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提高孩子注意力

提高孩子注意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祖輩陳舊教育觀念撫養現代孩子

提高孩子注意力

一、 祖輩們多從安全角度考慮,不利於孩子的心智自由地發展。

安全意識讓祖輩們處處爲孫兒“護駕”,過度的保護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發展空間。一種是出於對物品的安全,如爲了不弄溼衣服而制止孫兒玩水,爲了不搞壞鬧鐘而把它收藏起來,不打破杯子而不讓他自己倒水喝等等;一種是出於對孩子自身的安全,如爲了不摔倒而限制他過度的跑跳,爲了不割傷手指而不准他用剪刀,爲了不交壞朋友而限制他與同伴之間的交往等等。

以上這些似乎爲孩子“好”的行爲恰恰扼殺了孩子最初萌生的最寶貴的好奇心、最旺盛的求知慾,澆滅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和興趣,而這些正是求得孩子智力發展、素質能力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國教育家陶行知遇到這樣一位家長,家長說他的孩子把貴重的金錶拆壞了,被他打了一頓。

陶行知說:“你把一箇中國的愛迪生槍斃了。”然而祖輩們大多看不到其中蘊含的智力發展因素,如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可貴的心理品質,如好奇心、探索鑽研精神等,這些孩子身上閃現的興趣火花容易被祖輩們輕易撲滅,當然孩子的安全要考慮,但也不能因噎廢食,限制過多過寬。如憑這種陳舊的教育觀念長期干涉下去,而不懂得積極支持和正確引導,那麼,對於倔強的孩子會變得暴怒、浮躁,性格里潛藏了破壞性、反抗性等特徵,而對於懦弱的孩子則變得膽小、畏縮、自卑、沒有自信,不敢嘗試。不管哪種孩子,都會失去積極進取、勇於探索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可貴品質,阻礙了孩子心智的發展。

二、祖輩們施加過多的愛容易變成溺愛,不利於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祖輩們由於晚年孫兒繞膝,欣喜之情無法不言於溢表,狂愛之心無法不傾於孫兒身上。

大有“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犧牲精神。事事包辦、時時呵護,使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 “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日益穩固。祖輩對孫兒施愛有加,往往心太軟,導致教育孩子方面寬而不足,嚴而有餘,甚至當父子之間有衝突時,往往不自覺地、不分原則地偏袒孫輩。這樣做的結果將使孩子產生唯我獨尊、任性自私、驕橫無禮、以自我爲中心的不良品質,同時也失去了鍛鍊動手能力的機會,對大人產生依賴性,獨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成了懦弱、自卑、懶惰的生活低能兒。很多孩子上了小學還系不好鞋帶、穿不好衣服、不會自己整理房間等就是明顯的例子。

三、祖輩們自身活動範圍的狹窄,影響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由於自身年齡原因,老人們多喜靜不喜動,不僅身體上如此,性格、行爲、觀念上也不喜變化,不願變通,不善更新。不喜歡孩子吵、鬧、跳,而希望他安靜、聽話、服從、少惹事。也很少鼓勵孫兒出去找同伴玩,總覺得帶在自己身邊更放心。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在“您是否鼓勵孩子在戶外奔、跑、跳躍、盡情玩耍”的問題上,祖輩家長與父輩家長差異極大,經常鼓勵的祖輩只有12%,而父輩卻有55%。由此易導致孩子的視野狹小,知識面無法拓寬,缺乏孩子應有的活力,不利於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活潑、寬容的性格,不善與人交際,與人合作,易產生孤獨、敏感、自卑等心理障礙。同時,由於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爲,這對於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變得“老氣橫秋”,缺少孩童時期應有的靈活,敏捷,活潑等特點。

四、祖輩們重“身”不重“心”,容易造成孩子的心靈“飢餓”。

祖輩們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都不懂得“心”的健康的重要性。以爲孩子吃飽喝足了,不生病不出事,就算是健康的孩子。殊不知,孩子的心理同樣需要豐富的精神食糧來填充。而祖輩們只讓孩子在旁邊陪着自己看電視,讓他自己在一邊看圖書,讓孩子的玩耍“自生自滅”,其實如能有大人蔘與孩子的世界,將提高孩子的玩耍質量,將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譬如,親子共讀、親子游戲,與孩子談天說地、交流思想,與孩子一起擺積木、拼圖、塗鴉等,做各種比賽遊戲等等,都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而這些本該年輕父母們做的事,交給老人們去做,顯得力不從心,也不見得能做好。他們甚至看不到玩耍中的智力因素,無法理解智力與遊戲的關係及其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這樣易造成孩子內心世界的孤獨、無助,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特點。此外,祖輩撫養的孩子由於很少與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容易與父母產生隔閡,等到年齡大些的時候回到父母身邊,往往對父母的感情是“可敬而不可親”,易造成兩代人交流困難,父母不易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而這種小時候的心靈“飢餓”,情感缺失,容易產生孤獨、不信任、焦慮等人格缺陷。

因此,我認爲,應該用現代的教育理念來培育現代的孩子,才能不耽誤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長。如果祖輩能有現代的教育觀念當然好,然而,老人受歷史條件和傳統觀念的限制,這種具備現代教育觀念的祖輩鳳毛麟角。我們沒有理由苛求他們過多,責任還在於年輕父母,養育孩子畢竟是父母的權利和責任。

針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具體訓練方法

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時間至多也只有15分鐘。這是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處在發育當中,注意力不集中這種情況將隨着年齡的增長漸好轉。而小學要求學生上課要坐40分鐘,然而我們並不能被動地等待孩子的自我發育的完善,否則將影響學習效率及學習成績。因此,對於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進行一定的具體訓練,以提高注意力,適應課堂生活。我現舉具體操作方法給大家作參考,尤其第一條,是我孩子最喜歡玩的遊戲:

一、玩撲克遊戲。可鍛鍊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遊戲。隨着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高度培養注意力的集中,由於是遊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這是我發明的辦法。我孩子當時玩起來興致頗高。他上小學時注意力非常集中。得益於小時候我採用多種靈活多樣的方式培養他的注意力。

二、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三、玩“開火車”遊戲。

這種遊戲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有爺爺奶奶或其他參加,那就更好了。爲了敘述的方便,現以三人爲例,方法是:三人圍坐一圈,每人報上一個站名,通過幾句對話語言來開動“火車”。如,父當作北京站,母當作上海站,孩子當作廣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齊拍手喊:“往哪開?”父拍手喊:“廣州開”,於是,當廣州站的兒子要馬上接口:“廣州的火車就要開。”大家又齊拍手喊:“往哪開?”兒子拍手喊:“上海開”。這樣火車開到誰那兒,誰就得馬上接得上口。“火車”開得越快越好,中間不要有間歇。

這是我少年時代同學聯歡會上玩的遊戲。這種遊戲由於要做到口、耳、心並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鍊了思維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這種遊戲氣氛活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樂此不疲。

四、玩乒乓球干擾注意遊戲。

本來一個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邊再有人進行干擾,你會覺得更難以集中注意。比如你在做作業時,旁邊正上演吸引人的電視節目,你就會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爲有干擾,有難度,才能在人爲設置的更困難更復雜的情境中,訓練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有一次,我和五歲的孩子在玩乒乓球,我讓他用把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來。我在旁邊進行搗亂,但不能碰到他的身體。一會兒拍手跺腳,一會大喊大叫,還一邊說“掉了!掉了!”他忍不住就笑了,但爲了不輸給我,又不得不保持鎮定和注意力集中,繼續完成遊戲,一圈走下來,我倆笑得前仰後合,流淚不止。此外還有類似的這種遊戲,對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忙碌的現代家長們,我們偶爾可以放鬆下來多抽空陪陪孩子,老一代思想教育觀念的不足需要我們用現代教育觀念來彌補對孩子的成長包括心理和生理健康發育方面做得盡善盡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