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寶寶自言自語怎麼回事

寶寶自言自語怎麼回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很多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寶寶,有時會自言自語,特別是一個人玩的入迷的狀態,喜歡喃喃自語,寶寶喜歡自言自語就更聰明嗎?看看專家的分析吧!

相信很多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寶寶,有時會自言自語,特別是一個人玩的入迷的狀態,喜歡喃喃自語,寶寶喜歡自言自語就更聰明嗎?看看專家的分析吧!

小糊塗已經2歲4個月了,媽媽注意到,他日常生活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偏好,一邊玩喜愛的玩具,一邊喃喃自語。某一天,小糊塗想玩自己的小球,自己在默默地尋找着,嘴裏還唸叨着,“球呢?我的小球呢?”在沙發的角落裏,他找到了小球,高興地玩起來,也不忘再嘮叨兩句,“我是糊塗的小球,不是媽媽的小球,也不是爸爸的小球。”

寶寶自言自語怎麼回事

寶寶自言自語更聰明嗎?媽媽有這幾種舉動,寶寶就偷着樂吧

一般情況下,2歲寶寶就有了喃喃自語的習慣了,他們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其中一種較爲常見的喃喃自語是在說問題語言,當寶寶碰上新鮮事物或不知該如何是好時,來自我表述疑問。當寶寶玩拼圖遊戲時,會產生一個疑問,我打拼個什麼呢?還有一種也比較多見的喃喃自語,寶寶說故事、動畫情節或遊戲語言。寶寶在看動畫片時,寶寶有時會從中學到一些知識,如做一件事,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這本身是一個大腦私下工作的事情,寶寶可能會把這一思想過程,通過語言來表述出來,如說“我不能這樣做,它不對!”。再比如,寶寶通過故事書上學着穿衣服,他會說,“我要先穿上毛衣,再穿上囚褲,再穿襪子,然後是褲子和鞋子。我可以下牀了!”有時,寶寶喃喃自語的內容和當時的環境並不匹配,只是寶寶“一念之間”的想法。

有關心理專家說,2歲寶寶愛上喃喃自語,這在其語言、認識發展進程中是正常的行爲表現。

1、加里培林是前蘇聯心理學家,他認爲寶寶自信源於正處在心智技能發展五個階段中的第3個階段,即有聲言語階段。心智技能(智力技能)是利用內部語言在人腦中進行認知活動方式的一種。成年人思考的時候,一般會用到內部語言,這樣的默不作聲的內部語言對於思考來說更加高效。通過內部語言來認知加工是慢慢進展而來的。加里培林覺得,每一個人智力技能要經歷5個階段(感興趣的父母可以去延伸閱讀)。我在有聲言語階段,寶寶通過使用有聲語言對認知活動描述和記憶,讓智力活動脫離外部事物。寶寶的語言調節能力不斷增強,等到6歲後,喃喃自語的情況就會減少。寶寶出現嘮叨、喃喃自語正是寶寶的外部語言進化到內部語言之時,是寶寶認知活動的一必須要經歷的時期。

2、另一位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同樣提出寶寶喃喃自語的情況,他覺得寶寶喃喃自語是自我引導、對行爲的和我調節等發展進程中的正常現象。寶寶的思維有力還處於發展中,在向複雜的認識進程發展時,需利用語言工具來組織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換言之,寶寶自言自語是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爲的,可以幫其把外部行爲、事物進行內化和記憶。

當調皮的寶寶把玩具寵物的腿扯掉以後,會說,“對不起,我把你的腿弄掉了,我現在就幫你裝上,好不好?”這樣,寶寶可以引導自己給寵物玩具裝上腿部,安裝結束後也可能重複說,“你看,我把你的小腿裝好了!”而這是爲了內化和記憶寶寶給寵物玩具裝腿的過程。

由此看來,寶寶喃喃自語對自身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引導寶寶行爲的一種推動器,幫寶寶戰勝困境,“單槍匹馬”從容應對不同的認識挑戰。事實上,學會藉助很多內部語言思考爲寶寶認識發展的目的。所以,父母不必擔心寶寶的喃喃自語,在尊重寶寶自身行爲的前提下進行積極的引導,在寶寶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轉變時提供幫助。

幫助寶寶內部語言發展的3點建議

1、寶寶一邊玩一邊喃喃自語的時候,父母不要去制止他,讓其自由表達,父母也可跟着寶寶的節奏去表述。

2、父母和寶寶一起玩時,多鼓勵寶寶通過出聲思維,可提問引導性問題,“你想做什麼,就說給媽媽聽。”“你想要什麼,講出來!”“你別一直哭,你哪裏委屈了,說給媽媽聽!”“你爲什麼要把玩具這麼擺放呢?”等。

3、寶寶6歲後,喃喃自語的現象就會慢慢減少。因此,等到寶寶8-9歲,還是自言自語,父母要提高警惕,寶寶可能是病理問題使然,需要及時事帶寶寶去相關醫院做檢查。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