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親子間的尷尬10問答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親子間的尷尬10問答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就算是兩、三歲小孩,也可能對性充滿好奇,當孩子更大,他需要的可能不只是“性知識”,父母回答孩子“性”問題的態度與技巧,更傳遞了關於性的價值。聰明的父母不但不會迴避孩子的問題,還能夠從問題出發,給他健康的性教育

回答孩子的性問題,在態度上,先肯定孩子願意提問的好奇心,父母不要害羞臉紅,抱持平常心坦然作答,並提醒自己以尊重平等的態度迴應。

作答技巧上,先確定問題,不要因爲會錯意,心急提供了不符需求的答案;迴應時簡單清楚,使用正確學名,如“陰莖”就會比“小雞雞”好;如果孩子想要知道更多,也可善用提問技巧:“你覺得呢?”要記得,性教育是一段漫長的學習過程,同樣的問題可能會不斷出現,父母要有心理準備需面對相同的問題,給予更深入的解釋。

關於性教育的十個情境,讓你和孩子談“性”不臉紅。

幼兒、小學階段

Q1:當孩子問爸媽:我是怎麼來的?

對於三、四歲的小小孩,只要告訴他“從媽媽的肚子裏出來的”,就夠了。

如果他年紀大一點,想知道更多,告訴他,爸爸媽媽相愛所以結婚。這時候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會結合,然後就在媽媽的身體裏面長大,那就是你,等你在媽媽肚子里長到夠大後,就出來了。

Q2:孩子對性器官好奇,甚至會玩自己的性器官,怎麼辦?

四歲前的性教育着重在認識身體。告訴孩子男女身體的差異,就像介紹耳朵、鼻子一樣,教他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女生至少知道陰部和陰道,男生則應該學會陰莖和睪丸。

如果他玩弄性器官,跟他分享:“那摸起來很舒服,大家都會這樣。”他反而不會瞎擔心,也不會將此舉視爲罪惡。

六歲以下孩子摸自己的性器官是很正常的行爲,原因可能是無聊或尋求愉悅。此時父母不需要大驚小怪或制止,忽略這個行爲或陪他玩遊戲轉移注意力是比較好的方式,行爲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減少。

但是當家裏發生重大事件、父母感情不睦、被成人惡狠狠對待、有壓力、緊張,孩子也會頻繁玩弄性器官。要改善行爲,就必須消除孩子的壓力來源。

如果這個行爲是在公開場合發生,可能要想一想那場合是不是根本不適合孩子?他因爲很無聊,所以想吸引大人注意。這時也不要教訓他,帶孩子出去走走,或想個有趣的遊戲轉移注意力。

若六歲以上還頻繁摸性器官,就需要尋求專業諮詢。

Q3:當孩子看到電視或電影上的親密行爲畫面,怎麼辦?

此時父母不需要轉檯或閃躲。如果小小孩對此畫面好奇,父母可以主動問他:“你知道他們在幹嘛嗎?”年紀更大一點的孩子甚至可以跟他討論:喜歡對方就可以這樣做嗎?對方不喜歡怎麼辦?喜歡一個人還有什麼表達方式?

有時候,孩子會因爲電視中的親密行爲而有生理反應,讓他知道這是受外界刺激的正常生理現象。小學四、五年級之後,甚至可以跟他討論:“勃起了怎麼辦?”讓孩子學着掌握自己的身體反應。

Q4:當孩子看到動物交配畫面,問牠們在做什麼時?

告訴孩子:“牠們在交配。”交配是要繁衍下一代,動植物都會有。如果孩子很感興趣,不妨和他一起查數據、看書,研究生物如何繁衍下一代。

廖清碧提醒,父母不需要知道所有知識,重點是能夠保持開放的心,以及和孩子一起學習探索的熱情。

Q5:當孩子班上小朋友喜歡掀人家裙子、偷看人家換衣服或觸碰別人身體時?

當孩子有性好奇,或喜歡對方卻不敢說,只好用逗弄的方式表達。父母可以藉由這事件來教孩子尊重。

先教孩子身體自主權,問問他:“身體哪些地方被別人碰到會不舒服?”接着教他如何保護自己,和孩子討論:“有人掀我裙子怎麼辦?”、“他講話時,臉靠得我好近好近,我覺得很不舒服,怎麼辦?”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親子間的尷尬10問答

青春期階段

Q6:當孩子說“操X媽”?

當你家青少年開始講髒話,甚至變成口頭禪,父母能夠輕鬆以對最好,不要太在意。如果你真的無法忍受,跟孩子說:“我聽了真的很不舒服,拜託不要在我面前這樣說話。”

最重要的是,要聽出他飆髒話背後的情緒,問他:“你心情很不好喔?”或“你覺得媽媽這樣處理不公平嗎?”直接釐清讓他罵髒話的情緒,會比禁止他說髒話更實際。

Q7:當孩子偷看A片或上色情網站?

第一次發現房門內的孩子偷偷在看色情網站或A片,父母總是焦慮不安:“我要禁止他嗎?還是假裝不知道?”

對青少年孩子來說,對性的好奇與需求是很正常的。親職專家楊俐容建議,毋須因爲緊張而責罵或約束孩子,也不要害羞臉紅;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將它當成好的性教育時機,和孩子討論A片中不合常理的性知識,進一步討論什麼是愉快健康的兩性相處模式。

如果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討論這件事,只要他的生活作息、人際交友沒有異常,父母可以當它是孩子發泄需求的方式之一,不一定要談。楊俐容比喻,A片就像垃圾食物,可能好吃、有樂趣,卻不健康,還可能造成孩子對健康美好性關係的誤解。父母是唯一能扮演解讀及教育角色的人,但是如果真的難以啓齒,就提供一本正確的、談性的書給孩子,至少不要讓他學習“性”的管道過於單一。

更積極的做法是,在平時透過一些通俗有趣的電影或書籍和孩子談性。醫師李偉文就曾以電影《鴻孕當頭》和女兒聊生理期、婚前性行爲及未婚懷孕

Q8:看到孩子和異性朋友關着房門不出來?

如果回家發現孩子門口擺着異性鞋子,高雄市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李佩珊建議,大方敲門邀請孩子出來喝飲料。

如果開門發現兩人衣衫不整,先關起門等孩子自己出來。朋友離開後,父母就要找時機和孩子談,瞭解兩人的交往狀況,表達自己的擔心和想法,甚至討論安全措施。廖清碧的做法是,孩子年紀小時就約定在先:“如果帶異性朋友來,請將門打開。”讓這成爲家庭規則。

但面對青少年,房門的開與關並非一翻兩瞪眼的選擇,多年來親子間的關係和討論,都會對這個約定是否奏效產生影響。

父母最好在孩子對異性好奇,但還沒開始談戀愛時,先討論達成共識:什麼年紀什麼行爲是可接受的。

Q9:當孩子班上有同學炫耀他的性經驗時?

青少年孩子願意和父母討論此事,是很珍貴的,先問問:“你覺得呢?”聽聽他的想法再繼續談。李佩珊建議從感受、法律及解決三方面來談。

感受面:性和情感都是很私領域的事,拿此炫耀會傷害和他發生性行爲的對方。和孩子談論此事時,不要放進“發生性行爲就是不好”的價值,要從“尊重”的角度來談。

法律面:未成年發生性行爲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學校也會通報。

解決面:炫耀是爲展現自己、吸引注意力,不妨和孩子討論,展現自己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Q10:當孩子問我贊不贊成墮胎?

墮胎攸關生命去留,要考慮的範圍很廣,不是贊成或不贊成就能解決。當孩子提問,先澄清問題:是什麼樣情況的墮胎?幾歲的人?再進一步談。

基本原則是讓孩子知道,墮胎對女人的身體傷害很大,聰明的人會保護自己,不落入這兩難處境中。《優生保健法》中也規定,未成年墮胎必須經由父母同意。

進一步跟他討論,這件事是有立場與價值的。例如,有宗教信仰的人通常不會墮胎。很多時候就算你不支持墮胎,但因爲胎兒不健康,或懷孕將對生命發生重大影響(例如未成年仍在就學就懷孕),就必須衡量狀況。

別忘記反問孩子:“你呢?贊成嗎?”討論的時候要像在談別人的事;也讓他知道,無論他贊不贊成,你都支持他的看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