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關於溼地的手抄報圖片

關於溼地的手抄報圖片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抄報一:溼地的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溼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爲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溼地面積佔世界溼地的10%,6600萬公頃,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在中國境內,從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溼地分佈,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溼地類型,一種溼地類型又常常分佈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溼地公約》,國家林業局專門成立了“溼地公約履約辦公室”,負責推動溼地保護和執行工作。截至2009年11月,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的溼地已達37處。其實中國獨特的溼地何止37處,但許多溼地因爲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溼地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功能。加入《溼地公約》二十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切實加強溼地保護與恢復工作,積極履行公約規定的各項義務,全國溼地保護體系基本形成,大部分重要溼地得到搶救性保護,局部地區溼地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爲全球溼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回良玉強調,中國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例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並面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溼地面積減少、功能退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各級各方面要把溼地保護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統籌考慮,落實好溼地保護責任。要積極推進法制建設,建立溼地保護長效機制,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溼地保護意識。要切實加大投入,實施好溼地保護恢復重大工程,不斷擴大溼地面積,增強溼地生態系統穩定性,進一步改善生態和民生。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履行公約責任,與《溼地公約》祕書處、其它各締約國及有關國際組織深化合作,與國際社會協調一致行動,相互學習借鑑,爲推動全球溼地保護與合理利用、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系統,即:森林、海洋、溼地。

溼地,被稱爲“地球之腎”;森林被稱爲“地球之肺”;海洋被稱爲"地球之心"。

“溼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溼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塗、河邊窪地或漫灘、溼草原等。按《國際溼地公約》定義,溼地係指不論其爲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溼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爲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潮溼或淺積水地帶發育成水生生物羣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綜合體。是陸地、流水、靜水、河口、和海洋系統中各種沼生、溼生區域的總稱。溼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爲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溼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着很多溼地的特徵植物。溼地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擁有衆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溼地,因此溼地被稱爲“鳥類的樂園”。溼地強大的的生態淨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溼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溼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溼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溼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溼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爲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溼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溼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共有自然溼地855.8萬平方公里,佔陸地面積的6.4%。

關於溼地的手抄報圖片

手抄報二:溼地的功能

物質生產

溼地具有強大的物質生產功能,它蘊藏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七裏海沼澤溼地是天津沿海地區的重要餌料基地和初級生產力來源。據初步調查,七裏海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水生、溼生植物羣落100多種,其中具有生態價值的約40種。哺乳動物約10種,魚蟹類30餘種。蘆葦作爲七裏海溼地最典型的植物,葦地面積達7186公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不僅是重要的造紙工業原料,又是農業、鹽業、漁業、養殖業、編織業的重要生產資料,還能起到防風抗洪、改善環境、改良土壤、淨化水質、防治污染、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另外,七裏海可利用水面達10000畝,年產河蟹2000噸,是著名的七裏海河蟹的產地。

大氣組分

溼地內豐富的植物羣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溼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溼地生境也會排放出甲烷、氨氣等溫室氣體。 沼澤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地上的氧氣則很少消耗於死亡植物殘體的分解。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

水分調節

溼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溼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七裏海溼地是天津濱海平原重要的蓄滯洪區,安全蓄洪深度3.5~4米。

沼澤溼地具有溼潤氣候、淨化環境的功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大部分發育在負地貌類型中,長期積水,生長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莖交織,殘體堆積。潛育沼澤一般也有幾十釐米的草根層。草根層疏鬆多孔,具有很強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於本身絕對乾重3~15 倍的水量。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分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了空氣溼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據實驗研究,一公頃的沼澤在生長季節可蒸發掉7415噸水分,可見其調節氣候的巨大功能。

淨化

沼澤溼地像天然的過濾器,它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藥、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溼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一些溼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淨化水質。

沼澤溼地能夠分解、淨化環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們喻爲“地球之腎”。

如氮、磷、鉀及其他一些有機物質,通過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被生物體貯存起來,或者通過生物的轉移(如收割植物、捕魚等)等途徑,永久的脫離溼地,參與更大範圍的循環。

沼澤溼地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強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剋星。據測定,在溼地植物組織內富集的重金屬濃度比周圍水中的濃度高出10萬倍以上。正因爲如此,人們常常利用溼地植物的這一生態功能來淨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

例如,水葫蓮、香蒲和蘆葦等被廣泛地用來處理污水,用來吸收污水中濃度很高的重金屬 鎘、銅、鋅等。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有人作了如下試驗,將廢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讓它流經 一片柏樹沼澤地(溼地中的一種),經過測定發現,大約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淨化排除了, 溼地驚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印度卡爾庫塔市(Calcutta)沒有一座污水處理廠,該城所有的生活污水都被排入東郊的一個經過改造的溼地複合體中。這些污水被用來養魚,魚產量每年每公頃可達2.4噸;也可用來灌溉稻田,每公頃年產水稻2噸左右。另外,還在傾倒固體垃圾的地方種植蔬菜,並用這些污水來澆灌。大量的營養物以食物形式從污水中排除出去。卡爾庫塔城東的溼地成爲一個如此低費用處理生活污水並能同時獲得食物的世界性典範。

動物棲息地

溼地複雜多樣的植物羣落,爲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

沼澤溼地特殊的自然環境雖有利於一些植物的生長,卻不是哺乳動物種羣的理想家園,只是鳥類能在這裏獲得特殊的享受。因爲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爲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的良好條件。

在溼地內常年棲息和出沒的鳥類有天鵝、白鸛、鵜鶘、大雁、白鷺、蒼鷹、浮鷗、銀鷗、 燕鷗、葦鶯、掠鳥等約200種。而且該溼地是西伯利亞和東北地區鳥類南遷越冬的中途站。

局部小氣候

以天津市東北部的寧河縣爲例:溼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爲水蒸汽,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溼度和降雨量,使寧河縣成爲天津市氣候較爲溼潤的地區之一。

關於溼地的手抄報圖片 第2張


手抄報三:溼地恢復的方法

恢復的方法

自然恢復方法

溼地恢復的過程就是消除導致溼地退化或喪失的威脅因素,從而通過自然過程恢復溼地的功能和價值通常自然恢復方法的成功依賴於以下幾個因素:穩定的能夠獲取的水源、最大限度地接近溼地動植物種源地被動恢復的優勢在於低成本以及恢復的溼地與周圍景觀的協調一致

人工促進恢復方法

人工促進自然恢復涉及到自然干預,即人類直接控制溼地恢復的過程,以恢復、新建或改進溼地生態系統當一個溼地嚴重退化,或者只有通過溼地建造和最大程度的改進才能完成預定的目標時,人工促進恢復方法是一個最佳的恢復模式人工促進恢復方法的設計、監督、建設和花費都是比較可觀的

恢復的流程

對溼地退化狀況的調查及評價

對溼地的退化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以明確造成該溼地退化的原因、恢復潛力等

確定溼地恢復區域

要選擇一個恢復區域,首先要確定該恢復區屬於地方、省級還是國家級優先恢復區域要在一系列的恢復地點中選擇最佳的恢復區域,需要考慮以下四個因素:水文條件、地形地貌條件、土壤條件、生物因素

溼地恢復區域的本底調查

在設計一個恢復項目之前,應該對恢復區域進行本底調查和評估,以便了解該區域過去和現在的狀況,恢復區域在過去是否屬於溼地範疇,如果屬於溼地,確定是哪些因素導致了溼地的退化或者喪失,特別是恢復區域過去的水文要素、植被的分佈格局、地形地貌、物種對棲息地的需求等?恢復區域現在的狀況如何?

確定溼地恢復的目標

就是對溼地恢復項目預期的結果的陳述,它反映了開展溼地恢復項目的動機根據不同的地域條件,不同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要求,溼地恢復的目標也會不同有的目標是恢復到原來的溼地狀態,有的目標是重新獲得一個既包括原有特性,又包括對人類有益的新特性狀態,還有的目標是完全改變溼地狀態等

使用參照地點

即在該區域中能代表恢復溼地類型的受干擾最小的溼地,以此來替代恢復區域退化之前的溼地狀態

選擇恢復方法

溼地恢復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儘可能的情況選用最簡單的恢復方法,因爲越複雜的恢復方法,越容易在某個環節出現偏差採用破壞性最小、最爲生態的方法最容易實現恢復目標在實施更多的人爲干預之前應考慮採用自然恢復方法如果一些自然過程不能採用自然恢復方法,應更多地考慮採用生物工程,而不是傳統的工程措施

實施溼地恢復工作

按照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原則,對溼地生態系統的功能設計、風險評價及恢復與重建指標體系等對策與方法進行全面規劃和研究在溼地恢復方案實施過程中,要利用和發展新技術,把溼地的恢復範圍從局部擴大到整個流域,最終實現景觀水平上的恢復

溼地恢復的監測

在溼地保護和管理的各種方法策略中,特別在評價管理行爲的成功性方面,監測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溼地恢復規劃制定以後,恢復的監測方案便應同時完成,包括監測方法、監測指標、實施路線、採樣頻率和強度等通常情況下,溼地恢復前和恢復後的監測都是必要的

溼地恢復的長期管理

溼地生態系統是一個不斷與周邊環境發生響應,並隨時發生演變和變化的生態系統溼地恢復措施完成後,僅僅是一個成功的溼地恢復項目的開始,還需要對恢復溼地進行長期管理,以便使其發揮預期的生態功能,並使人爲影響達到最小化長期管理通常需要維護現有的各種設施和設備,如水利設施、監測設施等,對生物羣落和植被類型的長期管理,解決入侵物種或沉積物過量的問題,解決一些非預期的事件

溼地恢復的綜合評價

溼地恢復不但包括生態要素的恢復,也包含生態系統的恢復生態要素包括土壤、水體、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態系統則包括不同層次、不同尺度規模、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因此,需要對溼地恢復進行綜合性評價,以確定其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被損害的溼地是否恢復到或接近於它退化前的自然狀態

關於溼地的手抄報圖片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