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棍棒之下出逆子(五)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棍棒之下出逆子(五)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都知道,是希特勒發動了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希特勒爲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性格呢?原因就是希特勒父親對希特勒的教育,是辱罵和毆打!可見,早期教育是多麼的重要!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棍棒之下出逆子(五)

誰發動了二次世界大戰

歷史學家羅伯特·懷特在他的著作《精神變態者之神》中,對希特勒的性格形成進行了極爲深入的分析。希特勒的父親是個嗜酒如命而又性格暴躁的人,他常常在酗酒之後當着孩子的面痛打自己的妻子,希特勒也常常免不了受皮肉之苦。童年的希特勒最主要的情感體驗是焦慮、緊張與殘暴。他似乎生活在永無盡頭的惡夢恐懼之中,形成了既不信任、也不同情,直至仇視人類的個性。本來,他對父親打母親的行爲非常痛恨,可是當他長到15歲時,竟然鬼使神差地對母親使用暴力。這一點與楊傑有些相似,兩人都是在15歲的年齡開始爆發,只不過,楊傑的對象是父親,希特勒的對象是母親。

再後來,希特勒便在世界範圍內大打出手了,他這種不健全的人格使全世界付出了千百萬條生命的代價。所以有人便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是誰發動了二次世界大戰?

就是說,二戰的起緣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希特勒的內在秉性,而他的秉性又來自於他父親的秉性。

同樣,我們也有理由這樣來問:是誰製造了“4·20”大案?是那些直接參與的罪犯呢,還是他們的父母?

  靈魂的逃亡

再比如,另一個名叫張文龍的罪犯,他的父親也像楊傑的父親一樣因爲包庇兒子被判入獄,他也認爲兒子變成這樣沒有做父親的責任,因爲他盡過力了。他舉了兩個例子說明他並不是沒有教育兒子,第一個例子是:小時候張文龍有一次夜不歸宿,被他提起來摔到牆上摔昏;第二個例子是:兒子大一點時到歌廳唱歌,被他打得半個月不能起牀。在他的觀念當中,教育就是打就是罵,而不是說服,更不是溝通。結果,他的兒子小學三年級時就開始逃學,初中沒有畢業就輟學遊蕩,與女孩同居,打架,偷盜,差不多偷遍了鎮上的所有商店。還抹上口紅,戴上耳環、胸罩,以“小姐”身份到歌廳坐檯。他是這樁大案裏年齡最小、心腸最毒的一個,搶炸藥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臨刑時還不到20歲。

還有那個名叫王麗的女孩,她說:我走到今天這一步與我爸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我知道我爸是爲我好,想讓我做個好孩子、好學生。可是他的方法讓我太難接受了,非打即罵不說,爲了監控是不是在外面幹了壞事,常常偷看我的日記。有一次,他發現我在看一本小說很憤怒,一氣之下,不但撕了小說,還撕了作業。

她說她多少次都想對父親大喊,求他把女兒往好裏想。她說自己初中之前一直是個好學生,因爲父親的粗暴,乾脆破罐子破摔。後來有一次,父親打她打得太厲害了,妹妹怕她被打死,向“110”求助,她便趁機逃出家門。

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當家人得知她的消息時,她已進了監獄。王麗說,最讓她感到難受的是審判那天她的母親、妹妹拍打囚車車窗又哭又喊的樣子,她說她一輩子都忘不了那個情景。還有陸文林,有一次被父親吊在房樑上幾乎打死。

這裏面,只有郭永濤的父親在兒子屍體運回去之後總算有所醒悟,他說:我兒子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全都怨我,怨我這個當父親的沒有好脾氣,光知道打,打得孩子事事躲我,不跟我說心裏話。

有一年春節郭永濤回家,他的父親勸他到煤礦上班,郭永濤不同意,他操起一根棍子狠狠打了兒子一頓,這一打郭永濤再也沒回來。

這簡直是在逃亡,是不是?靈魂的逃亡!棍棒之下,這些孩子除了逃亡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所以,楊傑臨刑前,看守所的工作人員要他跟父親見最後一面,他堅決不見,他說這輩子最恨的就是父親,已經好多年不跟他說話了。

難道父親不愛自己的兒子嗎?他是太想讓兒子成才了,但做法錯誤,才把兒子逼成了這樣,逼成了仇人。當他看清大兒子楊傑不再回頭時,絕望之下,又把心思全部用在二兒子楊軍身上。那時候楊軍還很優秀,勤快、節儉、體貼家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兒子他也沒能保住。

有一次,因爲買廁所閥門,他叫楊軍買一種四川出的什麼牌子,楊軍聽賣貨人說這種牌子不如另外一種牌子好,就買了那種。父親不幹了,他認爲兒子沒有聽他的話,就開始大聲辱罵。楊軍一氣之下,搬到廠裏去住。

之後,他又把希望寄託到最後一個兒子——小兒子楊輝身上,那時楊輝正上中學,他發誓要把這個兒子培養成大學生。每天天不亮起牀,給楊輝做早飯,每頓都有荷包蛋。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了好幾年。作爲一個父親,這樣做算是很了不起了,但是,他那種望子成龍的眼神壓得楊輝喘不過氣來,結果學習越來越糟,成績一直排在後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