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老家長大的小兒子

意外懷上了二胎時,楓曾想要拿掉,但是兩邊的父母都希望楓能生個兒子,“哪怕是女兒,兩個也比一個強。”公公婆婆說可以幫忙帶二寶。 二寶生下來果然是兒子,婆婆來照顧楓坐月子並幫忙帶孩子,兒子八個多月斷了母乳後,婆婆強烈要求把孩子抱回老家去。 考慮到公公一個人在老家沒人照顧,而且婆婆天天和女兒擠一張兒童牀,也確實不舒服,楓只好同意了。

兒子在老家一呆就是六年,期間楓只能每年春節回去看看孩子。

今年暑假楓把兒子接回身邊上小學,學校就在小區隔壁,兒子可以自己步行上學。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兒子來到身邊的這三個多月裏,楓從最初的心懷大慰,到後來略感失望,而今是“快要崩潰了”。爲什麼呢?因爲兒子極度蠻橫不講理。 “我們全家都覺得對他有虧欠,所以對他幾乎百依百順,可是他不但不感激,還覺得一切理所當然。”
“有時跟姐姐發生爭執,他會說‘你應該讓讓我呀,你都在媽媽身邊這麼久了,把我扔在老家,你們都對不起我!’” 楓很爲難,秉公處理吧,兒子有意見,偏向兒子吧,大女兒本來就開始叛逆了,更加不服氣。 “姐弟倆每天爭執不斷,兩個人都說我不公平,整天吵鬧得我心煩意亂,腦仁都痛了!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纔好。”

我告訴楓,她最大的問題,是對兒子表達了太多的歉意。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第2張

父母的態度,對孩子具有巨大的暗示作用。

比如送孩子上幼兒園,如果媽媽很擔憂,孩子就可能感染了這種負面情緒,他會認爲“媽媽這麼擔心我,幼兒園肯定不是一個好地方。”

再比如孩子被小夥伴打了一下。如果媽媽微笑着說“你們在玩什麼遊戲呀?”孩子就會認爲這是在玩遊戲。

如果媽媽很嚴肅地對打人的孩子說:“你怎麼打人呢?不要欺負我兒子!”那孩子也會覺得自己被打了被欺負了,甚至可能會覺得很疼,然後哭起來。

如果父母總覺得自己虧欠了孩子,必須要好好補償他,孩子自然就把自己當債主,認爲大家都欠他,都要讓着他。更嚴重一點,甚至可能覺得全社會都欠他的。
2不良於行的女孩

去年和朋友家庭聚餐,朋友的同學一家三口來上海遊玩,就一起參加聚餐了。

餐廳離朋友家近,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在等了。

一走進包廂,我就看見靠牆的角落裏放着柺杖,非常驚訝,不知道柺杖的主人是誰。

朋友家的女兒和我家小曦是老熟人了,她同學家的也是女孩,叫米樂,比我們小兩歲,三個小姑娘挨着坐一塊兒去了。 午餐的過程很愉快,大家相談甚歡,三個大孩子笑聲不斷。 飯後朋友提議去附近的公園走走,消消食。起身時我聽見米樂對小曦說:“幫我把柺杖遞過來一下,謝謝啦!”我看到小曦眼睛瞪得老大,一臉驚愕,我想我的臉上肯定也是一樣的表情,我們都被驚到了! 我不僅被米樂的身體情況驚到,更被她的表現驚到了。這頓飯吃了大約兩小時,我竟完全沒有發覺米樂有任何異常,她活潑開朗,和兩個小姐姐聊得很開心,一直交頭接耳說悄悄話。

米樂有點不好意思對小曦說:“我走路不太方便。”說完還吐了吐小舌頭。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第3張

餐廳的隔壁就是公園,因爲照顧米樂和我們家二寶小諾,我們步行得比較慢,在公園裏溜了一會兒。 起初米樂拄着單拐和小曦她們同行,後來走不動了就坐在路邊的長椅上休息,我們幾個大人也停下來聊天。 小諾對米樂姐姐的柺杖很好奇,走過去摸來摸去,米樂很有愛地牽着小諾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邊,給她介紹柺杖。 看着米樂,我有滿肚子的話想問她的媽媽,可是才第一次見面,許多話並不方便說,只忍不住稱讚道:“我真喜歡米樂的性格,大方又開朗,爸爸媽媽教育得真好。” 米樂給我的印象豈止大方開朗?那麼樂觀,堅強,勇敢,看起來那麼自信,一點兒不因“不良於行”而敏感自卑。

米樂媽媽大約明白我的意思,她微笑着說:

“事情已經發生了,悔恨和自責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我們不能陪伴和幫助孩子一輩子,只能設法讓她自強不息,沒有我們的幫助,也能自己走路,能好好地生活。”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第4張

後來我從朋友那裏得知,米樂的腿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小時候摔壞的,具體情況朋友不太清楚,只知道做了很久的康復治療,纔有今天的效果。 對於米樂的爸媽,我由衷地敬佩,他們面對孩子的“殘疾”,那麼坦然、從容,看着米樂時眼裏滿滿都是愛和信任。 我相信他們一定也曾非常自責,可是正如米樂媽媽說的,悔恨和自責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怨恨,不如去關注怎麼做纔是對孩子最好的。 每一對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

或者內疚對孩子的陪伴太少,或者反省對孩子不夠溫柔,或者自認爲對孩子的教育啓蒙做得不到位,或者慚愧不夠富有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甚至像米樂爸媽這樣,可能因爲養育過程中的疏忽,給孩子造成嚴重的難以彌補的後果... ...

可我們不應該因此反覆向孩子表達歉意。

我們對一個人說“對不起”,一般有兩種目的,一是希望我們的歉意能讓對方心理舒坦,二是希望獲得對方的諒解,讓我們的心理舒坦。 反覆向孩子表達歉意,我們的心理是平衡了舒坦了,可是卻把包袱甩給了孩子。孩子接收了我們的歉意,心理只會更不平衡更不舒坦。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第5張

3扛二十斤米步行上學的我

我小的時候生活在非常偏遠、交通不便的農村。上初中時住校,一兩週回家一次,每次返校都要自己扛着二十斤大米,步行五公里去等順風車。

俗話說遠路無輕擔,二十斤大米對於個子小小的我,真是不小的負擔。

幾年後,弟弟妹妹們去上同一所初中時,村裏已有別的孩子在上學(以前全村就我一個人外出求學),家長們騎自行車把孩子和大米一起送到五公里外去,他們不需要扛米步行了。 再後來,大家有了摩托車和三輪車,可以把孩子從家裏一直送到學校,上學的條件是越來越好了。 許多年後,有一次和媽媽聊天,說起小時候求學的艱辛,媽媽突然紅了眼眶,聲音哽咽地對我說:
有一次幫你弟弟送二十斤米,走了那五公里路,才知道原來扛着米走遠路會那麼辛苦!當時就覺得對不起你,你上學的時候我一次也沒有送過你。以前真不知道啊,在家拎一拎米袋,覺得二十斤也不算很重,就讓你自己走了。你,別怨媽啊! 我第一次知道,這麼多年來,媽媽心理竟然存着這樣的歉意。而我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從沒有心理不平衡過,更別說有什麼埋怨。 這大約是因爲,我一直認爲那是理所當然的吧。 現在回頭去看,如果一開始媽媽就知道扛米的辛苦,且對不能送我反覆表示歉意,那我很可能心裏會有怨言吧。 媽媽不是故意要我吃苦,她心裏坦然,所以我也心裏坦然。
別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第6張

即使父母在孩子的眼中無所不能,我們也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我們不是神,沒有辦法事事都做到完美。只能在已有的條件下,用自己的方式,盡力做得好一點。 因此,不需要對孩子有太多的虧欠感,更不要總向孩子道歉,那隻會害了孩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