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僅僅只是重視了孩子的教育,而忽略了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導致孩子對家長剩下的僅僅是懼怕,這種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有的時候親子關係是比教育方法更重要的一件事情。

控制是最壞的教育。“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然後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非常可怕的育兒觀。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母嬰依戀關係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着絲絲入扣的對應。這麼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係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一、孩子需要被看見

我們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須在關係中才能產生。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嬰兒就傻掉了。他會想,“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麼了?”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媽媽的迴應,那嬰兒會活在一個感覺裏,就是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

那麼,通常的迴應有哪幾種,並分別有哪些後果呢?

第一個就是重複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比如說寶寶跟你說,“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那媽媽可以迴應說“媽媽看到了,真可愛!”這就是重複他說的話。重複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彼此都會很幸福。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比如一個小孩子說“媽媽,我剛纔看見了一隻狗,好可愛的!”有的媽媽會說:“你作業寫了沒?”

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麼,長大後,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於是變得冷漠。當然,他也可能會非常聰明,在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第三種是情感逆轉。“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爲狂犬病死了!”。等等類似這種反情感的話,你們會感覺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擰回去。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不會記得這個憤怒,但這個憤怒一直藏在心裏,後來就會通過情感逆轉表達出來。

第四種,就是不想回應。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過一些惡夢,比如自己掉坑裏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就會呼喊“媽媽”,但是媽媽沒有迴應。這讓孩子會感覺“要死了,媽都不會來救我”。

如果你想暫時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願意迴應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跟媽媽互動,你的要求很好,但由於媽媽自己的原因,媽媽想自己待一會,這不是你的錯。半個小時後,媽媽再陪伴你好嗎?"

二、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的行爲

1、怎樣讓孩子避免危險?只有我們體驗過了,我們的智力纔會發展。我爸爸對我很好的一點就是爸爸很少用結論嚇唬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時候跟他一起釘釘子,刨木頭,這些看似危險的動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憶。

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第2張

孩子天然地處在覺知當中,他不會有事沒事把自己弄傷了。比如小孩愛玩刀,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慢慢達到傷害的臨界狀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種感覺。有過刀子體驗的孩子,外出時被繩子纏住,他纔會尋找類似刀子的尖銳物品去割斷繩子,這就是智力發展。而只學習過刀子很危險這個結論的孩子,是沒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我們只是學到了一些結論,我們的智力是沒有發展的,我們發展的是恐懼和制約。我見過很多00後的小孩,都這麼高了,樓梯都不敢下。媽媽時刻處在焦慮當中,孩子覺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覺得危險,孩子從小學會了恐懼和制約。

控制就等於扼殺精神生命。你如果管他吃飯,他覺得吃飯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學習,他覺得學習就是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你的控制慾伸向哪裏,孩子一生就會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痛苦。

2、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很多家長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當時我想的是法律說合同的主體是要有民事行爲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行爲人,怎麼跟你定合同呢?怎麼跟你定一個交換的條件去執行?這是不合理條約。規則的意義就是維護雙方的感受。

有的媽媽問我,她的孩子都會刷牙了,還要她幫忙一起刷。我問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過程中,你們的感受是什麼,她說都很開心啊,我說這有什麼問題嗎?孩子如果學到遵守規矩等於難受,那他以後怎麼自覺遵守這個規則呢?如果這個規則讓孩子很開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