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健康 > 寶寶自言自語是否正常

寶寶自言自語是否正常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細心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在獨自遊戲時,常常會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還常常自言自語,時而與這個角色對話,時而又與另一個角色對話,好像他正在與這些“夥伴”一起玩耍似的。

寶寶自言自語是否正常

有些父母便擔心起來,懷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種心理疾病。其實,這是兒童正常的行爲表現,這裏的“不同角色”是幼兒假象的遊戲夥伴,“自言自語”是幼兒的遊戲語言。

三口之家的現代家庭結構,決定了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時期往往有較多時間在家裏獨自遊戲。這時就常常會出現年輕父母擔心的幼兒遊戲語言。幼兒的遊戲言語是其思維的有聲表現,它伴隨着遊戲進行,反映遊戲過程中的問題和行爲結果。

假象的遊戲夥伴是兒童遊戲的精神伴侶與無形的朋友。據研究,有15%-30%的兒童會出現這種現象,多在3-6歲之間發生。一般來說,這個現象到了入學年齡,隨着幼兒社會交往的增多會逐漸消失,個別兒童可能延續到10歲左右。

寶寶爲什麼自言自語

3歲以後的孩子常常邊玩邊嘀咕,一個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說些什麼,這種自言自語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爲獨白。人的語言有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之分,3歲前的寶寶以學習外部語言爲主,隨年齡的增長其內部語言才逐漸形成。寶寶的自言自語正是從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的一種過渡。

這種語言現象有時是在孩子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如:一個孩子在畫畫,一面畫,一面嘀咕:“這是山,山前有個亭子,屋前有條小河。啊,冬天河凍了,小朋友在上面滑冰,小紅也在滑……”這種自言自語可能會一直持續到把這張畫畫完爲止。這是一種遊戲語言,也是行動的伴奏。另一種情況是在遇到困難時發生獨白。如:孩子在拼圖時遇到困難,就說:“這個放在那裏?不對。這是個什麼?唉!這應該放這兒。噢!對了,對了。”這時,孩子說話比較簡短、零碎,旁人聽了難以理解。這就是問題語言,是孩子在碰到困難時,常常在自言自語中尋找解決辦法的一種語言。

孩子的自言自語,不僅是孩子活動的一部分,而且伴隨並加速了孩子的活動。它也是一種語言的自我調節機能,能調節孩子的行爲,幫助孩子驅除孤獨。因此,這種自言自語是正常的,不必加以阻止,因爲它有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自言自語是寶寶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學習語言的必經過程。

寶寶自言自語的規律

  2~3歲正是寶寶語言發展從外部語言過渡到內部語言的關鍵階段,自言自語其實正是寶寶將外部語言轉爲內部語言的一種表現。2~3歲的寶寶是具體形象思維,他們需要用具體的語言來幫助自己思考,慢慢地理順思路,便出現了“自言自語”的現象。如搭積木時,寶寶往往對自己說:“把這個放在哪裏呢?……不對,應該這樣……這是什麼?……”不要小看寶寶的自言自語,它是寶寶的思維工具,是思維的有聲表現。這種自言自語在3歲後達到最高峯,一般在8~9歲完全消失。但如果八九之後歲還常常自言自語,那家長就要注意,可能是一種病態,要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