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疾病 > 孩子抽動症如何預防

孩子抽動症如何預防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18歲的小夥子,見了人就控制不住地 “擠鼻子弄眼”,同時發出尖叫聲。走在街上衝小姑娘作出這些動作時,常被誤認爲“耍流氓”而被痛罵甚至捱打。後來到醫院檢查,才清楚原來這叫抽動症,是一種病,而他從小就有發病症狀,只是家長沒有重視。上海鴻慈兒童醫院發育行爲兒科主任史積善教授提醒,臨牀有類似症狀者屢見不鮮。有這種病症者需及早進行相應治療和干預。

孩子抽動症如何預防

  自述

  漫漫抗病路 父母太辛苦

一提起抽動症,大專畢業的待業青年山丘(化名)有太多的感受要傾訴。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能言善辯的他向醫生和筆者講起他十幾年的抗病經歷:

“2003年,我上預備班的時候,因爲上課總是做小動作,老師提醒我,我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嗓門很大地同老師吵起來,成績也從班級前十名下滑到倒數第一。老師覺得我行爲異常,建議父母帶我去看病。跑遍了全市的大醫院,被診斷爲抽動症,服了很多藥,一直不見好。後來遇到史積善教授,纔開始了堅持吃藥治療的過程。 ”

“我發病的時候,逆反、撕咬、打人、扯着喉嚨叫、攻擊性強。發病最重的時候,停課在家治療。打了人以後,父母怕我惹事,把我綁在家裏。爲了讓他們放心,我會強顏歡笑順從他們。幸運的是,史教授用中藥和APS微創生物靶向修復技術爲我調理,我還不定期進行心理疏導治療,抽動症狀已經逐漸控制。 ”

“別看我發病的時候挺嚇人,正常時候的我在課堂上表現很乖,我中專讀酒店管理,大專讀足壇專業,都是我的愛好和興趣。在學校裏,我和同學相處融洽,我喜歡用滬語表演說唱,自創自演,多次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演出,也參加過達人秀節目的海選,夢想能成爲一名說唱演員……”

山丘講完自己的經歷,大家起鬨讓他現場表演,他落落大方地張口便來,一口流利的滬語,全情投入地說唱,現場效果相當出彩。遺憾的是,至今他都沒有一份正式工作。 “不少用人單位開始對我有興趣,但是一看簡歷,知道我得過抽動症,就婉言謝絕了。但我又不可能隱瞞自己生病的現實。看着辛苦帶我看病的父母一天天老去,心裏真是難受萬分,期待自己能快點自立,減輕他們的負擔。 ”

 現象

  春季患者多 從小當重視

眨眼、點頭、噘嘴……4歲的菲菲又犯病了。坐在醫生面前的她,每隔五六秒鐘就要擠眨一下眼睛,還不停地雙腳踢打桌子。經診斷,菲菲患的是多發性抽動症,多發病於4~12歲的小兒,近年來國內發病率有明顯增高趨勢。尤其是春寒料峭的季節,患者反而多。

“抽動症近幾年才被人們慢慢認識,其實是一種兒童常見病。 ”史積善教授介紹,在男性病人中更多的是伴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而在女性病人中更多的是伴有強迫障礙。該病的主要症狀有眨眼、擠眉、齜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軀體扭動、手臂搖動或踢腳、下肢抽動等,情緒緊張時加劇。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十分明確,有的是由於某些部位的不適感,產生保護性或習慣性的動作而固定下來;有的是心理刺激等因素造成的,等等。多數家長並沒有在意孩子的這些症狀,有的家長甚至認爲這只是孩子的一個小毛病。

在提到從小抓緊治療的關鍵內容時,史教授舉了個例子:50多歲的抽動症患者吳先生爲了看抽動症,一直過着顛沛流離的“流浪”生活,輾轉求醫40餘載,奔波於浙江、江蘇、安徽等各大醫院,但終未如願。 “40多年了,爲治好抽動症,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大半生時間都是在各地的旅店或者出租屋裏度過的……”幾十年下來,親朋好友深感怪異,鄰里之間也是逐漸疏遠。這一切,都讓他幾近崩潰。後來,吳先生找到史積善教授治療了三個療程後,效果明顯,原來的種種抽動症狀也基本消失。 “三個月等於40年啊”,這是他看到自己一天天康復後發出的感嘆。

臨牀治療中,不少患者的治療過程要貫穿大半生。因此千萬不能大意,當孩子頻繁出現眨眼、甩頭、伴有發聲等抽動表現時,首先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確診,而後對症治療,只有找對治療方法,纔會事半功倍。

 預警

  學生有異常 千萬別耽誤

近來,在醫院發育行爲兒科門診和入院治療的患兒中,大多患兒家長都抱怨曾多次嘗試多種方法治療兒童抽動症,結果總是事倍功半,不但沒治好,反而使病情更嚴重。上海鴻慈兒童醫院曾遇到這樣一位患者:孩子今年8歲,上課小動作多,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學習成績也一直很差。

家長帶他去南京一家醫院看,被診斷爲小兒多動症,花了一萬多塊錢用藥物治療了大半年,孩子的症狀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有加重之勢。家長帶着孩子找到史積善教授時,他發現這孩子有明顯的眨眼、噘嘴、點頭等症狀,脾氣還相當大,喉嚨有時發出怪聲,經過家屬的同意,爲他做了綜合測評及全面的腦部檢測,對檢測數據仔細對比分析,確診他並非小兒多動症,而是抽動症伴有多動症。

因此,對他的治療就以抽動症爲主。考慮到這孩子前期治療較紊亂,爲他先進行了一段時間的修復性治療,以調理身體平衡機能和提高免疫力爲主。而後又爲他實施了中西藥結合生物多維干預治療的方法,通過確定導致抽動的神經元路徑位點進行靶向治療。他的媽媽對治療後孩子的反應很滿意。

像上述患兒這樣的情況,門診中遇到很多。他們在表現出抽動症症狀後,經歷的都是一個漫漫求醫的過程。這並不是說抽動症很難治癒,而是這些患者在被診斷出患上抽動症後,往往看病非常盲目,想尋找捷徑,四處尋醫,而且要把西藥、中藥、偏方、祕方等各種方法都要試一遍,最終不僅治不好病,還會多花很多時間、金錢和精力,導致事倍功半。

  提醒

  減壓很必要 關心更重要

當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學校感受到壓力時,特別容易患上多動症或抽動症。有時候媽媽覺得孩子沒有壓力,或者自己並沒有給孩子多少壓力,可實際上孩子已經深受壓力的困擾了,這一點媽媽特別需要注意。

比如,如果老師在班裏當着所有小朋友說:“某某小朋友做的最好”,無形中就會給其他小朋友造成壓力。孩子會因此感到自己做的不夠好,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和自卑情緒。優秀的老師從來不會將學生之間做比較。如果想表揚某個小朋友,老師可以說:“某某小朋友比之前有進步了”,將孩子和自己做比較,只要比以前的自己做的好,就很棒。所以希望老師不要將不同的孩子去做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可比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對孩子期待過高,或給孩子過多壓力時,孩子易患多動症或抽動症。比如,當媽媽經常問孩子:“這次考試在班裏排多少名呀?爭取下次考的更好,爭取考進前50名”。有位帶孩子來就診的媽媽就是在說了這句話之後,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之後患上了多動症。

對於此類患兒在飲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史教授說,應避免辛辣油膩的食物,少喝可樂、濃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及帶色素的飲料,少吃方便麪等含有防腐劑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此外,要注意休息,不看緊張、驚險、刺激的影視節目;不宜長時間玩電腦等;不洗涼水澡等。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