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沒聽錯吧?“過度學習”的孩子才聰明、成績才最好?

我沒聽錯吧?“過度學習”的孩子才聰明、成績才最好?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跟一位前輩和她就讀牛津大學的兒子小聚,聊起教育的話題。在我們看來,她家兒子天資聰穎、性格溫和,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社交能力強,活脫脫一枚“別人家的孩子”。

前幾天,跟一位前輩和她就讀牛津大學的兒子小聚,聊起教育的話題。在我們看來,她家兒子天資聰穎、性格溫和,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社交能力強,活脫脫一枚“別人家的孩子”。

這個小夥子對數學無比癡迷,從被名校點招到就讀牛津數學系,這個愛好也帶給他十足的成就感和一路綠燈的升學通道。“我天資其實一般,班上比我聰明的同學多了去,背古文一兩遍就記住了,我得背好幾遍才行。”小夥子憨厚的笑着說,“我就是對數字感興趣,我媽發現我這個興趣之後,每天作業作對之後,還會固定一段時間引導我練習,時間一長成習慣了,自然成績好。”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過度學習”,是一種讓孩子產生最佳學習效果的方式。

我沒聽錯吧?“過度學習”的孩子才聰明、成績才最好?

什麼是“過度學習”

過度學習理論是由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艾賓浩斯提出的,意思是一個人要掌握所學的知識,要經常通過反覆練習才能得到鞏固。艾賓浩斯作爲記憶與遺忘心理實驗創始人,對這一效應作了最早的實驗研究。他爲測量超過記誦學習所需的過度學習的量,曾以不同的次數讀過幾組16個無意義的音節,結果發現,過度學習材料比剛能回憶的材料保持效果較好,而且其保持效果和原學習的分量大致成比例。

所謂“過度學習”是一箇中性詞,是教育心理學上的術語,一般發生在識記學習和辨別學習中。在識記學習中,還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在完全學會12個單詞後再進行50%至100%過度學習,1天、2天、4天、7天、14天及28天后所進行再學習中測不定期的保持量,顯示出過度學習使保持量增加,過度學習不僅促進了記憶的保持,而且對後面的學習增大了正遷移。在辨別學習中,由於過度學習,使逆轉學習變得容易。

過度學習的成功案例很多,比如華羅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才華並不突出,別人用一天時間學完的東西,他要學好幾天。但是他對此並不抱怨,而是堅持了把問題弄得一清二楚,把需要記住的東西全記下來。奇怪的是,過了一段時間,別人幾天才能學完的東西,他用一天就能學完,而且掌握得比別人更好。在這裏起作用的,也是過度學習效應。

我沒聽錯吧?“過度學習”的孩子才聰明、成績才最好? 第2張

“過度學習”並不是“超度學習”

“過度學習”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後仍繼續識記的記憶,有利於識記材料的保持。但是,“過猶不及”。研究結果表明,適當限度的過度學習比剛能背誦的效果好,但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孩子還會因學習疲勞而發生“報酬遞減”現象,學習的效果就會逐漸下降,出現注意分散、厭倦、疲勞等消極效應。

如何引導孩子做到“過度學習”?

“過度學習”的效果目共睹的,關鍵是要保持一個度。太放鬆或者太緊張都會產生“報酬遞減”的效果。

研究表明,如果把孩子學習某種新知識掌握到當時不出錯的程度作爲100%,那麼要保持這種記憶,需要用相同的注意水平來不斷鞏固。這種鞏固一般保持在學習程度的150%以內爲佳。比如孩子誦讀四次之後可以準確記住一首詩詞,學會之後再學習兩遍效果最好,如果強迫再學習,效果則適得其反,對孩子的身心可能造成危害。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