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獨養”和“羣養”哪個更好?

“獨養”和“羣養”哪個更好?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獨養”和“羣養”哪個更好?
  據中新網報道兩個或者多個家庭把自身資源組合起來,分配時間和分享教育理念,變獨生子女“獨養”爲“羣養”,這種既解決雙職工家庭帶孩子難問題,又組建起“準兄弟姐妹”關係的“家庭互助”模式,正在榕城的一些家庭中試水。  而這種教育模式不盡讓人想到了近期比較火爆的拼客一族,有拼車的,有拼房的,有拼飯的,難道這教育也能拼上一拼不成?  經過了暑期的磨合,“羣養”初見成效,不僅解放了家長,孩子們的一些良性變化也讓家長倍感欣慰。一羣孩子經常在一起生活學習,並不總能和諧共處,時間一長就容易生事,甚至可能爭執打鬧起來。“有一次,幾個小孩因爲看哪個頻道的電視爭執起來了,你一句我一句,哭哭鬧鬧的。”李女士回憶說,對於“羣養”出現的這些矛盾,她倒覺得是個好事,“這是提高孩子處事能力的一個好機會,孩子總要脫離我們的保護走向社會的,如何處理人和人的關係,以前都是靠我們父母口頭說,現在讓他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處理,是難得的經驗。”李女士認爲,對幾個孩子一視同仁,保持一顆寬容的心,相信孩子有辦法解決矛盾。  選擇“羣養”的範圍在基本上以親戚和朋友間的互助爲主,做出選擇時父母非常慎重。這謹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問題需要彼此間達成共識:一是教育理念,如不能打罵孩子等;二是開銷的問題,如進行詳細的開支記錄,嚴格實行AA制等問題。  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主任黃仁賢教授說,同事、朋友間互相照顧孩子,多年前就很常見,但主要還是侷限於生活上的一種互助,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現在的年輕家長,能夠自覺地選擇“羣養”教育的方式,是一種“三贏”的嘗試:對於家長來說,不僅解決了沒時間帶孩子的問題,更是一個教育經驗交流的契機;對於孩子來說,組成一個“準兄弟姐妹”的團體,能夠很好地彌補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些空缺;對於學校教育來說,能夠填補在校外活動和認識社會方面的不足。  但在孩子的成長中,一點小細節都可能影響到他的身心——輪值家長在照顧自己孩子的同時,還要照顧其他孩子,能否一視同仁,這個度很難把握。如處理不好,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家長對孩子有“言傳身教”的作用,待人處世、道德與行爲準則,是需要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這些重要的問題如果由他人代勞,那麼雙方的關係又將走向何方?況且,孩子們本就容易產生別人的家長比自己的家長好的想法,如果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想法,且尚未得到正確引導時,又是否會加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呢?
  【即時通會員如是說】  個人認爲這種“拼”式教育孩子的方式利弊同樣明顯。有利的方面,話題中已描繪得很詳細,就不多做解釋,諸如解放家長,促進孩子與他人的交往,建立準兄弟姐妹關係等等,這些對於幼兒的成長來說都是很好的方面。而在弊端,首先,這樣的“拼式”教育難以普及。它在實現條件上有先天限制,因爲要找到一個或一些跟自己教育理念相同且又能讓自己放心的親友或同事難度太大。其次,這種方式在實現過程中將面臨諸如費用計算,互動雙方的信任度,責任心等問題的考驗。最後,就其結果來看,覺得此舉最大的優點在於解放了家長,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不同家長的言傳或許會造成孩子早期行爲標準的混亂。——王波  這拼或許拼出了“準兄弟姐妹”,不知會不會因爲沒有一個固定依賴對象而拼掉孩子的安全感,拼掉孩子的信任感。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心理的教育更是一個忽視的對象。“拼”,孩子的成長要一個健康的環境。——何東  羣養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如何經營人際關係。然而,對於家長來說,人都會有私心的,在教育過程中難免會有私心。——任江濤  我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教育比較好,這麼拼不是一個好辦法,拼來拼去弄混了不說,教育質量反而不好提上去。——張歡  羣養,確實可以解放家長,給孩子以兄弟姐妹的擬環境。在家裏,父母對子女也並不一定能做到一視同仁。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小孩今天學習一種,明天學習一種,是否會混亂,對培養孩子的正常人格,是否會增加難度?——龍在天  即使是在一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間也會遇到很多事情而爭吵,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道路。但是,如果從小隻是一個人在家裏的話,自然不會經歷這些瑣碎。形成的性格肯定不同於羣養。總之,羣養是不錯的理念。但是,這樣的方式和在一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還是有諸多不同。該找着合適的切入點纔好,才能達到羣養的初衷。——楊文  人是羣居動物,孩子“羣養”對於消除這個時代獨生子女產生的各種問題是個相當有效的途徑。這種很好消除獨生各種問題,且避免新問題出現的前提是家長與家長之間要做好約定,確定在教育所有孩子時候的觀念與模式,達成一致並始終力行。——黃璐  羣養孩子是獨生子女教育的一種方式,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長期獨處,或是在大人的帶領下玩耍,長此以往有些孩子會變得驕縱、有些變得孤僻,而羣養的方式正是對獨生子女這些教育缺陷的一種彌補,讓孩子們在羣體生活中懂得待人接物的道理,懂得團結、友愛。因爲可以實行輪流制,所以又可以很好的避免因爲家長的偏心而造成不好的影響,孩子們在不同的家庭跟不同的孩子一起成長。——義君  這種方式只是“教育”的代勞,而非“親情”代勞,有點像過去私塾的變型。人們發明這種方式不失爲一種新鮮的辦法,而且能讓孩子體會到與人交往相互學習的樂趣,不僅學知識也能交朋友,不妨作爲教育的輔助形式,免得將閒暇時間都浪費在枯燥的補習班或者網絡上。——楊雲  “拼教育”是種不錯的嘗試:一則可以緩解獨生子女們的“孤獨症”,讓獨生子女們有個更加快樂的童年,這必將是一生的財富;二則可以改改獨生子女的“自私症”,當他不再是唯一的“小太陽”,他就必須學着去包容、去與人合作、相處。有些專家擔心不同的家庭環境會給孩子帶來價值紊亂,這種擔心大可不必。正如孩子每天要接觸不同的老師一樣,每個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同,可並不影響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相反,孩子或許可以在比較中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西銘  拼客現象是現下比較潮流的一種生活方式,當“拼車”、“拼房”等字眼不斷出現在我們的周邊環境中時,羣教孩子也變得時尚與先進起來。可是不得不說,父母可謂是孩子的啓蒙老師,不僅僅有着“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需要在生活習慣以及性格培養上花費大量精力,這就不得不深思熟慮了,不是自己的孩子,會做到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那麼到位貼心嗎?教育孩子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如果不想讓孩子的性格有所異常或是產生其他一些不好的毛病,還是自己教育得好,畢竟教育方式與形式能夠讓孩子從頭至尾地學習到。——於瑤瑤  我覺得“羣養”的這個模式不妨可以採用,畢竟客觀上父母無法整個假期都陪孩子度過,採用“拼教育”的家庭互助模式可以緩解父母的壓力,這樣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背景的教育,學到在自己家庭學不到的,現在獨生子女出現的一些過分自我的問題,通過“拼教育”的模式可以得到改善,幾個孩子在一起可以促進獨生子女的交流。當然家長們不能過分依賴這種教育模式,畢竟拼教育有它的弊端,正如很多人認爲不是親生的孩子對待會有不同,不同家庭的孩子不一定適應同一種教育方式等等,家長對待拼教育要揚長避短,這樣孩子才能在正常的軌道上成長。——高欣婷
我認爲這種教育制度其實是值得推崇的。獨生子女羣體在壯大,孩子們的童年也被禁錮於高層樓房中,以往的大雜院和“發小”似乎隨着時代洪流漸漸消退。這種教育制度不僅能讓孩子們的童年中存在夥伴,更是能減輕家長的壓力、培養孩子們羣居能力。現代獨生子女同老一輩相比,都多了自私和自大兩個烙印,即使有能力,即使很優秀,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瞧不起人”這種現象。這樣的話,也能讓獨生子女們在走上社會後更好地與人相處。當然,這種拼客方式的缺陷還是很明顯,比如家長不能一視同仁等。——胡倩  現在大多的獨身子女的獨身子女,獨身子女的爸爸媽媽小時候就覺得自己太寂寞了,很孤獨,於是希望自己的獨生子女能夠在羣居的生活里長大,而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這些是獨身子女家長小時候的夢想。用“拼”的教育方式,不僅省錢了,更能使孩子學會分享、學會分擔,懂得謙讓、懂得相互關愛。這無疑是一件一箭雙鵰的事情。合理的分配時間、分享教育理念,這些都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值得推廣!——潘昕妙  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是有私心的,但這種私心其實是可以轉化的,當她面對其他孩子的時候,她會很容易聯想到自己的孩子,從而形成一種更爲博大的母愛,我認爲這種模式是一種很好的嘗試,首先它源自民間,也更具有生命力。——張昂昂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