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長大後才真正爆發,能晚一年晚一年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長大後才真正爆發,能晚一年晚一年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能成爲天才的孩子只有少數部分,大多數過早接受教育的孩子,弊端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出來。

很多人都聽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正是秉承着這句話,許多孕媽們在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就熱衷於上各種胎教課。

等到孩子一出生,等待他的不是無憂無慮的玩耍時光,而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殊不知超前教育帶來的危害是很可怕的。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長大後才真正爆發,能晚一年晚一年

父母缺失的東西,老師補不回來

每一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懷着“贏在起跑線”的信念,他們把孩子送去上各種輔導班、興趣班,期待孩子成爲棟樑之才。然而,孩子越早接受教育,學到的東西真的越多嗎?

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就學會寫字、算數、畫畫,在上小學之後確實會比同齡的孩子更快適應學習。生活中也不乏“天才兒童”的案例,十幾歲就考上名牌大學。

但是,能成爲天才的孩子只有少數部分,大多數過早接受教育的孩子,弊端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出來。

第一,過早接受教育,容易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本應該玩耍的年紀,揹負上學習的壓力,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和牴觸心理,使學業成爲孩子巨大的負擔,更不利於學業的發展。

第二,過早接受教育,容易讓孩子養成自大的性格。當孩子在年齡較小的時候已經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在課堂上就容易高估自己,輕視老師傳授的基礎課程,不專心聽講,久而久之成績就比他人落後。

第三,降低孩子的可塑性。研究證明,孩子在出生之前,大腦神經元的數量要遠遠多於大腦實際需要的數量。隨着年齡的增長,大腦的神經元的聯結也會迅速增長。

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被不斷地灌輸知識,就會導致大腦接收到的信息過於單一,從而降低孩子的可塑性。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長大後才真正爆發,能晚一年晚一年 第2張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

總是想讓孩子“贏”的父母,除了在胎教上面下功夫,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上也暗暗較勁。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早點上幼兒園,可以與社會環境接觸,對以後的發展更好。

也有的父母持反對意見,認爲孩子連話都還聽不懂,上幼兒園只會降低安全感,更不利於教育……那麼,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呢?

通常來說,3-4歲之後上幼兒園是最佳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抵抗力、控制力、專注力和表達能力都到了一定的水平。

3歲之前上幼兒園,大多數孩子還都什麼都不懂,離開親密的家人之後會嚴重缺乏安全感,大哭大鬧,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對孩子本身、父母或者幼兒園其他的小孩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當然,除了要考慮年齡因素,孩子是否到了該上幼兒園的時期,還要看這5個因素。

1、與親人分離的時候,孩子是否出現強烈的焦慮情緒。

具體表現爲哭鬧不止、恐懼、緊張、抑鬱等。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一般適應一星期就好。如果孩子還是長時間出現分離焦慮症,家長就應該考慮是否不應該過早送孩子上幼兒園了。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長大後才真正爆發,能晚一年晚一年 第3張

2、孩子是否掌握日常用語,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吃飯”“上廁所”“肚子餓”“口渴”“太熱”“脫衣服”等,同時也能明白老師的意思。

3、孩子是否能自主控制大小便,自主排泄是孩子上幼兒園必備的能力,因爲在幼兒園老師是以一對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孩子要學會主動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排泄需求。

4、孩子是否有基本的自理能力,穿衣服、喝水、自己吃飯、自己睡覺等基本的自理能力要有。上幼兒園是培養獨立自主能力的過程,如果家長認爲自己的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應該重點培養。

幼兒教育需要注意哪些?

幼兒教育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這個階段是孩子探索世界、加強認知的階段,所以家長、老師應該幫助孩子留下終身受益的習慣。

尤其是要讓孩子學會自食其力,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等。還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早睡早起、看書、少吃零食。同時,大人們應該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瞭解孩子的內心,促進雙方情感的交流。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等長大後才真正爆發,能晚一年晚一年 第4張

隨着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改變,有的家長覺得學校教育缺一不可,把孩子早早送去寄宿學校鍛鍊自立能力。有的家長卻拒絕學校教育,寧願自己在家教孩子文化知識,也讓保持孩子的童心,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你贊成哪一種做法呢?你怎麼看待幼兒教育?

參考資料

[1]《六歲前最該“解鎖”的八大技能 別忽略》.北京青年報.2019-09-24

[2]《被焦慮圍困 幼兒家長如何“解脫”?》.中國教育報.2020-03-15

[3]《幼兒教育不宜小學化》.人民日報.2016-04-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