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強迫孩子分享?聰明媽媽你不能這麼做!

強迫孩子分享?聰明媽媽你不能這麼做!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週我領着俊寶去淘氣堡玩沙子,他玩得特別專注,這時候一個小弟弟走過來要玩俊寶手裏的玩具,我看到俊寶不高興了要動手(因爲孩子小,並不會表達不喜歡、不樂意,有時會用行動)。我就告訴俊寶:“如果你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可以告訴他,這是我先拿到的。”俊寶照着說了以後,小孩並沒有放棄俊寶手裏玩具的打算。

其家長來了,便說:“這孩子怎麼這樣,有東西要分享的,這是大家的,要拿出來一起分享,太小氣了。”

強迫孩子分享?聰明媽媽你不能這麼做!

我:"......"

難道寶寶分享真的代表了大方和小氣嗎?

當然不是!

從蒙特利梭教育理論來說,其實孩子在2.5~3歲左右就會有自我意識的產生。而這個時期的自我意識代表的是私有意識的產生,會明確指明“這是我的”。許多家長會說,這自私的。實際上這時候的孩子跟自私是毫無關係的,我們一定要區分清楚自我和自私的關係。

強迫孩子分享?聰明媽媽你不能這麼做! 第2張

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選擇了損害他人的利益,而滿足自己的利益,這樣的情況才叫“自私”。

自我指的是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計劃、支配自己的行爲。

那麼,孩子爲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

兒童在一出生時,他是沒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渾然一體的,兒童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在這個建構的過程中,最初兒童佔有了自己的東西,當這個東西完全屬於他時,兒童才能夠感覺到“我”的存在,這也是兒童的自我誕生的標誌。

從情感上來講父母是孩子最信任最愛的人,在這種關鍵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先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一件很喜歡的東西被別人拿走了,而我們最信任最愛的人不僅不幫助我們抵禦外敵,反而說反抗是不對的,別人拿你的東西是對的,因爲分享是一種美德!那時候我們的感受是什麼?當然會很委屈、很憤怒了。而孩子的感受當然和我們一樣啦。

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個玩具嘛。不過請不要這樣說。

首先我們成人衡量的標準可能是金錢或者其他。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玩具是有生命的。就像是他們的夥伴一樣,與他們經歷了許多美好時光,怎麼能說給別人就給別人?

其次,孩子好不容易建立的物權意識也會得到破壞,會叫他產生這樣的想法:我的東西被強制性的分享給了別人,我也可以強行得到別人的東西;或者是面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時,不敢拒絕,處處犧牲自己的利益去討好別人。

那麼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我們要拋棄掉我們的面子。不要對寶寶期望過高,認識寶寶的成長必經階段,並且平靜地接受這樣的事實。讓孩子自由的表達,勇於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如果是有客人來做客,而俊寶不想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小朋友玩,我會說“寶貝,小朋友是來我們家裏做客,你可以把你的玩具分享給他玩,下回去他家會有更多的玩具給你玩哦。”如果還是不同意,那麼我會選擇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告訴小朋友,真是抱歉,現在俊寶不想分享這個玩具,我們等一下再和他商量商量,阿姨現在可以給你拿點好吃的。

強迫孩子分享?聰明媽媽你不能這麼做! 第3張

其次,我們要公平公正的引導孩子。

領俊寶出門玩的時候,有時候我會幫他拿着一兩個玩具,但是有小朋友想要玩的時候,我都會問俊寶:“寶貝,這位小朋友想要玩你的玩具可以嗎?”如果他說不行。我會試着問問他是不是喜歡那位小朋友的玩具,如果喜歡可以換着玩。但是如果他堅持,我就會尊重他的意見。

如果有小朋友直接來搶他的玩具,我就會告訴他:“你可以對小朋友說這是我的。”

同理,俊寶想要玩別人的玩具,我也會說:“這是小朋友的玩具,你要問一問可不可以借給你玩或者你可以和他交換你的玩具,看看小朋友同不同意。”讓然如果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我會對他說:“這個小朋友現在不想分享他的玩具,這是他的玩具,他可以這樣說,我們先玩點別的,一會再來試一試。”

在處理孩子分享問題上家長要切記不要做一下幾點

1、不要給寶寶“貼標籤”

總說寶寶“小氣”、“摳門”等,孩子就會真的“小氣”了,孩子會把“小氣”和自己的行爲對應起來。因爲家長說他“小氣”,他就會重複這種行爲。

2.不要懲罰寶寶

當寶寶不肯分享的時候,如果媽媽加以懲罰或者強迫寶寶去分享,那麼只會讓寶寶對媽媽和參與分享的夥伴產生怨恨,進而產生更多的不安全感,並不會讓他因此變得慷慨。

3.不要硬性強迫寶寶

這種行爲會破壞寶寶的安全感,造成可以搶別人東西的印象,而且會讓寶寶厭惡分享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