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該不該教孩子幫助陌生人?臺灣專家給出了“攻略”

該不該教孩子幫助陌生人?臺灣專家給出了“攻略”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既是孩子,也是社會的一份子。當近年來各種關於虐童等事件發生時,資訊發達的今天,我們不可能讓孩子與這些新聞絕緣。可是,不是每一個父母都知道如何和孩子就此類話題進行交流,讓其瞭解真相卻不至於對社會心生恐懼,讓其學會保護自己但不至於自我封閉。今天我們分享一下幾位臺灣專業人士給出的“攻略”(3月底臺灣發生駭人聽聞的女童被斬首事件,引起全社會持續的長按與討論),供大家參考。

狀況一:當駭人聽聞的事件發生時,和孩子安全密切相關。爸媽除擔心社會新聞的模仿效應,想提醒孩子保護自己,又怕年幼孩子產生過大恐懼。若選擇不溝通社會黑暗面,孩子到學校,不確定會從同學中聽到什麼訊息?家長該怎麼掌握分寸?

與其擔心孩子接收到什麼訊息,爸媽可更積極將社會新聞轉成活教材。以下是陪伴孩子及親子溝通的要點:
家長先安定,家長不慌、孩子纔不怕。家長毋須揣測孩子聽到什麼,只要做好心理準備,包括安撫自己焦慮情緒、沙盤推演如何和孩子談論,以從容態度關心孩子對事件的瞭解,如:你知道最近有壞人進入學校傷害小朋友嗎?有此破題,便能進行談論。

溝通技巧:討論事實,不要傳達偏見。當驚悚的社會事件發生時,人們爲了安撫內心的恐懼,並想快速找回掌控感,各式臆測紛紛出爐,企圖快速破解事件。然而透過醜化、標籤、激化所形成的偏見,反而造成對社會的扭曲,如:社會藏着很多“殺人魔”、玩電玩的人都心理變態……這種誇大式及以偏概全的想法,會使低年級孩子對世界產生錯誤判斷,對人感到不安與不信任。因此,更好的做法是對孩子傳遞客觀事實,如此才能獲得安全感,並重新產生掌控感,家長可與孩子溝通四個重點:
1. 發生什麼事?針對事件過度的報導,會催化孩子不必要的聯想及恐慌,因此切勿針對細節進行過多描述,如:割幾刀、流多少血等。倘若孩子主動提及相關情節,家長可選擇性提供訊息,引導孩子解開疑懼,同時務必關心他的感受。

2. 發生率有多少?災難式的誇大說法,會讓孩子誤認爲:這類事件常發生。家長可用孩子能瞭解的經驗,去理解事情發生率,如:從過去到現在,它的發生比起路上車禍的發生機率少很多。

3. 爲何會發生?幫助他了解壞人的困境,如:他沒有朋友、不快樂,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也不會找人求助,所以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他的頭腦生病了,最後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這是情緒和心理教育,幫助孩子從中學到:快樂是需要學習,也是可學習的;情緒是需要被照顧,父母可成爲他情緒的聆聽者。

4. 怎麼保護自己?我相信父母在事件發生前,就在教孩子保護自己。因此,社會案件爆發後,只要再增添少許注意事項即可。此外,告知孩子,社會透過這些事件,會積極改善,一切會以孩子安全爲重,如:加強學校安全防護等。(莫茲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該不該教孩子幫助陌生人?臺灣專家給出了“攻略”


狀況二:發生校園事件後,我重新提醒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不要靠近陌生人”。但孩子問我:陌生人需要幫助怎麼辦?我們不是應該幫助別人嗎?我該如何回答他?

樂於助人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小朋友,每個孩子因爲從小幫爸爸、媽媽的忙,所以得到讚賞與鼓勵,因此孩子的大腦自然裝着”助人爲快樂之本“的道理。遇到有人需要協助,孩子總會自然而然的伸出援手,然而面對紛亂多變的社會情勢,孩子的好心好意反而容易招致自己的危難。要孩子辨別誰是好的陌生人、誰是壞的陌生人,的確是件困難的事,我的答案是:當然要幫!但是不需要你自己去做!

孩子遇到的狀況可能包括路上陌生人跟孩子問路,並且請求孩子帶他前往,孩子認爲順路、或只是走一段路沒有關係,卻可能走入無人的小巷招致危險。我請孩子遇到這樣的狀況,可以請對方尋求警察局、便利商店的協助,甚至拉住身邊其他路人請求協助,千萬別覺得小事一件就輕易協助。請孩子想想,在當下他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是該快點回家?還是立刻前往安親班?別因爲助人而耽誤了自己該做的事;如果陌生人硬要孩子協助,甚至拉住了孩子,這時候必須請孩子盡情的大叫,儘量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另一個狀況可能是遇到了“路倒病人”或可憐的人,請求孩子協助,甚至請孩子捐助費用。同樣的,請孩子找大人協助,別認爲只是小錢而導致錢財露白,造成對方勒索、搶劫,甚至是綁架。

“保護自己、幫助別人”是遇到陌生人需要協助時的原則,但幫助別人並不需要完全親力親爲,因此要讓孩子瞭解“助人之心一定要有,但助人方法有很多種”,遇到了就應該立刻尋求其他大人協助,然後報告老師及家長,而我們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學到正確的助人方法,這樣才能不耽誤助人時機,又可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張旭鎧,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職能治療師)

該不該教孩子幫助陌生人?臺灣專家給出了“攻略” 第2張

狀況三:伴隨社會新聞擴散,相關爭議性討論滿天飛,如反對和贊成者對立的“是否廢除死刑”?處於青春期的八年級的兒子也很熱衷,問我是否贊同死刑?我該怎麼回答?
關於親子之間對於死刑存廢的議題討論,先避免陷入非黑即白、不是支持就是反對的對立拉扯。而是透過“死刑存廢”這扇窗,和孩子彼此延伸出對於生命的長按、自我價值的澄清、對於事物的理性思考,及對人性的細膩同理與感受。

肯定對社會議題的長按。當家中八年級的孩子,熱衷於死刑存廢的議題,主動探詢你對於死刑存廢的看法時,我想這是相當值得給予肯定的事。讓孩子瞭解自己與社會裏的人事物,彼此都存在着生命的關聯性。

澄清彼此對死刑的認識。當孩子提出“爲什麼會有死刑”,我想在你回答之前,可以先聽聽孩子在現階段的知識與概念下,他自己對於死刑有什麼看法與認識。或者你也可以與孩子共同上網搜尋,在不同的國情、宗教、社會、法律制度以及歷史演變等情況下,各國對於死刑的態度與做法。當然,最後則迴歸到在我們自己身處的環境中,彼此如何看待死刑的存廢與否。

對於生命的思考與延伸。我想你可以引導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同理受害人與家屬的心理感受,及思索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承擔。思考誰擁有權利寬恕加害人?是否一定要寬恕?寬恕到何種程度?以什麼方式進行寬恕?同時,關於正義的伸張,爲誰伸張?誰來伸張?將以何種方式展現?到底是維護誰的人權?維護的程度?以及是怎樣的成長過程及生命經驗,使加害人走到眼前的道路盡頭等。

死刑存廢對切身的意義。你可以試着和孩子分享,也試着傾聽青春期的他,如何表達死刑存廢對於自己的意義,及對未來所處生活的關聯性與影響。同時,嘗試感受自己是如何隨者不同的想法,在心中發酵出複雜的情緒。無論是對於受害人的傷心、難過、悲傷、不捨,或對於加害人的憤怒、生氣、憤恨、痛恨。

學習對歧見的相互尊重。面對孩子詢問爸媽是否贊同死刑?試着先讓自己可能存在的強烈情緒沉澱,再嘗試將自己的思考脈絡,仔細的分析給孩子聽。但提醒自己,不強迫把自己的想法加諸在孩子的思考上。同時,和孩子一同學習對於歧見的尊重──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至於支不支持、認不認同則彼此尊重,不惡言相向。(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臨牀心理師)

該不該教孩子幫助陌生人?臺灣專家給出了“攻略” 第3張


說到底,我們有保護孩子的義務,但他更有了解社會和真相的權利。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其實可以隨時隨地開始。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