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跟孩子說反話,你會嗎?這可是需要技巧的

跟孩子說反話,你會嗎?這可是需要技巧的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看着這一幕,不知怎的突然腦海中浮現了和我家娃以前的一段對話:娃自己在玩,我在一旁疊衣服,突然娃自言自語道:“你們快來臭寶寶這裏,我跟你們吃這個。”我愣了,不禁停下手裏的動作問娃:“你怎麼說自己是臭寶寶呢?”娃回我:“我就是臭寶寶啊,小臭臭,臭臭的,你不是也經常這樣叫我麼?”我幡然醒悟過來,原來責任在我。

是的,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來聊聊的關於跟孩子說反話的話題,不論是我曾經經歷的不帶惡意的所謂愛稱的反話,還是我遇到的這位想用反話表達氣憤和警告的媽媽,反話利用不當,未被孩子真正理解時,就可能會變成傷害。

雖然許多爸媽都可能和我一樣,常提醒自己:對孩子一定要做到表裏如一,因爲孩子就像白紙,單純、善良,我們怎麼做孩子就會怎麼學。可是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無意中就違背了自己的提醒。比如像我曾對孩子的所謂愛稱,也有不少爸媽可能同樣會脫口而出“小笨蛋、小壞蛋、小笨笨”之類的,對於我們成人而言,當親近的人這樣叫的時候,往往能理解並感受到滿滿的愛意。可是對於尚年幼的孩子,他們讀不懂這番反話,無法理解本意之時,爸媽的這類所謂愛稱反而可能無意中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自信,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

因爲孩子的心思往往是單一的,越年幼的孩子越是單純,他們對於爸媽說話的內容的理解是“一是一、二是二”式的簡單直白。有時候爸媽想要表達的“一語雙關”或者語言背後的深意,孩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到。就想前面那位媽媽本是要制止孩子的大人行爲,結果她的反話讓孩子困惑了。所以,對於孩子尤其是年幼孩子來說,如果爸媽經常說反話,孩子就會很困惑,而且有時候爸媽與話語完全不同的表情也會讓孩子無法猜測到爸媽的真實意思,這樣同樣不利於孩子理解能力的發展。

跟孩子說反話,你會嗎?這可是需要技巧的

所以,大多數時候,我是不支持爸媽說反話的,在那次和我家娃的對話之後,連習慣性的愛稱反話,我也努力讓自己改掉了,而且還爲此特意和娃好好滴解釋了一番,讓孩子明白了箇中緣由,並理解了那個稱呼所傳遞的是愛意。

不過,教育是個很奇妙的事情,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情況。跟孩子說反話有時候也會有一定的神奇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孩子超級喜歡說“不”的那個第一叛逆階段,孩子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劇增,那時候的孩子好像對所有我們的迴應都是“不要、不好、不去···”,就像是在本能的、不經大腦的否定爸媽,這是他們在這一特定成長階段的特性,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我的存在,來想爸媽宣示自己的權利。  所以,對於這一叛逆期的孩子,有時候反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那時候我發現自家娃進入自我意識爆棚階段後,每天回家爲了讓娃繼續以往的先洗手再玩或吃東西的習慣,我不得不嘗試在進門時跟娃說:“你不要去洗手啊,會把衣服弄溼的。”結果自然是娃說一句“我不”,然後跑去衛生間自己洗手了,而我則屁顛屁顛地跟在後面,內心超邪惡的偷笑着,嘴裏卻還說着:“你不要洗了,會弄溼衣服的。”這是在那一階段我和娃的日常細節的一個寫照,那段時間基本上我會根據情況來決定是不是要用反話來引導娃去做一些事情。

不過,這一階段很快就結束了,因爲對於孩子來說,正常情況下,這個說“不”的階段會在兩三個月最多半年自動結束(當然如果爸媽應對不當極可能會無形中延長孩子這一叛逆階段呢),所以也提醒各位在使用反話式教育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成長特點,隨時準備好更換和改善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怕是同一個孩子,也沒有哪一種方法始終有效,更沒有哪一種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所以,最後我還是要提醒各位爸媽,請多多瞭解自己的孩子,找到真正適合我們自己孩子的教育引導方式,建立起與孩子每一成長階段恰當的親子溝通模式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