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既能激勵孩子又不過多的干涉他 你能做到嗎

既能激勵孩子又不過多的干涉他 你能做到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極大的自制力的,在一方面,我們要懂得適時的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加的有自信,一方面又不能過於干涉孩子,要讓孩子自由的生長。

作爲爸媽,你會發現,在“推動孩子做的更好”與“允許他們自己摸索可行路徑”之間很難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2014年一項針對英國父母的調查發現,大部分英國父母沒能找到這個平衡點,61%的父母採用了一種過度操心的“推動式”的做法——爲孩子指明或確定一條發展路徑,然後推着他們走下去。

一、新加坡小學生的研究發現

但是,目前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這種“推動式”做法不利於、甚至有害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研究人員對新加坡263名7歲小學生進行了歷時5年的追蹤調研。他們發現,那些對孩子的學業成績具有較高要求和期望的父母,最突出的表現是督促孩子考試取得好的成績。除此之外,這樣的父母還往往會在孩子犯錯誤時,出現過激的反應;或者一直鼓勵、甚至規定孩子將來的職業道路。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賴安·洪(RyneHong)教授提到:“父母一直對孩子的行爲進行干涉,實際上會向孩子釋放這樣一種信號:‘TA做的還不夠好’。之後,孩子可能害怕犯錯誤,哪怕是“芝麻綠豆小”的錯誤;可能會一直處於自責的狀況,責怪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完美’。”

日復一日,這種所謂的“非適應性的完美主義”,或者通俗地說,“錯誤的完美主義”行爲對於孩子的發展是極端不利的。它可能增加孩子罹患抑鬱、焦慮的風險,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自殺。

既能激勵孩子又不過多的干涉他 你能做到嗎

二、英國權威高中校長的觀點

這一研究發現與英國溫布爾頓高級中學的校長,簡·樂農(JaneLunnon)的觀點不謀而合。她認爲,現在,父母通過各種各樣的社交軟件(如微信、QQ等)能夠時刻保持與孩子的聯繫,從而實現不間斷地監督、“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父母應該停止對孩子生活的‘持續監督’,進而學會‘放手’。”父母與孩子間不斷的接觸、聯繫,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迫使孩子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獨立性的形成。

樂農女士還警告父母:“獨立性是孩子成長必需的一束陽光。當你遮擋孩子接受獨立之光照耀時,TA是不可能茁壯成長的。TA要不然奮起反抗,要不然變得過分順從,唯唯諾諾。放手吧!這並不意味,你少愛TA一點。反而,父母和孩子雙方都能變得更好。”

三、怎樣能有效地激勵孩子,但不至於過於干涉呢

孩子在完成課業和發展興趣愛好時,多少都需要一些來自父母的鼓勵。但對於父母來說,堅守激勵和強迫之間的那條界限非常重要。以下介紹一些有用的方法,能夠幫助你找到那個平衡點。

既能激勵孩子又不過多的干涉他 你能做到嗎 第2張

1、設置合理的目標

不管你對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信心,一開始就讓TA承受失敗並不是一件好事。稍微降低一點標準,或者給TA一點“餘地”可能會更好。

如果數學不是TA的強項,那就不要強制要求TA期末考試的時候必須得優秀。相反,設置一個更低(更合理)的目標,能讓你和TA看到進步的過程。

2、鼓勵“哪怕一點點的”成就

無論是TA考進學校足球隊,或是最終彈會一首很難的樂曲,還是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父母必須認可孩子的辛勤和付出,祝賀TA的成功!這樣能夠鼓勵TA以後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3、不允許毫無努力的“放棄”

也許事情並不像計劃那樣的順利,或者一次考試的失利就會讓TA放棄嘗試。這時就需要父母溫柔地提醒TA:“儘管這次沒有成功,但是如果因此就放棄的話,之前付出的時間和努力就白費了。”

但是,如果孩子在多次嘗試之後還是決定放棄,你就不能再強迫TA繼續堅持了。

不急不躁講道理,尊重孩子獨立性,目標計劃一起定,持續鼓勵是法寶!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