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孩子學習不主動家長沒轍該怎麼辦

孩子學習不主動家長沒轍該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逐漸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在學習上,孩子不主動。作爲家長又拿孩子沒轍,那麼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逐漸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在學習上,孩子不主動。作爲家長又拿孩子沒轍,那麼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問題闡述

孩子四年級了,學習不主動,做作業拖拉,整天好像是在爲了父母老師學習,不是自己的事情似的。學習、生活一堆毛病習慣不願改,面對媽媽糾正錯誤,就是不執行。

想要孩子主動學習、積極生活,以下三點是關鍵。

一、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學習過程,必然是辛苦的,是需要動力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動力來自於哪裏?

究竟是來自於外力:

爸爸媽媽的督促,逼迫?

對老師威嚴的恐懼?

還是來自於孩子的內在:

我自己想要?

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就是:讓孩子想要學習,主動學習,有一股能量,不斷在激勵着自己,去克服學習道路上,類似於疲憊、挫敗等等所有的困難。

孩子學習不主動家長沒轍該怎麼辦

很多人會說“孩子自己要不要”那是運氣,其實不然。

想要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自己想要,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當下的學習,究竟是爲了什麼?

曾經有一位小學六年級的男生,因爲愛打遊戲,成績始終處於中下水平,媽媽爲此頭疼不已,前來諮詢。

後來,媽媽在我的引導下,去和孩子聊:

未來想幹什麼?從事什麼行業或者職業。

孩子說:喜歡遊戲,想當一名“遊戲設計師”。

媽媽說:好啊!我們一起來查查看,有什麼大學的專業,是合適的。

孩子一聽來勁兒了,娘倆週末查了一下午,終於找到了中國傳媒大學的“動漫設計專業”,接下來就是查閱歷年的分數線:要考多少分纔能有資格上。

孩子一下就找到了自己的差距,開始卯足一股勁兒。

過了一週,媽媽在我的指導下,繼續在與孩子談及學習的時候,慢慢引導孩子說:想要設計好遊戲,計算機編程能力、數學計算能力是基礎、繪畫設計能力直接影響遊戲場景的美觀、語言編劇能力決定着故事情節的趣味性,這些都是一名遊戲設計者的必備技能。

就這樣,孩子慢慢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當下所學習的內容,是如何爲未來的理想做準備的,頓時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二、多讓孩子思考,選擇,決定

內在動力,是一方面,一旦調動起來,將會力大無窮,然而爸爸媽媽每天還是要面對孩子作業拖拉的問題,這個當下、眼前的問題又要如何解決呢?

這裏,就涉及到一個:由誰決定的問題。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拖拉問題,很多父母會條件反射式地發出命令:快一點!你就不能快一點嗎?我都說快一點了,你怎麼還不好好執行呢?

其實,這樣的處理是簡單粗暴的。

孩子動作慢,只是表象。

究竟爲什麼慢呢?

孩子的困難點在哪裏?

是累了、困了?還是題目不會?

亦或:是因爲不能先玩一會兒所以心裏賭氣着呢?

治標不治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不妨可以用到《非暴力溝通》中: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四個溝通要素來進行。

觀察:我看到你昨天作業做到10點。

感受:看到你那麼晚睡覺,我有點擔心

需要:因爲我很在意你的健康

請求:媽媽不知道,有什麼好主意可以讓你早一點做完作業休息?

不帶指責、不帶命令。

用友好、關心、平和的方式,把問題的解決方案拋給孩子來思考。

誰都不願意被命令、指責,誰都想要自己做主。

孩子最清楚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的事情,會更願意執行

三、親子關係很重要

目標,很重要。

溝通、不可少。

然而,作爲家長,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如何,卻是一個極爲重要卻常常會被忽視的問題。

一個人是否願意聽另一個人說話,關鍵在於:他們的關係如何。

就好像在公司裏,別的部門拜託自己做一件不在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究竟是做還是不做?

很多人說:關鍵在於:看我和她關係如何?

關係好,就做:順水人情;

關係不好,就不做:反正又不是我的事。

自己生養的孩子,就一定會喜歡自己、認可自己嗎?

爲了孩子好,就非得要忍辱負重、不被理解,苦海深仇的麼?

每個人生來,都渴望被理解、接納,尤其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他人:父母。然而這一點,父母往往會很吝嗇。動不動張嘴就是:指責、教育、抱怨,自以爲是在爲孩子好,卻不知,在這過程中,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地在傷害着親子間的關係。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孩子從一個:嘰嘰喳喳纏着父母說話的小朋友,慢慢變成回到家就緊閉房門,不到吃飯絕不出來的青少年。

孩子雖然咳嗽,但渴望吃巧克力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還沒做完作業,但想要先看一會小說書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考試沒考好,但沮喪、挫敗、失望的感受,是可以被理解的。

爸爸媽媽,也都是從曾經的小朋友一路過來的。

理解孩子≠贊同孩子

理解的話語,就好像一抹春風,當您發自內心,經由脣間輕輕吐出的時候,親子間關係變得越來越親近的化學反應,就此開始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