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這麼笨拙,原來是“感統失調”?!

孩子這麼笨拙,原來是“感統失調”?!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多數的新手媽媽都很害怕寶寶在成長道路中的各類問題:發育、心理、社交、營養……不勝枚舉。近期,“感統失調”這一新名詞又在媽媽圏中流行了起來,看着寶寶笨拙的把飯吃得到處都是,媽媽心想:我家的寶寶會不會是因爲感統失調啊?

大多數的新手媽媽都很害怕寶寶在成長道路中的各類問題:發育、心理、社交、營養……不勝枚舉。

近期,“感統失調”這一新名詞又在媽媽圏中流行了起來,看着寶寶笨拙的把飯吃得到處都是,媽媽心想:我家的寶寶會不會是因爲感統失調啊?

孩子這麼笨拙,原來是“感統失調”?!

育齡段 3-4歲

1

吃飯對應的練習:精細動作

3-4歲的孩子吃飯已使用筷子,也有可能是勺子。無論使用的是筷子還是勺子,其對應着孩子的運動機能,主要是手部的精細動作。

手部的精細動作主要是指通過手指之間的相互配合,產生的一系列關聯運動。

寶寶拿勺子、筷子往往是三指抓,所以三個手指之間相互的協調關係很重要。通過相互之間的肌肉運動,促進協調能力:包括運動神經、肌肉、關節等。

孩子這麼笨拙,原來是“感統失調”?! 第2張

2

感覺統合的作用

寶寶吃飯的時候,除了手部的精細動作,還會用到腕關節、肘關節、還有大肌肉去做協調工作。同時還要利用大腦的指令、眼睛協調觀察食物、確認夾住、運輸到嘴邊,張嘴進食。這是一次寶寶大腦與身體相互協調的感覺統合運動。

名詞解釋:

感覺統合

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過程。當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孩子這麼笨拙,原來是“感統失調”?! 第3張

3

寶寶:“自己吃飯” 需要練習

所以,“自己吃飯”對寶寶而言,是一個內涵豐富的過程。需要孩子通過大量的精確的練習,才能達到熟練。

對於有些孩子,筷子用得比較少,或者吃飯過程中喂得比較多,就會出現吃飯不熟練,掉飯粒、夾的過程中菜掉了、湯撒了,不能準確的運輸到自己的嘴巴里,而是掉在下巴上、掉在脖子裏等各種狀況。這一切的修正,需要孩子反覆練習就能達到。

孩子這麼笨拙,原來是“感統失調”?! 第4張

4

家長:切忌“上綱上線”扣帽子

當寶寶暫時做不到的時候,我們不要認爲是寶寶是生理上的問題:就是感統失調、或者手眼協調的問題,其實都不是。

大多數的寶寶只是欠缺充分的練習。他的熟練程度還沒有達到非常精通的階段。所以他還得回到反覆反覆的自由練習的階段。

此時寶寶對於“吃飯”的方法已經掌握,就是精確程度還是不夠。只要通過自由寬鬆的環境、允許犯錯與愛的鼓勵、及反覆的接受示範與練習,寶寶就一定能熟能生巧,學會優雅的吃飯。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