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過度教育和抑制 讓孩子失去童真

過度教育和抑制 讓孩子失去童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又一個漫長的暑假來臨了。這對於剛剛從考場中走出的中小學孩子們來說,不啻是一件爽之又爽的大喜事。遠離了老師的管教,學校的約束,沒有了沉重的課 業壓力,父母們都在忙於生計,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該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時候了。但是,如今的暑假生活,似乎從來都不以孩子們的意志爲轉移,暑假 內容的真正安排者是父母,而孩子充其量也只是那個被動的執行者。那麼,面對即將到來的暑假,作爲決定者的父母又該如何做到從孩子的立場出發,給孩子們一個 他們所渴望的快樂暑假?在家庭教育中,又該如何把握分寸,防止“過猶不及”?這些問題,是每個年輕家長眼下急需瞭解和解決的。

過度教育和抑制 讓孩子失去童真

  過度教育和抑制,讓孩子失去童真

齊齊是小學二年級學生,每年暑假,他最大的娛樂就是電腦遊戲。齊齊的父母都是高學歷的白領階層,平時對於齊齊不僅學習抓得緊,連兒子的娛樂項目 也有明確規定。受父親的影響,齊齊對電腦遊戲從小就比較偏愛,雖然才十歲,但玩遊戲的經歷已經不短,他已經能用自己玩的遊戲與同伴做交換,來賺取數額不大 的“外快”。

齊齊的父母在教育齊齊的方式上並不傳統,但規則明確。他們知道齊齊是個喜歡安靜的孩子,對於兒子留戀電腦遊戲的偏好,只要是在可接受範圍內,也 很少去幹涉。齊齊的家境不錯,幽靜的花園別墅環境是養成他好靜不喜動的關鍵原因。小區內有各種娛樂場所,綠化覆蓋率也很高,但這裏的樹再高大,似乎也只具 備觀賞功能,很少有孩子去攀爬,因爲這在大部分家長看來是不文明的舉動。所以,當齊齊的爸爸偶爾用那種得意的語氣告訴齊齊,自己小時候爬樹機靈得像只小猴 時,齊齊無法理解,這種不“文明”的舉動居然讓其父親如此津津樂道。雖然齊齊的父親對於自己的曾經頗爲得意,但在齊齊的童年教育中,這樣的遊戲方式從來都 是被長輩們否認的,有時甚至是不屑的。曾經齊齊也對這樣的玩樂方式產生過濃厚的興趣,但都被父母的嚴厲呵斥所阻止。偶然有這麼幾次,揹着父母的小心嘗試, 也因爲怕摔傷或弄髒衣服引來父母的責罵而不能盡興。

漸漸地,齊齊在電腦遊戲中找到了新的樂趣,對這些不“文明”的玩樂方式也慢慢地失去了興趣。

英國國際遊戲協會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在如今孩子們的生活中,很多曾經給他們父母童年帶來無限美好回憶的傳統遊戲已經消失了。如今的 孩子,看電視,玩網絡電腦遊戲已經是家常便飯,但是,他們對於爬樹、堆沙堡或是在草地上打滾的樂趣,卻一無所知。有英國專家提出了10歲以下孩童應該做的 32件事,計算機遊戲並不在其列。

  過高期望,讓女兒不堪重負

於嘉今年剛讀完初二,但暑假還未開始,她的媽媽已經幫她報名去讀英語高級口譯班。每週一到五白天都有課,兩個月後,還要參加考試。今年暑假,於嘉應該沒有太多的娛樂時間了。

於嘉的媽媽從小就對她在學習上要求嚴格,從上小學至今,於嘉的成績幾乎一直保持在學校年級前五名內。記得在小學四年級的期末考試中,於嘉因爲疏 忽成績跌出年級前十名,後來幾乎整整一個學期,於嘉都沒有過娛樂活動。難得週末,也被媽媽拖去參加各種補課班。在媽媽嚴厲並近乎苛刻的教育下,於嘉再沒讓 自己的名次跌出過前五名。於嘉一直文科好於理科,英語更是她的強項。去年,纔讀初一的她已經考出了中級口譯證書。

每年的寒暑假,是學生們身心放鬆的時候,但於嘉卻很少有享受的機會。或許是習慣了媽媽一直以來的嚴格管束,於嘉對於假期到來反應平淡,更無興奮 可言。曾經,於嘉面對自己的假期時間被強行侵佔提出過抗議,但在媽媽的一整套理論和育兒經面前,只是學生的於嘉根本沒有爭辯的餘地和能力。逐漸地,於嘉學 會了接受。在學校裏,於嘉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也是個孤獨寂寞的孩子,她幾乎沒有好朋友,下課後連可以交流的對象都沒有。於嘉也曾把自己這種尷尬的現 狀告訴媽媽,希望得到媽媽的安撫和寬解。可是,等來的只是媽媽一句:不交流更好,可以專心讀書。媽媽的話儘管讓她心裏覺得很彆扭,但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了媽 媽安排一切的於嘉,最終還是隻能選擇接受。可是,近來媽媽對於嘉的要求不斷加碼,雖然她並不討厭學習,尤其是自己喜歡的英語,但面對無止境的要求,於嘉還 是產生了小小的厭倦和牴觸。

適當的期望值可以成爲孩子進步的動力,促進成才。但如不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智力水平,盲目而無止盡地不斷提高期望,會使孩子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水準,並讓孩子喪失信心。家長的這種期望,也就會變成失望。

  過分呵護,使女兒感到深深愧疚

剛剛經歷了高考,面對即將到來的暑假,思宇感到身心輕鬆。思宇今年就要上大學了,但在家裏,這個大姑娘依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思宇的父母都是極普通的工薪階層,照顧思宇已成爲他們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一直以來,做飯是爸爸的拿手活,而媽媽,整個就是思宇的貼身保姆。

作爲獨女,思宇一直以來,享受着父母全心全意的愛和呵護,至今還未洗過一件衣服,更別提做其他家務了。高中時,思宇就讀的重點中學出了名的嚴 格,學業繁重,每天回家後,除了吃飯就只能悶頭做作業,幾乎天天晚上都要做到十一、二點。看到女兒如此辛苦,媽媽心痛不已。每天早上,思宇爸媽總是六點準 時起牀,爲思宇準備早餐。等到他們忙得差不多了,才把睡眼惺忪的女兒拖到盥洗室,並把早已準備好的牙刷牙膏送到女兒手裏。女兒刷牙的時候,思宇媽媽趕緊爲 她放好洗臉水。母女忙得差不多時,爸爸也已做好早餐等女兒來吃了。趁思宇吃飯時間,媽媽抓緊給她整理書包,然後是幫思宇穿襪穿鞋,吃完早飯的思宇拿着書包 走人即可。每天放學回家,思宇媽媽早就已爲她準備好了換洗衣服,並放好洗澡水,洗完以後,媽媽趕緊爲她收拾浴室,而爸爸則將可口的飯菜擺上桌,等思宇穿戴 好後全家人才開始吃飯。思宇的家境並不富裕,爸爸單位效益差,工資微薄,媽媽也只是公司的普通會計,但是,無論是吃喝還是穿戴,思宇父母總是盡一切所能來 滿足女兒的要求,就怕一個疏忽,委屈了女兒。

如今,父母終於含辛茹苦地把女兒養大成人,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是,即將成爲大學生的思宇,至今依然是個家務“白癡”,在這方面對父母的依賴已經 讓她自己都感覺到了不妥。她想改變,想從頭學起,所以,她想利用眼前的這個暑假進行家務“掃盲”,但她的計劃並未得到父母的贊同。爲此,思宇與媽媽起了爭 執,但媽媽卻這樣對女兒說:爸媽沒其他的本事,讓你過上舒適富裕的生活,也就只有在這方面爲你多分擔點,讓你過得比別人輕鬆、愜意,也讓我們自己心裏覺得 好過點,虧欠少點。聽了媽媽的話,思宇心裏覺得酸酸的,同時還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和壓迫感。

對孩子的照顧應隨其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過多的替代,就是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剝奪,促使孩子向退縮心理髮展,同時也讓孩子的內心產生莫名的壓力。

  家長的“愛”也要適可而止

如今,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成龍成鳳,這種善意的願望本無可厚非。但是,父母在嚴苛地教育孩子,一意孤行地爲孩子 設計未來的同時,是否也應該考慮一下孩子的真正需要和感受。愛孩子、呵護孩子當然沒錯,但這其中的分寸該如何拿捏,卻是一門學問。中國有句俗話 “可憐天 下父母心”,“再苦不能苦孩子”,自從孩子生下來,其父母不管是腰纏萬貫的富翁,還是一貧如洗的窮人,都對孩子呵護備至,從吃喝拉撒到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是 父母包辦代替。所以,中國的父母或許是最好的父母,中國的子女也可能是最“幸福”的子女了……

相反,和中國的父母比起來,國外的父母似乎顯得更 “狠心”一些,只要子女到了一定年齡,父母就會把他們從身邊堅定地推開,讓他們自由去闖蕩和發展,他們信奉的一句名言是:最早讓孩子獨立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給孩子寬鬆的環境,讓他們多一些自由。”這是法國家庭教育專家從成功和失敗的家教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對我們現有的家長應該會有所啓迪。

家長是不能陪孩子一輩子的,也無法照顧他們一輩子。該讓孩子獨立去完成的事情,堅決不能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否則所培養的孩子只是永也長不大的嫩苗、幼苗,經不起風浪,經不住考驗,又如何去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