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們常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彼此傷害!

我們常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彼此傷害!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朋友圈被臺灣著名心理諮詢師賴佩霞的演講刷了屏……我在昨晚也抽時間看了,讓我不禁溼了眼眶,感觸太多。看完這個視頻,我的內心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什麼滋味?


“建議在wifi環境下看,找一個安靜的時間看”

在過往的這些年裏,那些記憶裏的碎片,如同被一陣風吹起。

想起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自己如今的聯繫,想起了自己在養育孩子時的一些反省。

我們常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彼此傷害!

我很愛我的奶奶

記得小時候,我睡在她的腳那一頭,常常緊緊地摟住,生怕失去她。

甚至有時候我都內心祈願:一定讓她多活幾年,哪怕用我的生命去交換也可以。

我是跟她一起長大的,一起生活,感覺她就是我的整個世界。

這是一個孩子對親人最大的依賴和愛。

因爲命運的不濟,她的內心遭受一次次的創傷。

所以,她的情緒註定是不好的。

我曾記得被她關在房間裏一次次的打罵。

最嚴重的一次是我沒有告知她和幾個朋友去了外邊玩了一整天。

她那一天沒有做事,沿着河堤找了我一整天,以爲我落水了。問了幾十個人打聽我的下落。

誰也不知道她那一天內心承受的痛苦和壓力,甚至那種絕望和無助。

那天下午我興沖沖地回到家。

得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一次教訓。

結果腳上的皮都打破了。

但她說這是愛,怕失去我。

她很愛我,但是又一次次舉起棍棒,一次次吼罵。

很多這樣的以愛之名挨的打和罵。

我不能責備她不懂教育,因爲她能養我長大已屬不易。

我的理智和情感都讓我記住了她的愛

但是,那些躲在愛後面的情緒總是像幽靈一樣浮現。

時間如流水,如今她已76歲。

幸好身板子硬朗。我爲了盡一份孝心,於是將她接家裏小住。

我發現自己竟然已經無法跟她在一起很好的相處了。

不能否認的是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愛她。

儘管我的脾氣這幾年也修的不錯。可是跟她到了一起,哪怕是一個76歲的老人,肯定要讓着她,可是我的情緒總是控制不住。

我就如同視頻裏賴老師說的那種情緒爆發“你自己不知道晚上睡覺穿長袖衣服啊!你不知道空調房裏會感冒啊!你是覺得去醫院很好嗎?”

“這個菜爲什麼要這樣擇?爲什麼又動了煤氣不關,你知道有多危險嗎?”

很多這樣的衝突,讓她變得小心翼翼,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磨合下來。

妻子說,“你變成了一個小孩。”是的,變成了一個無法管理好情緒的孩子。

一切好像回到了小時候,那種從小帶來的心理影響,原來一直都在。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我的修養不夠,對情緒還是管理不好,傷害了老人的心。這是我的錯。

有人會說因爲城鄉生活習慣的不一樣,彼此的生活理念不同也有影響。

但是有些東西,永遠難變,就是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我原本是很喜歡買東西的,包括水果,雜物,七七七八八地會不停添置。

但是我發現跟奶奶在一起,我變得不愛花錢,甚至水果都沒買。

那些年兩個人在一起養成的極端節約的習慣又重現了。

所以我明白了,爲什麼這麼多年後,每次我吃到很美味又難得的東西,我會想起老家的奶奶,因爲她吃不到。當我享受的時候,我總記得她曾經吃過的苦。有時候覺得自己過得好,她過得不好就有一種負罪感。

所以,原生家庭帶來的東西,真的會影響我們一輩子。

而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閱讀更多的親子文章,請關注公衆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

我們常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彼此傷害! 第2張

像所有的父母那樣,我很愛我的孩子,非常非常愛。

孩子應該是父母在這個世上可以毫不猶豫豁出生命去保護的人。

小小魚到這個月三歲半。

我罵過他,也打過他。但是我發現99%的原因是我自己沒有管理好情緒。

所以很多人說我是一個好爸爸,其實我遠遠做的不夠。

只是我一直在努力地改變,努力修行自己。

因爲我發現,父母罵孩子,真的不是因爲愛,而是自己控制不住情緒。

比如孩子犯了錯,爲何一定要大罵一頓才罷休呢?

我們罵孩子時面目猙獰的樣子我們自己是看不到的。

但是身邊的人能夠看到。

所以每次看到孩子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很多爸爸會偷偷跟她說你的表情太兇了。

其實,爸爸兇孩子時的表情也許比孩子媽媽更猙獰幾倍,只是沒有人會在臉上掛一塊鏡子,如果能夠拍下了看看自己發火的模樣,我想很多人是不敢認的。

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他們也是沒有經驗導致的。或者出於他們那小小的心意。

比如前幾日孩子在奶奶家睡完午覺,我還在牀上沒動。

小傢伙一個人跑到外邊拉尿,鞋子都沒穿,因爲他怕尿泡到自己的腳上,於是不斷地把腳往兩邊挪開,都快支撐不住了。他一直在叫奶奶,奶奶,因爲奶奶在廁所。我也沒有當回事,後來覺得不對勁,跑出去一看。

我剛到的時候,他已經一屁股坐了下去,剛好坐在了自己的尿上面。

當時我真的想罵他打他。但是我控制住了情緒。回到房間冷靜了一分鐘,終於想明白了這件事的起因。

當我媽媽給他換褲子時,他很生氣,一副挫敗感,其實他自己真的願意坐在尿裏面嗎?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生悶氣。

我聽到我媽媽想動武了,趕緊去解圍。

“你是不是因爲自己沒有注意到,所以支撐不住就坐了下去,其實你也不想這樣,對不對?”

他點點頭。

“那下次你要先準備好,穿好鞋子,去廁所尿尿,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這次爸爸覺得你沒有錯,是爸爸沒有及時發現。”

這時他擡起頭看着我,表情是輕鬆幸福的。

接着他自己穿好褲子,蹦蹦跳跳玩去了。

得到爸爸的理解,是多麼幸福的事。一場打罵風波被這樣化解了。

對一個孩子來說,父母的接納和理解是最大的幸福了。

蹲下來,拍拍孩子的小肩膀,摸摸他的頭,認真傾聽他的話,內心理解他,行爲上接納他。

很多父母覺得“罵孩子是愛,打孩子是親,不打不罵不成材“”。這甚至成爲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可以說是座右銘。

但是,你可想過,自己的孩子捱了多少不該挨的打和罵,是不是被你當做情緒的出氣筒使了?

很多時候,大人心裏窩火,遇事不順,在外受氣,心情低落,或者孩子讓自己跌了面子。哪怕孩子稍微弄出點動靜都好像是犯了大錯一樣,一個敏感易怒的人,甚至會遷怒兩隻打架的小螞蟻的。

這種一時的情緒失控還能彌補。

如果是陷入了一種情緒模式裏,比如哀傷,無休止的哀傷模式,孩子天天面對一個唉聲嘆氣的母親,受到的傷害未嘗就比責罵要少。

或者陷入一種孩子不打不罵就不聽話的惡性教育模式裏。往往讓父母自己很累,結果把孩子也越推越遠。

當你第一次怒吼着告訴孩子,“我罵你是愛你”,孩子擡起頭望着你那猙獰的臉,他們理解的愛就是這樣的。

他們內心會認爲愛真的是這樣的。就好像我們很多人成年後無法對父母說一句“我愛你”,而是用那種狂風掃落葉一樣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愛“多穿一點啊!多吃一點啊!爲什麼這個剩菜你還要吃,我不是說要倒掉嗎!你不怕生病嗎?”

看上去滿口是愛,實際卻嚇得老人的心瑟瑟發抖,正如同當年我們那瑟瑟發抖的心一樣。 (閱讀更多的親子文章,請關注公衆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

我們常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彼此傷害! 第3張

有人說,自己不努力,人生不如意,不要讓原生家庭背黑鍋。

但這是從個人成功的角度來說的——自己沒本事,當然不要怪父母。

因爲我們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爲,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年我對心理學一直感興趣的原因,因爲我發現心理學能夠幫助我認識我自己,改變我自己,兒童心理學能幫助我更好地去愛孩子。

可是,永遠不要忽視你對孩子的影響。不要覺得送給學校就是教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照顧孩子起居就是父母的作用。對於心理成長來講,一個人童年裏在那個原生家庭裏的經歷,對一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我們悲傷着我們的悲傷,經歷着我們的經歷。一不留神,孩子又走上了我們的老路。

要知道,除了學校教育,還有一種教育叫家庭教育。

要知道,除了孩子的成長,還有一種成長叫父母的成長。

作爲父母請你一定記得: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創造一個家庭文化。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你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家庭幸福。

願你和你的孩子,還有孩子的孩子,都能幸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