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踏莎行春色將闌拼音版

踏莎行春色將闌拼音版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踏莎行春色將闌拼音版,這是宋代政治家寇凖寫的一首即景寫閨情的小令,詞中感情委婉有致,真切動人,有很高的藝術技巧。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踏莎行春色將闌拼音版

踏莎行·春色將闌

作者:寇準 朝代:宋代

原文: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卷餘香嫋。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拼音解讀:

chūn sè jiāng lán ,yīng shēng jiàn lǎo 。hóng yīng luò jìn qīng méi xiǎo 。huà táng rén jìng yǔ méng méng ,píng shān bàn juàn yú xiāng niǎo 。mì yuē chén chén ,lí qíng yǎo yǎo 。líng huā chén mǎn yōng jiāng zhào 。yǐ lóu wú yǔ yù xiāo hún ,zhǎng kōng àn dàn lián fāng cǎo 。

翻譯:

春色將盡,鶯聲燕語漸漸不聞,滿地落花堆積,稀疏的青梅斜掛枝頭,眼見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細雨中,一個消瘦的女子靜靜地獨立在畫閣外,眼前的屏風半掩着廳堂,惟見縷縷沉香從屏風後嫋嫋散來,更添了幾分幽幽的心事。

遙想當年依依惜別時的深情約定啊。如今一別經年,依然杳無音訊,可曉得我這份斷腸的思念嗎?妝奩久未開,菱飾塵灰滿,眼下竟然連照鏡的心都懶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欄杆上,心下縱有萬語千言,卻又向誰人說起?惟有無語凝噎,暗自銷魂罷了。天空灰濛濛的,黯然地銜着綿綿不盡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註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

闌(lán):殘,盡,晚。

紅英:紅花。南唐李煜《採桑子》詞:“亭前春逐紅英盡。”

屏山:指屏風。唐溫庭筠《南歌子》詞:“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鴛枕映屏山。”

密約:指男女之間互訴衷情,暗約佳期。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終身之事。

杳(yǎo)杳:深遠無邊際。

菱花:指菱花鏡,亦泛指鏡子。慵(yōng)將照:懶得拿起鏡子來照。慵:懶散。將:拿。

銷魂:形容極度傷心。

踏莎行春色將闌拼音版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所表現的是一個閨中女子在暮春時節,倚樓而望,盼望離人歸來的幽怨情思。全詞語言細膩,深鬱多情,既有全方位的場景描寫,又有細緻入微的景物刻畫,移隋入景,情景交融,描繪了一幅清雅脫俗的仕女相思圖。

上片着力描寫女主人公傷春自憐的孤寂心境。

時序暮春,美好的春景很快就要殘盡,黃鶯的啼聲日漸老澀,再也不是“鶯初學囀尚羞簧”那麼稚嫩清脆、悅耳動聽。先前鬥豔爭妍、繽紛爛縵的紅花,紛紛辭謝枝頭,飄零殆盡。綠葉成陰的梅樹上竟已悄悄結出了小小的青果。這是十分精彩的景物描寫。“鶯聲”“紅英”“青梅”,僅僅三項事物,由於極富春的特徵,足以將無邊春色展示具體。“色”與“聲”,“青”與“紅”,“老”與“小”,對照映襯,生動鮮明,煉字工巧,耐人尋味。“將闌”“漸老”“落盡”而“小”,更是次第分明,動感強烈,春事闌珊的衰殘變化,足以驚心動魄。妙在雖不言情而情自見:春光易逝,無可奈何,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一旦有此感觸,自然也應該是“春色惱人眠不得”(王安石《春夜》)了。

戶外如此觸景生感,華美的廳堂裏一片冷靜,更無伊人相伴,只有迷茫密佈的春雨下個不停,催促春光更快地消逝。畫着山水圖案的精美屏風,半開半掩,可無人有心腸去理睬它。香爐裏燃了許久,即將燃盡的一縷餘香,輕輕飄散,搖盪着,繚繞着,彌散在冷寂的畫堂裏,彷彿幽遠的思緒一樣連綿不絕。“半掩”“濛濛”“嫋”“靜”,用詞精當,刻畫入微,生動地展現出一個華麗精美然而冷落空虛的畫堂環境,巧妙地折射出閨中獨守、百無聊賴的鬱郁情懷、沉沉幽怨,完美地構成了環境與心境的和諧統一。

下片着力抒發女主人公傷別懷遠的深沉離恨。

閨中愈是孤寂,愈加懷念伊人。想當年,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依依惜別,密約歸期,千般叮嚀,萬般囑咐,情意何等深沉。可誰知到如今望不到伊人寄來的音信,盼不見伊人歸來的身影。“沉沉”“杳杳”,巧用疊字,突出離別情思的幽暗深遠與遼闊無際。既然如此,誰還有心情去對鏡梳妝,“菱花塵滿”,細節突出。“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爲容?”(《詩經·衛風·伯兮》)所以聽憑菱花寶鏡積滿了灰塵,也懶心無腸地不去拂拭它了。思念伊人,情不能已,還是再到樓頭去看看罷,說不定能盼望到伊人意外歸來的行旌哩!可是事實無情,依然只有失望,沮喪之餘,啞然無語。但見萬里長空,一片陰沉,恰似閨中的心境;唯有芳草連天接地,一直延伸到伊人所在的遠方。借景抒情,造語自然;芳草懷遠,巧於用典。“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當離情別恨使人傷感至極時,真好像魂魄離體而去一般。悽惋之情,溢於言表;不盡之意,更在言外。

總之,全詞由描寫景物起,又由景渲染情,將暮春時節一位閨中思婦懷念久別愛人的孤寂情懷抒寫得委婉動人。上片寫景,情由景生,景中有情;下片寫情,寄情於景,以景結情。情景交融,意境渾然,於是情經景緯,織成天機雲錦。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