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親子關係變成黏膩的糖果,當家庭“甜到憂傷"

親子關係變成黏膩的糖果,當家庭“甜到憂傷"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但久而久之,“小尾巴”長大了不僅沒有變得獨立自主,反而“變本加厲”,甚至會用命令的語氣與發脾氣的方式來要求陪伴,像個不講理的“小霸王”,弄得家長一點自己的事情都做不了。

親子關係變成黏膩的糖果,當家庭“甜到憂傷"

你家有這樣一條“蠻橫霸道”的“小尾巴”嗎?你是否也在煩惱如何放手,讓孩子變得獨立、遵守規則?但是,在抱怨孩子粘人的同時,又有多少家長對自己進行了反思呢?孩子是家長的“鏡子”,當你對孩子的某些行爲感到煩惱時,很有可能問題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同樣地,家長是否心甘情願地被孩子依賴着呢?許多認爲孩子太黏自己的家長們,其實心裏都非常享受“爲孩子服務”的時光,你主動爲孩子做好了一切,不願也不敢放手,又怎麼可能讓孩子做到獨立生活呢?

親子關係變成黏膩的糖果,當家庭“甜到憂傷" 第2張

另外,並不是只有整天哭鬧、要爸爸媽媽抱的孩子纔是“粘人”的孩子,孩子粘人也會有多種表現。其中,最爲常見的就是無法適應陌生環境、接觸陌生人,需要找爸爸媽媽的情況。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安全感還不足強大,從而會產生一定的分離焦慮,因此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孩子們到了獨處或與陌生人相處時的環境,會找爸爸媽媽、甚至會哭鬧,但經過一小段時間的安慰之後,可以慢慢適應環境,當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也會更加開心。這種類型的孩子更加能適應新環境、具有學習能力,與爸爸媽媽的關係也比較和諧良好。

但也有一種類型的孩子,會通過迴避與反抗來發泄自己的分離焦慮與依賴情緒。他們可能很容易適應新環境,甚至看上去更加喜歡沒有爸爸媽媽的新環境,與陌生人玩得很開心。但重新見到爸爸媽媽之後,會有刻意的迴避態度,對於家長的語言進行反抗。這種類型的孩子,適應性與學習能力也非常強,但在愛的表示與意願的表達上,具有一定的被動性。這一點經常被爸爸媽媽們所忽略,以至於認爲孩子“喜歡外面”、“不粘自己”。想想,孩子是否有哪些向父母尋求愛的舉動沒有被回覆?若爸爸媽媽就這樣讓孩子迴避自己,而沒有讀懂孩子的心,很容易讓孩子更加缺少安全感,與父母溝通不暢、更爲被動。對待這樣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主動溝通、主動表達愛。

親子關係變成黏膩的糖果,當家庭“甜到憂傷" 第3張

當然,也有不少家裏的“小霸王”,在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既沒有主動親近迎接,也沒有迴避,而是對父母表示生氣、反抗,似乎爸爸媽媽就應該寸步不離地陪着自己,一旦離開就無法容忍。爸爸媽媽總要有自己的工作與私人空間,孩子也要鍛鍊自己獨立生活與適應社會的能力。面對這種類型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過分寵溺他,是不是無法下決心拒絕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自己也很享受被孩子依賴的感受。不下決心,就管不了孩子。孩子變成家裏的中心,被過度寵愛,只會更加容易發脾氣,把被愛當做理所應當,從而變得自私,融入社會變得更難。更重要的是,不拒絕孩子,反而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更大、更久遠的傷害。

那麼,具體應該如何下決心對粘人的“小尾巴”放手呢?今天的《超級育兒師》節目中,蘭海老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家住北京的一凡就是個粘着媽媽不放的“小霸王”,被全家人寵上天的他無法獨立生活、在家裏無法無天。而媽媽十分享受被孩子依賴的過程、而得不到“小皇帝”關注的奶奶通過更加溺愛的方式“爭寵”。當親子關係變得像糖果一樣黏膩,孩子沒有辦法獨立生活、融入外界,也就給媽媽帶來了許多“甜到憂傷”的煩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