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比賽中,呂斌的表現有目共睹,連續的組合拳打得對手難以招架,裁判也將皮特·姆蓋叫到一邊數秒。

呂斌在裁判尚未宣佈比賽結果前,一度高舉自己的手臂歡呼,但最終卻被裁判判定對手獲勝。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第2張

對於這樣的判罰,呂斌表示,“爲了能站在奧運會的舞臺上,我確實付出了很多,誰都想展現自己的一技之長。我會繼續努力的,用自己的實力來決定比賽的勝負,而不是讓裁判來決定。我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結果改變不了,要尊重裁判。”

走下拳臺前,呂斌雙膝跪地親吻着拳臺,失落的他哭着從拳臺上走下來,用毛巾蓋住自己嚎啕大哭的臉。吃驚、失望、憤怒、痛苦,但呂斌不得不接受裁判的判罰。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第3張

呂斌雙膝跪地親吻拳臺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第4張

英國廣播公司的拳擊評論員斯蒂芬·邦茨在賽後說:“看到一個來自肯尼亞的選手,觀衆更傾向於支持他,所以,現場的呼喊聲就起來了。我認爲,這些呼喊影響了裁判,毫無疑問,中國選手應該是勝利者。”

在現場的許多觀衆也紛紛覺得中國選手呂斌更應該是勝利者,一位女觀衆說:“中國選手更配得上勝利,我們都認可他。”也有觀衆表示:“雖然結果應該不一樣,但是這就是比賽,沒有辦法。”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第5張

這樣的呂斌讓我心疼,更讓我喜歡。

1994年,呂斌出生在浙江金華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13歲選擇練拳擊,遭到父母極力反對,他說服父母:拳擊不是暴力,拳擊是一種藝術,是力量與速度的完美結合。

2014年仁川亞運會,他一輪遊輸拳後,心情一度低落。隨後,他用APB個人職業賽12回合戰兩年奪冠,拿回了屬於自己的自信。

他才21歲,仍然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站在2020年奧運會的舞臺上,我期待。

奧運不只是冠軍,冠軍也不只是奧運。

平復心情後的呂斌這樣說:“2016里約奧運會,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就這樣的結束了,但我沒有留下遺憾,因爲我努力了竭盡全力戰鬥到最後一刻。我能做到就是在奧運舞臺展現自己展示自己的競技水平,但我無法決定跟改變裁判的判罰。奧運會是我人生中很好的一次經歷,我會調整好狀態。在這裏真心感謝一直支持陪伴着我鼓勵着我的親朋好友,之所以有你們的支持鼓勵我才能走的現在能站上奧運會的舞臺。我已經成功了。論成績有可惜,論經歷這是我人生中很好的一次買賣,一次很好的收穫!我會調整好自己,我還是會跟太陽一樣燦爛的微笑,迎接美好的每一天。人生就是一個磨練的過程,如果沒有這些酸甜苦辣,你永遠都不會成熟。所以,我們應該在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

戳視頻觀賞呂斌的比賽全過程

在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遭受衝突和不公待遇,那麼如何教孩子正確面對衝突和不公,這顯得尤爲重要。讓孩子理解公平永遠是相對,隨時隨地都有不公平的存在,轉換孩子對不公平的思考,學會接納不公平,在遭遇不公時能適時調整自己的情緒。

首先要引導孩子理解什麼叫“不公平”

對少兒期的孩子來說,他不能明確理解什麼是不公平,但他會有一種覺得被不對等的對待的感覺。可以用一些遊戲的方式告訴他們,公平是相對的。比如拿出一個地球儀,讓他遠看發現地平線是一條直線,但近看卻是一條弧線。

用一杆秤來告訴孩子,如果有一邊添加一點東西,秤就會來回地晃盪,讓孩子對不公平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教會孩子,對你來說的公平也許是對別人來說的不公平,因爲用的是不同的評判的標準。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善加引導

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言行中體現的不合理觀念,如:要求絕對的公平、完美。首先,家長應有意識地留意孩子出現問題的情景,並加以記錄,如:孩子只是對一定情景下的特定事件有反應或是隻是對特定的人有反應。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家長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指導。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第6張

讓孩子學會客觀地看待事情的結果

如果孩子總是認爲規則及裁判不公平,只要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中去,並嚴格按照規則進行就可以起到效果。孩子通過制定規則,就能逐漸明白:無論是多麼完善的規則都是在不斷實踐中不斷完善的結果,沒有完美的規則,如果大家都遵守了規則就應接受結果。

通過讓孩子參與評價,使其明白絕對公平的仲裁也是不存在的。可以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充當仲裁者的角色。當孩子儘可能做得完善,但還是不能得到所有人認可時,就會知道,無論是誰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因此絕對公平的仲裁是不存在的。

學會宣泄和表達情緒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將他們心中由於不公平所感受到的情緒表達和發泄出來。覺得自己受到委屈,父母一定要及時地找到問題的根源,不能一味地責怪孩子,對他來說,釋放情緒,比事件本身更重要。

父母不用在孩子面前裝作什麼都可以解決的樣子,有時也可以向孩子示弱,讓他們明白即使是強大的父母都會有無力感。

不公平給人來的失望和沮喪的感覺是很正常的,就像我們有微笑和歡樂一樣,它們也是我們所需要的情緒,讓我們的情感變得更豐富。但是要讓孩子在這個過程裏,明白得失之間的轉換。父母在引導孩子去面對不公的同時,要給孩子支持和鼓勵。

遭遇爭議判罰卻還說要尊重裁判,這樣的呂斌你怎麼看? 第7張

認真地傾聽孩子的真實的想法

嘗試和孩子對話,讓他自己來表達他的情緒,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你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樣的?”“像奧特曼被大怪獸睬到了腳底下。”“該怎麼辦呢?”“用槍把它打死。”“現在沒有槍,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在一步步的誘導下,孩子就會自己想辦法,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將情緒發泄出來,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父母可以加於引導,使它更可行,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爲他受到的不同於別的孩子的待遇而苦惱,那麼家長也沒有必要爲他苦惱。別用成人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覺。有時候,只要孩子沒有覺得怎麼樣、很開心,而他的正當權益也沒有被侵犯的話,家長沒必要自尋煩惱。

PS:

讓孩子理解公平永遠是相對,

隨時隨地都有不公平的存在,

轉換孩子對不公平的思考,

學會接納不公平,

在遭遇不公時能適時調整自己的情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