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受欺負後的處理方式

孩子受欺負後的處理方式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受欺負後的處理方式
  孩子在外受了欺負父母不會好受,特別是在今天“好孩子是不打人的”教育下,孩子就更容易被霸道的同伴欺負了。面對家庭教育中這種兩相矛盾的情況,家長該怎樣做呢?來看看有經驗的家長怎麼說。  媽媽來信  我兒子樂樂現在兩歲半了,平時碰到孩子被小朋友打或他自己想打人時,我常告誡他:“好孩子是不打人的”或“打人是不對的行爲”,我感覺這個觀念已植到他腦海中去了,他很少去主動攻擊別人。上個週末帶着他去親戚家時,比他小半歲的小表弟總是打他,他從不還手。這個親戚特慣孩子,看到孫子打了哥哥,雖然嘴裏說抱歉,但神情卻是得意的。剛開始時我是表揚兒子有兄長風範,他也接受。後來次數多了,他雖然不還手,但臉色開始暗淡,並沉默不語。作爲母親,我能感受到他正壓抑着自己的委屈,剛開始我安慰他還有效,後來他不作迴應了。  後來回家後,我們又討論起這件事,老公很氣憤,堅決要求他以後再碰到此類情況要還手,我感覺這樣教孩子有點不妥,而且有悖於我之前的教育觀念,就否定了老公的說法,但兒子馬上大聲反駁我:“他打我,我就打他!”以前他也說過這類話,但我堅決給予糾正,所以他很少打別人。老公說男孩兒不能太懦弱,會影響他交際的自信心,兒子現在又抗議我,他的眼神明顯地表露出不再信任我——媽媽不能保護我!我又心疼又迷茫,老公和兒子的觀點也有道理,可我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對“打人”一事有正確的觀念呢?如果我自己都矛盾着,何談教育兒子呢?盼復!  支招  是啊,我們總是教育孩子不要打人,這種教育方式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們沒有辦法要求別的家長也能和我們一樣去教育孩子,我們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面對孩子被打的情況,又不能去管教別人的孩子。假如一味的讓孩子忍讓,你會擔心他以後的性格會越來越懦弱,但教給孩子還手吧,又怕事情因此鬧大,孩子也越來越暴躁、霸道。其實,所有的擔心和猶豫,都是一個度的問題罷了。也就是說,忍讓要有度;還手,也要講究度。  那麼這個度,要怎麼拿捏纔是最好的應對方式呢?小編就跟你分享下引導孩子的尺度和分寸吧。  關於被打家長不妨試試這樣處理  一、請知道謙讓並不等於忍讓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教育孩子懂得謙讓是對的,但讓孩子違背自己的意願、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忍讓,這不是謙讓啊。當孩子已經無法忍讓大聲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需求時:“他打我,我就打他!”我們就要蹲下來跟他好好的溝通了,溝通他的感受、想法還有他的情緒,是生氣還是委屈。溝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謙讓並不等於忍讓。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  用心感受孩子的被打以後的心情和感受,並積極地迴應你聽到他表達不滿情緒時的感受,在孩子被打以後,不要衝動的替孩子做任何決定,不妨先靜下來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  三、引導孩子說出內心需求  在傾聽完孩子的傾訴後,要引導孩子說出此時他的內心需求,讓孩子自己說出來,他是打算忍受,還是打算還手。尤其是在孩子生氣和委屈時需要引導,不在乎和無所謂就不需要了。如:“寶寶怎麼了,委屈了?生氣嗎?來媽媽看看”-等等。  四、及時和打人的孩子溝通  自己的孩子要引導,打人的孩子也需要正確地引導和溝通。如引導喜歡動手的那個孩子,當打人的孩子伸出手時,你要象喇叭一樣,在旁邊說:“豆豆要和哥哥做好朋友,豆豆真好!”如果這個小朋友還是經常打人,那不妨去找小朋友的家長做一個有效的溝通。  五、和孩子共同探討解決辦法  在孩子說出來自己的想法後,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接下來的解決方法。如:“我親愛的兒子怎麼了?告訴媽媽,我的寶貝是很生氣嗎?。。。感覺受委屈了?那現在寶貝想怎麼辦呢?需要媽媽做些什麼呢?”  關於被打要讓孩子知道的那些事  1、媽媽不能替你去還手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遇到被打的情況,媽媽是不能出手替你去打人的。只要孩子自己親生體驗、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纔不會不知所措。-  2、試試抓住對方的手腕  告訴孩子,面對小朋友打過來的小巴掌時,不妨試一試迅速抓住對方的手,這樣對方就不能動了,不能動就打不了人了,抓住對方手腕的同時要告訴這位小朋友:“你不能打人,打人不是好孩子”。  3、不還手並不等於懦弱  要讓孩子知道,被打時以牙還牙的方式一定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們僅僅是抓住對方小朋友的手腕,而不是還手,這並不是軟弱可欺,更不是懦弱,而是懂禮貌、懂謙讓、懂得解決問題的行爲。  4、媽媽就在旁邊保護你  如果抓對方手腕也不能阻止對方打人的時候,被小朋友打後要讓孩子及時的告訴父母,讓他相信,爸爸媽媽會找到更加合理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  七嘴八舌  奇媽:雖說"不打不相識",但是還是要正確引導孩子,要學會自衛才行...。。特別是上小學以後,那時候小孩子打架就不是有意識無意識的事了.。。現在還小的時候就給他一個正確的引導,我們家我們就教他:別人打你第一下你就要分清對方是有意或無意,如果是有意你就要口頭警告他,要是對方再打的話你要說給老師聽,老師不在的話你就要還手來警告對方了。  佳媽:佳和她小表弟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會打架,陌生人倒不會。小孩子打架其實也算是一種交流,大人在旁邊留意,只要不是很嚴重,可以讓他們小朋友自己學會處理。  銘寶媽:我家銘寶是屬於經常打人的那種孩子,作爲家長我也不喜歡看到打人,但有時真的很無奈,我也一直爲此事苦惱,現在琪琪上幼兒園了,還是打人。仔細觀察一下,我發現有時孩子打人並不是出於本意,只是語言表達不出而用行動代替了。另外我發現小孩子之間特別喜歡摸臉頰,但被大人看來就是打了。所以在有的時候家長不要急着責怪,可以先弄清事情的原委。  總結  我們時常會忘記孩子一出生是什麼經驗都沒有的,都要靠我們爲他示範和引導。而在生活中,還有一些孩子在被人侵犯時,是沒什麼反應的,看上去也“無所謂”的,其實,他們中有的屬於確實是沒有應對被“打”的經驗,也不知道用什麼方式處理此類問題,而有的則是跟遺傳的性格和氣質有關。但無論哪種性格都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去支持孩子,爲他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他一樣可以掌握這個與人交往和處理爭端的技能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