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走進西部手抄報圖片

走進西部手抄報圖片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抄報一:中國西部基本介紹


從地理角度看,中國西部由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成。從經濟角度看,西部又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州。

由於目前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隨着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提出,這個概念漸漸明晰。按西部大開發計劃既定以及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協調的範圍,西部由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和廣西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構成。

"10+2+2"是西部地區最新定義,所謂的“10”即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和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謂的“2”分別即爲內蒙古、廣西2個自治區;以及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州。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地質複雜,人口稀少,經濟落後,交通閉塞,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但由於生態環境脆弱和開發難度較高等條件的制約,西部地區面臨開發和保護相對失衡的局面。

西部地區土地面積約69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71%;目前有人口約3.9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

區域簡介

(1)和東部相對應的地方。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峯在這裏。 例如中國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範圍最廣的,它在世界上排第一。

(2)特指中國西部地區。中國按東西方向可以劃分爲東部和西部或東、中、西三個部分。

中國西部地區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包括中國的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地域遼闊,除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等少數精華部分外,其餘地區人口較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佈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多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 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60%,石油佔45%,天然氣佔53%。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 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

新中國成立6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爲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爲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爲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有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也有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青藏鐵路。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不僅有許多歷史文化,還有美麗的大草原,如今也因爲這些美麗的景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世界稱讚,獲得不少的榮譽。西部開發地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廣西、雲南、貴州、重慶、西藏、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

走進西部手抄報圖片

手抄報二:西部開發歷史

西漢

翻開歷史畫軸,中國漢、唐、元、清幾朝政府,均對西部尤其是如今的新疆、西藏地區進行過大規模的開發活動。追蹤先輩開拓者的足跡作一番歷史的巡遊,將給我們今天的西部開發帶來一些啓示。

張騫出使西域

西漢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它是中西交通開拓的標誌,建立了漢朝與西域諸國的直接聯繫,也揭開了中國政府開發和治理新疆地區的序幕。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的西域設置“都護”,完成了對西域的統一。在此前後,西漢王朝爲開發和治理新疆地區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

屯懇戍邊。組織漢族軍民進入西域地區實施屯墾、守衛邊疆,是漢代經營西域的一項基本政策。據史料記載,西漢開發西域地區的100多年時間裏,屯田軍民共開荒50餘萬畝,不但解決了軍糧問題,而且引入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生產方式,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駐紮軍隊,修建國防及交通設施。爲保證西部邊境的安全和“絲綢之路”的暢通,西漢政府在西域各商道上修築了許多城堡和連綿不斷的烽隧亭障,並部署軍隊戍守,兼管西域的交通。

因俗而治,實施寬鬆的民族政策。與匈奴奴隸主對西域各國橫徵暴斂相比,西漢朝廷實施了寬撫政策,基本上不向當地各族人民徵收賦稅。

西漢王朝對西域地區的開發治理,爲祖國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和新疆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代

唐代西部開發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範圍上看,以往的開發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區,而唐代在西域共建立了11個大的屯墾區,幾乎遍佈今天新疆的各個地區。從時間上看,唐朝在新疆的開發延續了161年,爲以往任何朝代所不及。從人數上看,西漢時期新疆地區屯田軍隊約2萬人,此後歷朝都只有數千人,而唐代新疆的屯田官兵達到5萬餘人。唐朝開發新疆地區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特點:

一是建立了十分完善的軍政管理機構。這不僅保證了中央政令的貫徹實施,也有利於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着眼於綜合開發,使各方面建設相輔相成。因地制宜,既然推行屯田制,又對招募的屯民實行租佃制和分成制。軍事上推行兵農合一的府兵制,使駐軍很好地擔負起屯墾戍邊的雙重職責;三是尊重各民族的權益,不搞民族歧視。正是以上這些措施和政策,使新疆地區的開發在唐代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元朝

元朝統治者對西部的開發和治理,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西域實施全方位的經濟開發。在農業方面,實行軍屯、民屯,開墾荒地達150萬畝;手工業方面,設立了行業管理機構,促進了冶煉業、織染業的發展;交通方面,先後設立驛站60多所,保證了中央號令的暢通無阻和西域軍情的快速傳遞;金融方面,統一了西域貨幣,促進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賦稅方面,實行薄賦政策,限制官吏的盤剝,減輕人民的負擔;重用少數民族人才。西部人才得到元朝中央政府的重視和重用,這一時期畏兀爾族(今維吾爾族)中出現了一大批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

清朝

清朝統治者,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幾代皇帝,均將維繫和開發西部提到攸關社稷安危的高度加以重視,從而迎來了歷史上西部開發的又一個高潮。

在國防建設方面,清朝於重要戰略方向和地域設立城堡,沿邊關隘、山口設置卡倫(哨所),在交通要道建立驛站、軍臺、西部形成較完善的防禦和通訊系統。

在經濟方面,清政府將開發的重點放在新疆地區,以軍屯、民屯、犯屯等形式大規模開發荒地,發展農業經濟。據統計,從1716年至1911年,清朝官方在新疆建立的墾區達24個,投入勞力12.67萬人,開墾荒地301.9萬畝,無論從時間還是規模、效益來講,均爲歷朝歷代之最。清朝還十分重視在新疆地區發展商業,重點發展官方商業,同時積極發展民間商業,以低關稅政策吸引外商到新疆從事貿易,並撤除傳統關卡,鼓勵新疆商人到內地經商。

走進西部手抄報圖片 第2張


手抄報三:中國西部戰略意義

①中國西部是什麼概念?中國西部通常是指黃河與秦嶺相連一線以西,包括我國西北和西南的12個省市、自治區。這片廣袤的土地面積爲68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72%;人口3.6億,佔全國總人口的27%。

②中國西部是華夏文明的源頭。華夏祖先的腳步是順着水邊走的。長江上游出土過元謀人牙齒化石,距今約170萬年;黃河中游出土過藍田人頭蓋骨;距今約70萬年。這兩處古人類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約50萬年)的資格更老。

③中國西部地區不僅有廣闊的地域和悠久的歷史,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

④中國西部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秦皇漢武以後,東西方文化在這裏交匯融合,從而有了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聲,佛隴深寺的暮鼓晨鐘。甘肅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蹟,它在繼承漢晉藝術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恢宏氣度,展現出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重慶大足石刻、武隆、金佛山、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遺址、廣漢三星堆、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新疆天山、西藏布達拉宮、寧夏西夏王陵、樓蘭古國等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同樣爲世界所矚目,成爲中華文化重要的象徵。

⑤中國西部地區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發祥地。重慶紅巖村、四川華鎣山、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革命聖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傳統。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成爲革命文藝發展的一面旗幟。延安的"魯迅美術學院"在短短的幾年裏,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藝術家和文藝理論家……這些寶貴的財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堅實基礎。

⑥中國西部地區又是我國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這裏生活着50多個少數民族,幾乎包括了我國所有的少數民族。在一些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落後和交通的閉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貧困,卻也使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遠時代的藝術品種,成爲珍貴的"活化石",如川劇、蜀繡、蜀錦、納西古樂、戲曲、剪紙、刺繡、巖畫等民間藝術和宗教藝術。它們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猶如一個巨大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寶庫。

⑦中國西部地區擁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充分重視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加強對它們的搶救、保護、涵養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間文化生態環境,爲推進西部大開發作出貢獻。

走進西部手抄報圖片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