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育兒寶典 >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細小事物敏感期特徵 細微事物敏感期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細小事物敏感期特徵 細微事物敏感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細小事物敏感期特徵 細微事物敏感期

什麼是細微事物敏感期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箇中的奧祕。進入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的寶寶會突然對一些細小的東西產生興趣,比如土裏的小昆蟲、衣服上的細小圖案、地上的菸頭等產生興趣。

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讓大人不理解的幼小動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裏插,或是擺弄着花手絹怎麼看也不煩。大人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祕。

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爲的時候,父母不要因爲怕髒或者其他原因而限制他的行爲,相反,要引導他好好探究,幫助他養成敏銳的觀察力。

孩子細微事物敏感期出現的時間

當孩子捏着小線頭、頭髮絲在手裏玩耍,甚至往嘴裏塞的時候;當孩子遍地撿拾菸頭、沾滿泥巴的小樹枝、小石子,並把它們當寶貝收藏的時候;當孩子對那些小孔小洞非常敏感,經常不厭其煩地去摳它們的時候,那就說明他已經處在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了。面對孩子的這些癖好,估計很多家長多少都有些受不了,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要阻止他,畢竟,那些東西可能看起來很髒,或者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危險。不過,如果利用好了,這個階段也正是培養孩子敏銳觀察力、比較能力的大好時期。

一般來講,在1歲半到2歲左右,孩子開始進入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這一敏感期一直會持續到4歲。當然,不同的個體之間可能會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一旦發現孩子有了上述行爲,我們就可以着手給他一些必要的支持,協助他更好地發展。

孩子的耳朵、眼睛、嘴、鼻子、手上都蘊藏着巨大的探索的能量,他們在進入對細微事物敏感期的時候,是培養他的觀察力的最佳時期。一旦觀察成爲了一種習慣,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所有能力都會日新月異。

孩子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表現

孩子在1歲半到4歲時會有一個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使孩子掌握事物的細節,但這不意味着孩子總是這樣的,一些成人想當然地認爲關注細微事物是孩子所有時期的特徵,這是把一種敏感期“泛化”地理解。其實,同一個敏感期中兒童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一顆綠豆大小的石頭粒、一根細細短短的小線頭、一片指甲蓋大的小紙屑,絲毫不會引起我們成人的注意,可是它們卻都是吸引孩子們的好東西。孩子就是在這些東西上,探索和發展着他們的觸覺和視覺能力。

1歲到1歲半左右,是孩子能夠將手的活動和整個身體的平衡聯繫起來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腿是孩子的運輸工具,把孩子從這裏帶到那裏,而手就用來探索和工作。隨着手和身體平衡的發展,孩子的手和腿都開始有力量了,他們的活動開始變得靈活起來。對孩子來講,觀察和抓、捏細小東西本身,就是在發展他們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而這就給以後發展他們的精細動作打下了基礎。

孩子在細微事物敏感期的具體表現

1、在室外,關注螞蟻、小豆子、小花瓣、小石子等等。

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孩子蹲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眼睛只盯着地上爬來爬去的小螞蟻;或者看到地上的小石子,孩子就會跑過去一個一個地撿起來。孩子的這些舉動在父母看來也許會覺得很無所謂,螞蟻有什麼好看的?小石子有什麼意思?但孩子的心裏卻完全不這麼想,在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中,他對這些小東西都會有莫大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要經歷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裏,越是微小的東西越能引起他的興趣。而有時候這個時期被某種因素耽擱之後,它的發生時期還有可能會推後。在這一時期內,小螞蟻、小石子、小豆子、小野花等微小的東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無比神奇,且又充滿無限樂趣的。尤其是小螞蟻,孩子會用各種方式來表現他對觀察螞蟻的熱情。

所以,父母這時候要放平心態,不要因爲孩子觀察螞蟻而覺得那沒有意義,也不要因爲他數小花瓣而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這種對微小事物的細心觀察,將對孩子心理的發展以及觀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

2、在室內,關注小線頭、頭髮絲、紙屑等等。

孩子在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裏,在室內還會關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比如小線頭、頭髮絲、紙屑,等等。他會捏起一個小線頭轉手又扔掉,或者是攢在一起,也會盯着一些碎紙屑不放。

小線頭、小紙屑,甚至是細小的頭髮絲,這些東西在父母看來完全就是要歸入垃圾的行列裏的。但當孩子處於關注細小事物敏感期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是他的寶貝。

孩子的內心世界很獨特,父母要知道,對小東西的格外注意其實也就是他觀察能力的開端。所以,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父母自己也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這種有意識地對他觀察能力的培養,可以使他將來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父母幫助孩子度過細微事物敏感期

在細微事物敏感期裏,那些細小的事物在孩子的眼裏是無比新奇的,總能給他帶來數不盡的樂趣。這種對細小事物的觀察其實也是孩子觀察能力的開端。因此在這個時期,父母要理解孩子,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對細小事物的關注,並且要有足夠耐心去欣賞孩子的可愛舉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的觀察力得到提升。

1、給孩子創造適當的觀察機會

父母可以爲孩子創造觀察的機會,比如帶他一起尋找路邊的小螞蟻洞,並陪着他一起觀察。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可以給孩子做一些講解,讓他既能體會到觀察的樂趣,還能從中學到知識。

當然,父母創造的這個機會也有要求,就是要保證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不要讓他在車輛經過的路邊等地方觀察,也要適當控制他的觀察的時間,否則就會對他的身體形成傷害。

2、彆強行打擾孩子的“觀察工作”。

孩子的觀察在他自己看來,其實也是一種“工作”,一種值得他聚精會神去做的“工作”。但有許多父母卻會在孩子觀察某些東西的時候,直接就來打擾他,甚至是阻止他。父母在阻止過程中的訓斥、威嚇,也許會對他的心理產生消極的影響。

所以,父母不要強行打擾孩子的這種“觀察工作”,完全可以給他一些時間,最後讓他自己主動離開。不要去破壞他的認識過程,因爲這也是在培養孩子專注的品質。

3、不要強制性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有的父母有這樣的認識:既然觀察細小的事物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那就直接將許多小東西擺在他面前,一個一個讓他認好了。這樣的方法就是在強制性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這種方法,並不一定會引起他的興趣。因爲孩子都是先對某一個小事物產生了興趣,之後纔會積極地去認知這一事物。

4、多帶孩子進入大自然,讓他自己去觀察。

對於剛剛開始認識世界的孩子來說,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師。所以,父母可以多帶孩子進入大自然,去親身體會並觀察事物。

在讓孩子接觸自然的時候,父母不要提前就給他設定一個目標,也不用一定要讓他去認識什麼,這樣就會阻礙他體驗大自然的樂趣。父母要明白,在這一敏感期的孩子,只願意去觀察他感興趣的事物,所以父母的“針對性教學”也要以孩子的興趣爲主。

5、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

當孩子對一些小東西格外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去收集。有時候父母會很不理解孩子的這種收集行爲,因爲他收集的東西既沒有收藏價值也沒有學習意義。

其實,孩子的這種收集行爲只是他心智發展的需要。因爲他感覺到自己的弱小,但卻又無法改變這一事實,於是他就會關注一些和自己同樣弱小的事物,甚至會把愛轉移到這些事物上來。遇到這種時候,父母不要隨便就丟掉孩子的這些小收集品,可以給他找一個小盒子讓他專門存放,以此來保護他的這種行爲和心理。

6、可以爲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兒。

像小線頭、小紙屑等一類東西對孩子來說是不具有什麼危險性的,而孩子又對它們這怎麼感興趣,所以父母可以爲他創造一些類似的小玩意兒,讓他自由地去玩耍。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這樣一來,孩子既體會到了快樂,也更加深了親子間的感情。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