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從家訓領悟現代家教的創新

從家訓領悟現代家教的創新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國情,和屬於自身家庭的教育。從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內容來看,在現代的我們應該如何秉承傳統,不斷創新,爲教育孩子作出貢獻呢?

從家訓領悟現代家教的創新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以重視家庭教育著稱,家庭教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和浩如煙海的家庭教育文獻,這些家庭教育的經驗和文獻經過漫長曆史演化,早已從一家一族的訓示,繁衍成爲全社會乃至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而其中滲透着的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仍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學術界對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基本觀念如孝、仁、禮等和家庭內部倫理關係及道德教育的當代價值做過許多較全面深刻的論述,但從方法論的角度系統整理古代家庭教育本身價值和功能的論著不多。本文擬重點從古代家庭典籍和文獻的整理中透視家庭教育本身內在的價值。

家訓是我國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種文獻形式,是我國古代歷代家長爲了教育子女而專門撰寫的訓誡、家規、家書等,這些家訓往往濃縮作者豐富的人生體驗,飽含深厚的愛子之情,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教育意義。

家訓這種形式在我國曆史悠久,其著述形式和文體樣式,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形成著名的“疇人之學”,即家庭世世相傳的學問。西周時期“帝王之學”鼎盛,周公輔佐並教導成王就是一例。這時的家訓主要以口頭訓誡、遺書、家書等形式爲主,由後人記載而流傳。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的出現,標誌着我國家庭教育理論的成熟和具有獨立形態的家庭教育文獻形式的出現。在家庭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經過短暫的沉寂,到宋代達到繁榮。宋代家庭教育不僅文獻和資料數量多,而且在家庭教育理論和思想上也有新的發展。如司馬光的“家範”及其它一些家庭教育著作,對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和思想做了系統總結,並提出了更完備的以封建倫理道德爲中心的家庭教育體系。袁採的《袁氏世範》及其它一些著作繼承了顏之推家庭教育思想成果,形成獨具特色的袁氏家訓。

四庫全書總目稱《袁氏世範》爲“顏氏家訓之亞'”陸游的《放翁家訓》,利用詩歌形式進行家庭教育,把唐代的教子詩推向新的境界,他的教子愛國報國和勸子學習的詩篇更是膾炙人口的教子詩文精品。此外,以范仲淹爲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理論,以葉夢得爲代表的中層官僚的治生思想,以歐陽修、三蘇爲代表的文學家羣體的家庭教育詩文,以朱熹、二程爲代表的理學家羣體的家庭教育理論,以錢乙爲代表科學家羣體的科技家教,以《鄭氏規範》爲代表的中下層地主家庭的家庭教育實踐等等,都對後世產生了廣泛影響。明清時期是我國家庭教育廣泛推廣的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大力倡導,家庭教育在廣大老百姓中廣泛傳播,形成家庭教育的空前繁榮局面。

綜觀我國家庭文獻發展歷史,我國傳統家庭教育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是種類繁多,包括有帝王家教、高層官僚地主家教、中下層地主家教、士大夫和名儒的家教、科學家和文學家的家教等,各階層家教雖然以儒家倫理爲主導思想,但其側重點不同,因而表現出家教的內容也各具特色;

二是多元推進,我國家庭教育在發展中,表現爲多元推進的演繹過程,從宏觀上有一個從萌芽到初步形成、逐步成熟,再到廣泛推廣的過程。從家庭教育內容上看,也有一個從帝王家庭教育、官僚貴族家庭教育、士大夫階層家庭教育,再到中下層官僚、地主家庭教育,最後廣泛推廣到老百姓家庭教育的過程。從家庭教育文獻形式來看,有一個從經書,到家訓、家範、家書,再到格言、家規的過程,逐漸走向大衆化和平民化;

三是理論系統,在我國,家庭教育理論雖奠基於先秦諸子,但作爲家庭教育理論的完善形態,當首推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顏之推系統總結了前人家庭教育理論成果,提出了教子論、學習論、修身論和治家論,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一些理論和範疇,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論。

宋代司馬光繼承和發展了顏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從治家、祖、父、子上、子下、女、孫、伯叔父、侄、兄弟、姑姊妹、夫、妻上、妻下、舅甥、舅姑、婦、妾、乳母'等分篇情況,可知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封建倫理關係、治家方法、子弟身心修養和爲人處世的道理,堪爲家書中集大成者。

而明清之際朱用純的《治家格言》,僅625個字,但內涵十分豐富,概括了治家、理財、讀書、做人、處世等基本準則和基本要求,其語言多采取格言警句形式,琅琅上口,因而廣爲流傳,是家庭教育廣泛推廣時期的家庭教育理論的典範。

  這三部家庭教育文獻分別代表三個不同時期家庭教育理論的最高成就;

四是文獻豐富,自從顏之推創立家訓這種家庭文獻教育形式以來,家訓就成爲家庭教育的基本文獻形式,“古今家訓,以此爲祖”,是對《顏氏家訓》最好的評價。我國曆史上家訓十分豐富,《中國叢書綜錄》所錄的家訓有++2種。《四庫全書》和《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中收錄家訓+3+篇,是南宋以前的家訓總彙大觀。清代修訂的大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中《家範典》達++1卷,共分.+部,各又再分/類,輯錄了先秦至清初的大量家訓資料"我國許多成功官吏、學者、商人乃至平民百姓家中,都藏有一部傳世家訓,後世子孫常常溫習,作爲自己人生道路指南"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這種特殊的文獻形式,是我們祖先對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結晶,因此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通過分析總結各類《家訓》,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古代在長期家庭教育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國一體的優良傳統,我國古代之所以提出家國一體的觀念,是同儒家關於個人、家庭、國家三者關係的理論分不開的,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思想。

這一思想明確了修身、提高自己素質、逐步安人(包括朋友、九族)、安定社會的思想,孟子從家庭內部關係出發。提出“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說明當家長的首先必須以身作則。纔能有教子女的威信。進而引申出自身、家庭與國家天下的關係問題,“人恆有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學》對這一思想作了經典式的概括。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身修而後齊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的家國一體的教育理論。明確闡明瞭家庭教育與國家社會的關係,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我國形成重視家庭教育和把家國作爲一體的優良傳統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家國一體的觀念到了宋代以後表現得更爲集中。宋代大學者司馬光總結了歷代家庭教育的經驗和教訓。強調齊家爲治國之本,家庭教育搞不好,就無法教好別人,“其爲父子兄弟足法。而民法之也,此所謂治國在齊其家”。即你的言行只有打動自己的家人,使家人效仿,才談得上影響其它人,再進一步提出治國與治家相通之處,如家長能慈,到社會上便能以慈待人,子弟能孝,到朝廷中便移孝爲忠,只要人人能盡忠孝。也就能“定天下了”,這就比較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家國一體的傳統。

  二、德教爲先的優良傳統。

中國古代社會是以倫理爲本的社會,而人的道德素質首先在家庭中形成。只有在家庭中受到正確的教育。養成良好的素質。才能成爲社會的好成員,孔子是德教的大力倡導者。在《孝經》中。孔子提出“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因和睦,上下無怨。”“至德要道”是什麼呢?孔子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論語》中,孔子更是把“孝悌”當成“仁”之根本,“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充分體現了德教爲先的思想。

首先,體現在古代帝王的家訓上,統治階級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實現長治久安,十分注重對自己子女尤其是太子的培養,如西周時期,周初最高統治者總結前代覆滅的教訓,就提出“敬德保民”的家庭教育思想,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學家們,更把德教看做是治國的首要任務。提出“德教爲先”的思想。認爲治理國家要靠德教和刑法兩手。兩者相較德教優於刑法。以此提出了“先德後刑”的思想。強調“以德服人”。因而,在帝王家庭教育中,統治階級無不把爲人君的道德教育作爲帝王家庭教育的重點。

其次,表現在士大夫階層和貴族的家訓家範上,如從西周起,貴族家庭就有一系列德育內容納入家庭教育,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讓、誠實等,孔子以仁和禮爲基礎的家庭教育。孟子主張家庭教育中理想人格的教育,到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中提出知足守廉的觀點。宋代司馬光在《家範》中開篇就提出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所以他提出“治家莫如禮”,通過禮的規範,達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即達到封建社會所需要的倫理道德。

其三,表現在下層老百姓家訓、家規、族規上,如我國流傳甚廣的《增廣賢文》中,就含有大量抑惡揚善、勤儉治家、積德助人、與人爲善、見利思義等思想和內容,朱用純《治家格言》把老百姓治家的格言,如起居有常、勤儉持家、生活樸實、教子有方、勿貪便宜、忠厚治家、孝敬父母、嫁娶不慕富貴等,用家訓、家規的形式加以鞏固,以教育後代。而各家族形成的族規則更強調倫理規範的作用,把它作爲治理全族人共同的道德標準和行爲準則,這也是明清時期注重家庭的社會功能,利用家庭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和統治的結果。

  三、注重人格培養的優良傳統。

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視良好品格的培養,孟子十分注重家庭教育理想人格的塑造。提出了他推崇的理想人格“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諸葛亮的《誡子訓》提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從此,追求理想人格就成爲中國士大夫階層共同的人生追求,也是家庭家風教育和對子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注重人格培養的傳統。集中表現在家風建設特別是爲官清廉的清白家風上,我國古代爲官清正廉潔,注重培養子孫清白家風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漢代楊震爲官清廉,有一次途經昌邑,縣令王密爲報答他的知遇之恩,夜裏特地帶了十斤黃金去送給楊震,楊震見了,很生氣地責問:“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楊震因不受私謁,生活清苦,子孫常吃蔬菜,出門則步行,當時有一些故舊長者常勸楊震爲子孫置辦產業,楊震回答說:“使後世稱爲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魏晉南北朝時期徐勉進一步從遺子以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關係,闡述了清白傳家的思想,據《梁書徐勉》記載,徐勉“雖居顯位,不營產業,家無蓄積,俸祿分贍親族之窮乏者。門人故舊或從客致言,勉乃答曰:‘人遺子孫以財,我遺之以清白,子孫才也,則自致輜,如其不才,終爲他有。’”他認爲,家長的榜樣作用看似無形,但卻實實在在地存在着,對子孫起着深刻影響,而物質財富畢竟是有限的,並且這種財富還不一定永遠爲子孫所擁有,這就是後人所謂“遺子黃金滿,不如一經”的由來,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當代,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鈞將軍在世時,曾有這樣家訓“子孫不如我,要錢做什麼,子孫強於我,要錢做什麼”。

  四、勸學勉學的優良傳統。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古代關於教子勸學勉學的格言、傳說故事、家書家訓更是不可勝數,僅從我國古代流傳甚廣、影響頗大的《三字經》來看,其中就列舉了78多個勸學、勤學、勵學的故事來勉勵孩子學習,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這些故事,通過《三字經》琅琅上口的傳頌,使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宋代汪洙曾專門作“神童詩”7首,勸勉孩子從小立志,苦讀自強,將來光宗耀祖,做一番大事業,其中94篇勸學詩真是繪形繪色,具有很強的鼓動性,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乃身上寶,儒爲席上珍,君看爲宰相,必用讀書人”這些詩語,其中雖滲透着封建地主階級的人生觀,不可取,但它們確實把讀書的好處闡發得淋漓盡致,表明作者勸學的良苦用心。

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勸學勉學的傳統廣泛體現在家訓和家規中,如在《顏氏家訓》中,就有專門一節“勉學”:“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爲一藝,得以自資。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讀書之人自羲農以來,宇宙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不能隱也”。顏之推歷仕四朝,始終靠自己的才學立足於亂世,他親眼目睹了樑代士大夫子弟因不學無術造成可悲的局面,因此,深感學習的重要性,提出“積財千金,不如薄技在身”的思想和勤、精、博、虛、實的學習方法,正是由於家庭、社會廣泛重視學習,形成了中華民族知書達禮的優良傳統和學風。

  六、注重早期教育的優良傳統。

我國古代十分注重早期教育,且形成優良傳統,這可以從我國古代十分重視胎教,並形成成熟的胎教理論與方法得到證明。我國早期胎教理論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統治階層爲了“使太子正而天下定,當太子在胎中時就開始進行教育,認爲”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肖之,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而漢代賈誼更把胎教的時間推前到選擇婚娶對象,他認爲婚嫁要選擇有道德的人,“必擇孝悌,世世有行義者,如是則子孫慈孝,不敢淫暴,黨無不善,三族輔之。”在〈顏氏家訓〉中,顏之推也充分論述了胎教方法,他說“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色滋味,以禮節之”。我國古代胎教理論後與醫學結合起來,形成了較爲完備的胎教理論。

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注重早期教育優良傳統還體現在家訓、家規、家書上,如〈顏氏家訓〉中,顏之推結合自己成長曆程,告誡子孫“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並深有感觸地說“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並說,“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遊,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宋代程顥、程頤也非常重視早期教育,他們說“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故善養子者,當其嬰孩,鞠之使得所養,全其和氣,乃至長而性美。”清代張英在〈聰訓齋語〉中更是告誡兒子,&,歲以前所讀之書與&,歲以後所讀之書迥異,.幼年知識未開,天真純固,所讀者,雖久不溫習,偶爾提起,尚可數行成誦“若壯年所讀,經月則忘,必不能持久”。中華民族之所以以聰明、智慧著稱於世,我國古代所以神童輩出,與我們祖先重視早期教育的家庭教育傳統有着直接的聯繫。

  中國古代在長期家庭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理論,同時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一、突出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

寬與嚴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對矛盾,由於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係,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學校和社會教育更爲有效和直接,同時也正是這種關係,往往使父母愛子過度,造成放任和溺愛,結果反而害了孩子,這就是家庭教育中愛與教的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難點。在處理愛與教的矛盾方面,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中國家庭教育慈嚴相濟的傳統,主要源於儒家,孔子曾提出“爲人父,止於慈”的觀點。有“嚴父莫大於配天”之語,可見,儒家既講慈,亦講嚴,講究“慈嚴相濟”。顏之推明確把“慈”與“嚴”結合起來,提出“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還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矣”。司馬光更進一步地發展了這方面思想,在愛與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訓並重,愛教結合。他說,“慈而不訓,失尊之義,訓而不慈,害親之理,慈訓曲全,尊親斯備”。即父母只講慈愛而不嚴加訓教,便失去作爲尊長的大義,只嚴加訓教而不慈善,則傷害了骨肉相親相愛之理,只有慈嚴結合,才具備了大義和親情,是完整的家教。清代學者在處理家庭教育中寬與嚴的關係上,更強調“教子宜嚴”,但“嚴”不是動輒打罵,而是嚴格要求,“嚴”不僅包括對子女的嚴,也包括對家長的嚴,爲父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這就更全面地闡述了慈嚴相濟的教育思想。因此,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在我國家庭教育中成爲優良傳統。

 二、重視以身示範的教育方法。

由於家庭成員長期生活在一起,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正如顏之推所說,“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句話,人們總是相信親近的人,同樣一個命令,人們總聽從所敬佩的人,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子女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中,修身是基礎,因此,儒家十分重視個人人格的培養塑造,並通過個人人格來影響他人。孔子就主張“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孟子繼續發展這種思想,他說“吾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在家庭教育中,他更是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主張,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即君子之所以不教子,是因勢所不行,教者必以正道,如果兒子不肯聽從,爲父的必然發怒,傷害兒子的感情,兒子感情受到傷害,又會責怪父親,你要我走正道,你自己卻不如此,這樣兒子又傷害父親的感情,造成父子相傷,感情惡化,這就從反面說明了父親的言行對兒女教育的重要性。

顏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廣泛地使用了身教示範的方法,他說:“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薰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也就是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動中無意識地接受的,家長的言行對孩子起着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因而,我國古代很多人寫的家訓、家書中,比較普遍地採用了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親身感受來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

由於我國古代家書家訓都是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長輩寫子女的教育材料,因此,很多觀點都從自己切身體會說開去,這樣無形之中對子孫起到了一種榜樣的示範作用。

 三、崇尚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孩子性格和能力發展不同特點實施教育。孔子十分注意因材施教,據〈論語先進〉記載,孔子的學生冉求做事膽小畏縮,而仲由膽大冒進、好勝,針對他們兩人不同性格特點,孔子採取不同教育方法,對冉求,孔子鼓勵他要敢於前進,對仲由,孔子教育他要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這兩個學生向孔子請教同樣的問題,孔子作不同的回答,有弟子不明白爲什麼,孔子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中也備受推崇,宋代袁採提出“性不可以強合”的思想,他認爲世間最親密的關係莫過於父子兄弟了,但爲什麼還會造成家庭不合呢?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重視對方個性。其性不可得而合,則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合之根源也。既然父子兄弟個性各不相同,不可強求,就應求同存異,因材施教。爲父兄者通情於子弟,而不責子弟之同於己,爲子弟者仰承於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聽,則處事之際必相和協,無乖爭之患。教育是一種個體化的實踐活動,因爲任何一種教育活動都必須通過受教育者自身而發生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教育活動都需要自我教育這個環節才能完成,都應根據受教育者本身的特點實施教育。

  四、運用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

循序漸進是指根據子女不同時期發展特點進行教育,同我國重視早期教育的優良傳統相一致,我國在很早就發現兒童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並根據這些發展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如早在西周時期,周代貴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兒童年齡安排教育的程序,〈禮記內則〉對這一程序作了介紹:“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宋代司馬光根據〈禮記內則〉的記載,還制定了幼兒教育的十年教學安排,如一至三歲學習數與方名,研練書法,七歲讀〈孝經〉〈論語〉,八歲誦〈尚書〉,九歲誦〈春秋〉及諸史,十歲就讀〈詩〉〈禮〉〈傳〉,略通大意,逐步通曉經史之學。〈三字經〉中教育子女的程序爲:“爲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始終”。正是通過這樣由淺入深,由經到子再到史的學習過程,爲子女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儘管我國古代在實施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時有過於僵硬的傾向,但總的來說,根據兒童不同發展時期身心發展的情況實施教育,是符合教育規律的。

現代心理學已證明,人的思維發展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階段性,應依據不同層次和階段特點實施教育,因而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在我國現代仍有廣泛的借鑑價值。

  五、注重環境塑造的教育方法。

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視環境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廣爲流傳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生動的例證。據司馬光〈家範〉記載,孟子家曾住在靠墳墓附近,孟子常嬉戲爲墓間之事,踊躍築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爲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徙,舍學宮之傍,其嬉戲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這充分說明孟母重視選擇優越的環境教育兒子家庭整體環境對子女的成長也非常重要。

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家庭傳統家風的培養,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注重家庭整體環境建設的表現。顏之推就強調,“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也”,司馬光在〈家範〉中提出:“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楚,不能不楚言也。”我國家庭教育中注重環境塑造的教育方法,在當今仍不失其現實價值。

我國家庭教育優良傳統和方法是我國傳統教育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內容,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直接陶冶着我們民族精神,鍛造着我們民族性格,成爲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動力源泉,對於我國當前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家庭美德教育,具有深遠的借鑑意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