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家庭教育中的賞識與批評

家庭教育中的賞識與批評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國着名作家、劇作家巴迪8歲的時候,創作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詩,他興奮地將詩歌拿給父母看。

賞識與批評,就像幫助孩子謹慎把握住方向的小船,這兩個看似極端的評論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愛。

家庭教育中的賞識與批評

案例:

美國着名作家、劇作家巴迪8歲的時候,創作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詩,他興奮地將詩歌拿給父母看。巴迪的母親一念完那首詩就眼睛發亮,高興地嚷着:“巴迪,這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而他的父親則搖搖頭評價說:“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孩子,你還需要繼續努力。”母親的“精彩極了”使巴迪頓感歡欣和鼓舞,可父親的“糟糕透了”卻使巴迪備受打擊,於是他帶着母親的期待和父親的鞭策,奮發努力,一次次寫作、一次次修改,終於創作出大批廣受讚譽的作品。這時,當他再回頭看回自己幼時的“作品”,巴迪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在巴迪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就是這樣常常以“精彩極了”鼓勵他,這成爲他寫作的動力,而父親的“糟糕透了”則時時提醒他注意不斷學習、總結和提高。“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直交織在巴迪耳際,使他能夠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保持人生的平衡。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話語中,其實蘊含着豐富的家庭教育思想。“精彩極了”是肯定、賞識和鼓勵,體現了一個母親對兒子博大的愛;“糟糕透了”是否定、批評和警示,折射出父親理性的思考和嚴謹的態度。賞識和批評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必要元素,在孩子的成長中發揮不同作用,無論缺乏哪一個,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所謂賞識,其實是一種激勵,它要求家長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加以肯定與讚賞,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從而使其不僅有勇於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詹姆斯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後,其能力是激勵之前的3~4倍。因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激勵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賞識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一味地賞識,就可能使教育偏離正常的軌道,出現偏頗和失誤。

首先,賞識能使孩子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內心充滿愉悅感,但是如果對賞識缺乏必要的控制,無原則、無限度地賞識,則會使孩子整日沉浸於孤芳自賞中,滿足於“賞識”提供給他的假象,而對現實中的自我認識不清,缺乏自我完善的動機與行動。

其次,賞識作爲一種激勵手段,發揮其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心理前提就是: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權威的認可和鼓勵,而家長在孩子眼裏恰恰是權威。因此,家長的一味賞識很可能造成這樣一種結果:孩子的努力是爲了獲取家長的賞識,而不是從自己的行動與進步中獲得自我滿足。

巴迪的母親從愛和情感的角度出發,所以認爲那首詩“精彩極了”,這確實給了巴迪極大的信心。而父親的“糟糕透了”,實際是一種批評和否定,若使用不當,則會使孩子產生消極的心理體驗,陷入難過、沮喪、失望、痛苦的情緒狀態。然而,若家長善於批評孩子,懂得適時用批評來規範孩子的人生,批評則會成爲一種智慧,一種勇氣。正確的批評是建立在理性的思考、明智的判斷和對現實的高度警醒基礎之上的,能夠使孩子對現實中的自我有正確認識,對自我發展保持清醒的警戒。父親的“糟糕透了”,雖然當時使巴迪陷入痛苦失望之中,但是幾年以後他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正是有了父親的嚴厲和批評,巴迪才能在寫作中不斷地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完整的家庭教育,既要有人說“精彩極了”,也要有人說“糟糕透了”,這樣才能使孩子把握住人生的方向,揚帆遠航。智慧的父母,您懂得如何說“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嗎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