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健康 >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年紀小的時候,很多不舒服、病痛沒有辦法表達出來;或者一些心機病“僞裝”成麻麻不易察覺的生活常態,等突然大發作的時候再恍然大悟已經爲時已晚。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紅胎記潰爛需要手術切除?
廣東一個小嬰兒出生不久的時候,麻麻偶然間發現她一邊臉上有一粒小小的紅色斑點。

看上去像蚊子叮咬過後的小疙瘩,也就沒有放心上。沒想到幾個月後,這個紅斑長到了黃豆大小。

麻麻趕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確診爲血管瘤。醫生建議治療,但媽媽聽說有的血管瘤會自己消退,又擔心孩子太小治療可能存在副作用,於是決定等寶寶長大些再說。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第2張

半年之後,黃豆大小的紅斑又長大到橄欖大小,還開始潰爛,媽媽擔心影響到孩子顏值,才接受治療。

醫生檢查後卻告訴媽媽,由於寶寶血管瘤惡化,普通治療效果不佳,需要採取手術切除。

醫生表示血管瘤這種疾病剛開始的紅斑神似蚊子咬的小包和紅色胎記,很多粑粑麻麻傻傻分不清楚。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第3張

等病發確診已經晚了一步,又聽說有的血管瘤不需要治療再等下去往往更是一拖再拖。

血管瘤到底是什麼鬼?爲什麼“傳說”可以自行消退又需要手術治療?下面Mommy來科普↓

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

血管瘤,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構成,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大多發生新生兒和嬰兒身上。

1歲寶寶的發病率爲12%,早產寶寶能夠達到23%左右;80%爲單發,20%多發。

多表現爲蚊蟲叮咬狀斑點或針尖大小的紅點,最常生長在寶寶頭頸部,其次是軀幹、四肢。

順便說一句,血管瘤是個在性別上“偏心”的心機病,女寶寶發生的機率是男寶寶的3倍。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第4張

◆血管瘤的類型

1.鮮紅斑痣

又叫毛細血管擴張痣,表現爲一或幾個暗紅色或青紅色斑片,邊緣不整齊,不高出皮面,按壓皮膚會褪色。

頭頸部多見、常在出生時出現,可隨人體長大而增大,發生於枕部及額部或鼻樑部者可自行消退,較大或廣泛的病損常終身持續存在。

2.毛細血管瘤

又名草莓狀痣,表現爲一個或幾個鮮紅色、柔軟、分葉狀腫瘤,按壓皮膚不褪色。

通常不在出生時出現,而是在出生後數週內出現,數月內增大,生長迅速,甚至可達數釐米。

大多在1歲以內長至最大限度,50%左右可自行退化,數年內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綿狀血管瘤

損害較大,皮下圓或不規則形斑,高出皮面,呈結節或分葉狀,邊界不太清楚,質軟而有彈性,多呈淡紫或紫藍色,擠壓後可縮小。

表面皮膚正常或與腫瘤粘連而萎縮。出生時或生後不久發生,好發於頭皮和麪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海綿狀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減少症和紫癜,主要發生於嬰兒,偶見於成人,是一種嚴重類型,約1/4病例死於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惡變。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第5張

◆真的會自行消退?

是的,Mommy先肯定告訴大家,有一部分血管瘤真的能夠不用任何治療自己默默消散。

具體取決於血管瘤的類型、程度、位置和寶寶自身的體質等綜合因素。

嬰幼兒血管瘤包括增生期、穩定期和消退期三個階段。生長期一般在6~8個月之前,8~12個月時進入消退期,並持續到5-10歲。

早早去醫院確診,斑點穩定的寶寶醫生會根據情況判斷寶寶暫時不需要治療,定期觀察就行。

不!是!都!會!開!刀!@所有諱疾忌醫的粑粑麻麻們,別因爲顧忌或者等待直接不去醫院耽誤真正的治療。

血管瘤VS蚊蟲叮咬VS胎記

那麼問題來了,血管瘤初期寶寶剛長出的斑點和蚊蟲叮咬、胎記差不多,怎麼區分辨別呢?

寶寶臉上的“紅胎記”,麻麻你忽視了嗎? 第6張

◆血管瘤VS胎記

醫學上根本沒有紅胎記這個說法,麻麻們常說的“紅胎記”大多都是鮮紅斑痣,屬於血管瘤的一種。

所以,麻麻一旦發現寶寶生來就帶“紅胎記”要第一時間告訴醫生,由醫生判斷屬性和是否需要治療。

PS.大多數的鮮紅斑痣都不需要特殊治療,所以這麼多年被當成了胎記(胎記:爲什麼背鍋的總是我)。

◆血管瘤VS蚊蟲叮咬

1.看表面

血管瘤會隆起於皮膚,且表面不平整,用手按壓會褪色;而蚊蟲叮咬像一個包,按下去不會有變化。

2.看過程

血管瘤有的出生就有,後期出現會隨寶寶身體長大,甚至短時間內增大幾十倍;蚊蟲叮咬一般不會超過豌豆大小。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