東尼布朗的另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

它能夠幫孩子認識各種各樣的情緒。

《兒童身心靈成長立體小百科》

還有這套書,央視少兒頻道特別推薦過,其中《各種各樣的情緒》、《各種各樣的害怕》能夠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生氣的亞瑟》

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打不罵用這些繪本

這本書並不以成人式的反應爲主軸來表現應如何約束和改變小孩兒的生氣行爲,而是帶着大小讀者一起用“顯微鏡”把“生氣”這件事看個仔細,弄清楚它到底怎麼回事。
我們看見亞瑟的怒氣中,其實摻雜着許多別的情緒:寂寞、害怕、傷心、失落、彷徨…… 就像現實中的小孩兒,被包圍在複雜的情緒中,常常自己也無法說清楚。

原來在這些情緒的後面,還隱藏着肉眼看不見的脆弱和受傷。
許多小孩兒對書中蘊含的創意感到驚歎佩服,在閱讀中不斷有“哇”的叫聲和滿足的笑容。或許因爲主角亞瑟和他的處境,正是小孩兒一直親身經歷卻少被大人認真對待所致。

此書除了讓小孩兒抒發內在情緒以外,也讓小孩兒確實領會到“生氣”的破壞性和殺傷力。 一個小女孩兒看完後若有所思地說:“它會傷害到你身邊的人。”

它以不說教的方式傳遞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生氣”的負面效果,不只會讓大人感到沒有面子或不方便,更在於它可能對自己或別人造成傷害,所以小孩子應該多思考自己行爲的後果和責任。

如何合理發泄不良情緒

《生氣湯》

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打不罵用這些繪本 第2張

《菲菲生氣了》

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打不罵用這些繪本 第3張

孩子之所以發脾氣、哭鬧,在於他們並未掌握更恰當、更有效的方法。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呢?除了讓孩子合理宣泄之外,還可與孩子討論通過共情、轉移注意、合理化等多種方式來疏導。

《菲菲生氣了》,就是一個很好的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體動作表達憤怒,進而躲進自己的世界,宣泄悲傷、漸漸緩和、最終恢復平靜。讓孩子意識到,原來有了壞情緒,我還可以這樣做!

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

對大腦成像的研究證明,用語言把一個人心中強烈的情緒說出來,有利於這個人的心情逐漸地平復。所以,如果孩子會說話了,不妨引導他把情緒表達出來。

《親親,抱抱》

父母該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不打不罵用這些繪本 第4張

這些是教孩子學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的。

當然,人的情緒還有很多,不只是生氣、發怒等,還有膽小、害怕等,

馬雲在一次領導力課堂上演講時,就曾說過“孩子們要有三樣東西,情商、智商和愛商。智商教育上,咱們有很多方法把知識灌輸給孩子,但情商是把這些知識和文化變成動能,知識很多,不會跟人家聊天交流,不會交朋友,不會找人幫忙 ,不會幫別人忙,這些人有什麼用?”

因此,智商決定人的下限,而情商決定人的上限。

一般認爲,0-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在三歲前的嬰幼兒時期。所謂“三歲看老”,也就是說一個人情商的建立與成型大部分是在三歲前完成的。

情緒管理能力,需要從小培養起來,才能成爲深入骨髓的習慣!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