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別讓媽媽的分離焦慮影響了孩子

別讓媽媽的分離焦慮影響了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別讓媽媽的分離焦慮影響了孩子

有些家長會問我媽媽有分離焦慮嗎?有,而且有些媽媽表現得非常誇張,媽媽的這種分離焦慮會導致孩子成長以後沒有獨立完整人格,甚至會形成一種依賴性的人格,自己不能夠獨立做事情。

上面的四個漫畫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寶寶要去積木幼兒園了,媽媽送寶寶到了門口,這時候老師來接寶寶,你看看媽媽已經開始表現出來很焦慮,很苦惱,甚至很不愉悅的情緒。等到寶寶都進去跟媽媽說再見,媽媽還有些戀戀不捨,最後寶寶消失得無影無蹤,媽媽竟然哭起來說:“我的孩子!真捨不得你。”

▌媽媽的分離焦慮帶給孩子的3大影響❶ 造成寶寶入園困難有些時候寶寶進到幼兒園會出現身體上的軀體化反應,就是寶寶可能沒有真正的身體上的問題,譬如說他沒有發燒,沒有感冒,沒有拉肚子,身體一切正常,可是會表現得萎靡不振,沒有情緒,沒有食慾,也不願意跟任何人交流或溝通。甚至慢慢的開始身體有些不舒服,甚至有些孩子真的有發燒的這種狀況。這就是因爲孩子開始表現得很焦慮,媽媽的焦慮已經傳染給孩子。

❷ 造成孩子人格畸形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電影,我曾經看過一個德國和法國合拍的一個電影叫做鋼琴教師,這個片子講述的就是媽媽和女兒的關係過分親密,片子裏面很少提到爸爸,只有一句臺詞就是“爸爸去世了”,媽媽是怎麼跟孩子親密的呢?她的女兒已經40多歲了,在一個高校裏當鋼琴老師,彈得一手好鋼琴,但是這個媽媽每天對她女兒上班的時鐘卡得那非常嚴格,每天到十點一定會給她的女兒打電話,如果這時候女兒沒接到電話,媽媽就會非常焦慮,等到女兒回來的時候不分青紅皁白首先跟女兒幹一架。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久以後,這個女兒終於忍無可忍,有一天她下班以後沒有回家,而是在外面溜達了三個小時纔回家,回家的時候一進門媽媽就給了她一巴掌,說你怎麼現在纔回來,這個女兒特別生氣,於是拽着媽媽的頭髮一頓打,打完以後媽媽坐在沙發上哭着說,你真的把我打疼了,頭皮都揪掉了。女兒這時候非常難受,她也哭起來,她說“對不起,媽媽,我愛你”。

她們的這種愛是畸形的,影片中媽媽對孩子的這種愛是一種控制而不是真正的愛,這種控制是希望孩子永遠留在自己身邊。但是我們孩子長大了,就像小鳥長大了一樣,他要飛出去,飛到屬於自己哪片天空去翱翔,去尋找自己的伴侶。但這個40多歲的鋼琴老師一直都沒有建立親密的關係,因爲她不可能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她的媽媽會問東問西,當她想要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候,這個媽媽會用很惡毒的語言說她的女兒作風不正派,說她的女兒有各種品格的問題。

別讓媽媽的分離焦慮影響了孩子 第2張

千萬不要將成長中的孩子一直當做小寶寶

40 多歲的女兒還跟媽媽睡在一張牀上,每天還要跟媽媽彙報這一天干了一些什麼,這樣一個人格不獨立的鋼琴老師,一定會出問題,她的問題就在於無法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曾經她喜歡上了一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是一個大學生,18歲,這個男孩子向她表露心聲以後,被這個老師完全否認,但是她已經開始在乎這個男孩子,一次她的一個學生要上臺表演,這個男孩子就去幫助這個女孩克服上臺前的恐懼心理,安慰這個女孩,並且爲這個女孩上臺翻譜子,這一幕被鋼琴老師看在眼裏,已經是妒火中燒了,於是就回到後臺,把一個玻璃瓶砸碎,放在彈鋼琴女孩的口袋裏,當這個女孩回來的時候手插在口袋裏,醫生的診斷是在三個月內將不能再彈鋼琴,因爲手指被玻璃扎破了。其實,這個老師已經開始有了一種變態的人格特質,而這種變態的人格特質就好像是一個外表非常光鮮、筆直的大樹,但是其實心已經空了。

這個老師直到最後都沒有可能建立一個親密關係。電影最後,這個老師特別熱烈盼望18歲的男孩能夠給她帶來新的關係的挑戰,能夠讓她脫離她的母親,但是畢竟這個男孩還很年輕,當他意識到這個老師有種不完整人格的時候他選擇了離開。於是,當老師特別急切盼望男孩跟她說什麼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 “老師再見,期待你更好的表演。”於是,她從包裏拿出一把刀插入自己心臟。

電影就這樣結尾,但是卻讓我想了很多,我想跟大家說的就是媽媽們千萬不要把你的孩子,一直當作你襁褓中的嬰兒,他們是需要成長的,你必須要給他們提供足夠寬闊的舞臺,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體驗去生活去經歷。

❸ 造成孩子的過分依賴很多時候媽媽因爲太不想離開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最後也養成了一種依賴型人格。

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案例:這個女孩子已經是大學生了,但是這個女孩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問她的男朋友,買個頭繩是紅色還是綠色都要問,男朋友剛開始覺得女孩對自己的意見很在乎,到後來男孩覺得女孩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當她每次男孩在一起的時候,她都要坐在男孩的腿上,男孩實在太難受了,就跟她說“能不能坐在旁邊,我太累了”,而這個女孩總是會說“我看得起你纔會坐在你腿上”,這個男孩很無奈。

後來在跟女孩的溝通中,我才發現,原來她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爸爸很早就跟她們分離了,而媽媽又是以一種特殊的心態捲入到了女兒的成長當中。媽媽一直特別多的,把自己所有的經歷都捲入到這個孩子的生活過程中,當這個孩子剛要說“媽媽我能出去玩一會嗎”的時候,這個媽媽就特別傷心的跟孩子說“我所有的青春都給了你,你現在不陪我了,你翅膀硬了,你長大了”。這種話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傷害,於是孩子決定留在家裏陪着媽媽。這麼一個不能夠完成自我成長,媽媽沒有給他機會成長的孩子,到了最後就會變成依賴型人格的人,不可能與任何人建立任何親密的關係,也不可能組成家庭再養兒育女,當她有孩子的時候,她也會把這種依賴型人格傳遞下去。

所以很多時候我想跟大家說,因爲媽媽離不開孩子,造成孩子出了很多問題的時候,媽媽又很焦慮的說“我的寶寶怎麼了,他出了什麼問題,爲什麼會這樣……”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孩子沒有問題,實際上是家長出了問題,才導致孩子出了問題。

▌媽媽們的各種焦慮及應對策略別以爲分離焦慮是寶寶的專利,媽媽同樣會有離不開寶寶的時候。本以爲放下寶寶終於能喘口氣了,誰知不到5分鐘,就開始了瘋狂無比的想念。

❶ 變化性焦慮懷着寶寶的時候我們是母子一體,寶寶出生後,雖然連接我們的那根臍帶已經不在了,可無形的臍帶依然未斷,我覺得寶寶還是我的一部分,實在不能忍受要分開。

現象分析:寶寶出生後,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媽媽,由於激素分泌水平的原因,會格外地依賴、依戀寶寶。這種狀況會在斷奶後的1年內逐漸好轉。

【對策1】分離演習——先嚐試着在家裏的“短途”分離,即和寶寶在不同的房間,慢慢地適應沒有寶寶的時光。

【對策2】找人代勞——從現在開始,杜絕萬事包攬,讓爸爸去餵奶、換尿布,落得清閒,爲你即將到來的分離打好基礎。

❷ 適應性焦慮有了寶寶之後,我的世界裏好像沒其他的東西了,他就像一個小太陽,而我是地球,只能圍着他轉。

現象分析:有些父母很難正確處理與寶寶之間的關係,對寶寶的長按,超過了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雖然在寶寶生命之初,這種情感值得羨慕,但時間長了,反而會阻礙寶寶的生長髮育,同時也會影響你的正常社交生活,所以不管有多困難,一定要強迫自己偶爾離開一下,去尋找以前的生活。

【對策1】重返社交圈——拿出你的漂亮衣服,化個驚豔的妝,重新去參加PARTY,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慢慢地找回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要知道,你不僅僅是孩子的媽媽,你更是你自己!要保留自己的空間。

【對策2】聯絡情感——如果實在離不開,不妨在家裏組織小型的聚會,通過朋友來打通自己的思維,走出依賴,同時也幫助寶寶認識更多的陌生人,開闊眼界。

❸ 信任性焦慮把寶寶交給保姆沒多久,我就開始擔心寶寶會不會摔倒啊,會不會餓着啊,保姆會不會打他啊,任何亂七八糟的念頭都會竄出來,真是讓我鬱悶!

現象分析:誰會比我更會照顧寶寶?這也許是大多數當媽的獨有的自信,但同時也反應了媽媽多疑的情緒。在選擇孩子照顧者的時候,無論是老人還是保姆,只要符合媽媽的“用人標準”,一旦選用,就要用人不疑。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互動的。

【對策1】見習保姆——準備離開家之前,要利用一段時間對保姆進行考察,從她對寶寶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照顧進行評定,知己知彼,才能放心地移交。

【對策2】及時總結——以某一段時間爲限,比如一週、一個月,從寶寶的成長、心智發育各方面進行檢查,看看自己不在寶寶身邊的時候,是不是一切安好,以掃清自己的擔心。

❹ 愧疚性焦慮寶寶那麼小,可是我又不得不爲五斗米折腰,要離開他去上班,一想到這個我就很難過,每天早上分別時,看到他眼淚汪汪的樣子,我真想拋開一切,一直和他在一起!

現象分析:面對剛剛斷奶的小傢伙,特別是小臉上掛着的那兩串眼淚,情緒低落是很正常的。其實看着天天抱着自己的媽媽離開,寶寶下意識肯定會哭鬧,但這種狀況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父母走出房門,在繼續傷心和快樂遊戲兩者之間,他還是會選擇後者。所以,媽媽們還是放輕鬆吧。

【對策1】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給他更多的關愛與呵護;不在他身邊的時候,保證他所處的環境優越,你就是個合格的父母,無需愧疚。

【對策2】調整心態——偶爾離開寶寶,對你們彼此的社交能力提升都有好處。在與其他人的溝通過程中,寶寶會大開眼界,對今後入園、上學都有幫助;而你也可以利用獨處的時間去和其他人溝通,進一步豐富你自己的人生。

❺ 創傷性焦慮我記得小的時候,有一次被父母獨自關在家裏,一個人孤零零的,又怕又難過!直到現在我還會偶爾想起當時的感覺,所以我真的不敢離開寶寶,害怕他留下和我一樣的陰影!

現象分析:其實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也許小傢伙要比你心胸開闊得多,如果將你的心思強加於寶寶身上,也許會造成根本不存在的問題。

【對策】保證環境——離開寶寶的同時,要保證他的環境中充滿遊戲、快樂與呵護,和諧的氛圍會讓你的擔心少一些。

❻ 嫉妒性焦慮我覺得自己太小心眼了,竟然會因寶寶跟別人好而嫉妒。有的時候看到寶寶對別人笑心裏就很不是滋味,沒有人照顧寶寶心煩,看到別人照顧寶寶又嫉妒起來,真是可笑!

現象分析:親近其他照料者代表什麼?寶寶變心了?當然不是。這說明寶寶和照料者已經建立起了最基本的信任關係,媽媽應該更加放心;同時也是寶寶表示友好的方式,但只要媽媽做得恰當,你還是寶寶心裏最親的人。

【對策】調整心態——轉換一下觀念吧,寶寶如此信任一個人,說明他生活得很好,說明照料者非常稱職。媽媽應該放心地繼續自己的分離訓練,回到家時好好和寶寶親熱,這纔是媽媽真正要做的,其他心態,趕快消失!

▌媽媽提示:拋開焦慮,讓孩子自由成長媽媽是時候拋開你的一些焦慮,讓孩子自由的成長。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媽媽的分離焦慮,都要想辦法去克服,這對你和寶寶都是有好處的。焦慮要比普通的感冒更具傳染性,如果你害怕離開寶寶,小傢伙也會被你傳染得離不開你。

當你對寶寶親近其他人表現出不滿的時候,會讓他誤會:和別人接觸是錯誤的、不安全的,這對他以後的社交能力的培養極爲不利。有分離焦慮症狀的媽媽,可多接觸同齡寶寶的父母,大家一起探討,集思廣義,開開心心地邁出分離的第一步。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