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讓孩子的情緒成爲親子溝通的機會

讓孩子的情緒成爲親子溝通的機會

來源:育娃網    閱讀: 5.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進行良好的親子溝通?親子溝通有什麼祕訣嗎?面對壓力時,最本能的反應常常是「戰」或「逃」,「戰」讓我們覺得能控制當下的情勢,而「逃」讓我們感覺不那麼受到壓迫。

想象一下自己壓力大的時候,是否會變得很煩躁易怒,容易跟人摩擦或是遷怒別人?這就是「戰」的反應。有些人則上網血拼、暴飲暴食,或是沉迷於手機,以「逃避」情緒。

孩子也一樣,當他們遇到壓力,可能會呈現讓家長困擾的情緒行爲問題,「戰」可能是生氣、反抗對立行爲;「逃」可能是焦慮、哭泣、拒絕上學等逃避反應。除了「戰」和「逃」,我們能不能引導孩子做出更好的方式呢?

讓孩子的情緒成爲親子溝通的機會

情緒就像海浪,只用消波塊隔離不是辦法

海岸邊常會堆積許多消波塊,因爲我們把海浪視爲是危險、威脅的,所以用消波塊來隔離海浪的侵襲;但是,我們若一昧隔絕海浪的衝擊、沒有教導如何與海洋和平共存的知識,只會讓民衆更恐懼,把海浪跟危險直接畫上等號。

孩子的情緒行爲問題,就像是海浪。若我們認爲孩子的情緒是無理取鬧,就像是海浪一樣危險、恨不得趕快平息,我們會不經思考地採取一些隔離的手段,也許是嚴厲地責備孩子的情緒,也許是不以爲然地忽略,也或許是用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或食物去轉移注意,像是「給你吃布丁喔,不要再生氣了」。

但是長期下來,「隔離」傳遞給孩子的訊息是「情緒是不好的」、「情緒是不對的」,反而讓孩子也不願意去檢視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壓抑、否認情緒。

很重要的是,跟情緒相連的往往是人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包括:安全感、價值感、或是信任感、被愛的感受,如果一個孩子因爲「心理需求」未能被滿足而感到煩躁或是生氣,卻沒有機會學到如何辨識或察覺自己的這些不安;長期下來,內在情緒就像是糾結成團的毛線球,孩子沒有學到怎樣梳理情緒,慢慢會變成被情緒操控,而不是操控情緒。

相反的,若我們覺得孩子的情緒雖然惱人,卻隱藏着重要的訊息,有助於讓我們瞭解孩子可能怎麼想,或是孩子主觀經驗的世界,而我們也真的打從心底認爲這是重要的,我們就比較可能用好奇、開放、尊重的態度去探究情緒背後的原因,這也是「同理」的基礎。

要穩孩子的情緒之前,先穩自己的情緒

有一句經典廣告詞說「要刮別人的鬍子前,先刮自己的鬍子」。情緒也是同樣,想要安穩孩子波濤洶涌的情緒之前,先穩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生氣、焦躁或是難過時,家長通常很努力想要替孩子「解決問題」,但是臨牀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越急着想解決問題,情緒往往越弄越糟。

在溝通的危機時刻,首要原則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家長先停下自己的行動和思考,進行幾個深呼吸。家長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纔有餘力關注孩子的情緒。

別隻是說「不行…」

以同理的態度面對孩子,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就比較有彈性接受不同於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孩子如果沒有過多的害怕(擔心被處罰、關係被冷落),就比較少啓動不必要的「防衛」來扭曲/否認自己的情緒。

當家長搞懂孩子的想法了,別隻是說「下次不可以」或是警告他再犯的懲罰,因爲孩子不一定知道下次再遇到還能怎麼辦。所以,更具有建設性的響應是跟孩子討論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

舉例來說,當你看到孩子因爲要玩溜滑梯而推前面的孩子時,別忘了先保持情緒穩定,用中性、好奇的態度和用字描述孩子的行爲「我看到你推前面的孩子,怎麼了?」讓孩子從表達中去整理、思考自己的想法。

孩子也許是不耐煩對方動作太慢、或是沒仔細想清楚自己的行爲就動手,也可能是跟對方早有過節而趁機報復。當孩子能講出想法時,家長可再整理並重述「你因爲等得不耐煩了,所以就推他希望他快一點」。

當孩子情緒穩定、也認同家長的觀點時,家長可以邀請孩子腦力激盪關於「等待」的策略,如:倒數數字、觀察周遭環境,或是跟排隊的孩子聊天,以消磨時間;或是提醒前面的孩子動作快一點;如果無法再等、乾脆先玩其他遊戲器材。日常生活也安排孩子有實際演練的機會,如:在分配點心、輪流玩玩具時刻意拖延一些時間,從中提醒孩子使用等待的策略。

再舉一例,當孩子很在乎輸贏,遊戲輸了就哭、就要生氣,別急着否定孩子的情緒:「這有什麼好生氣?或是太快想要說理:「失敗爲成功之母。」家長先保持不評價、尊重的態度接納孩子「輸掉比賽真的讓你很難過/生氣」,也可抱抱孩子安撫情緒;待孩子情緒穩定後,再跟孩子回想遊戲中氣氛愉快的部分,或是強調他在遊戲中的正向表現(努力求勝的精神,專心投入),當然也可以一起討論遊戲技巧的再加強。

平常怎麼讓孩子練習「服輸」呢?親子間可以多玩遊戲,家長故意先輸幾回合,以便「示範」即使輸了、氣氛仍很歡樂,讓孩子體會「過程」比「輸贏」更具有吸引力;當然,也要視孩子的接受度調整輸的「劑量」,當孩子逐漸能適應「低劑量」的輸之後,才逐漸將劑量調高。

學習「情緒管理」無法速成,只能從每一次的經驗慢慢培養。孩子如此,家長亦如此。鼓勵家長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情緒,也將孩子的情緒視爲是一次練習親子溝通的機會,親子間越能做到「情緒不漏接」,孩子也越能掌握如何安頓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