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母子親密無間,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母子親密無間,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次我和12歲的兒子曉凱手牽手在廣場上散步,同事朋友都會羨慕不已:“兒子真是你的貼心小棉襖啊!”我聽後心里美滋滋的。

母子親密無間,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01

每次我和12歲的兒子曉凱手牽手在廣場上散步,同事朋友都會羨慕不已:“兒子真是你的貼心小棉襖啊!”我聽後心里美滋滋的。

曉凱的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每年只能回家兩三次,曉凱是我一手帶大的,因此他和我特別親。

曉凱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10歲時,在他爸爸的強烈要求下,他開始和我分牀睡,但他非常關心我。

每次上牀前都會問我:“媽媽,你累不累?要不要我幫你捶捶背,按摩一下腳?”或者抱着被子,跑過來問:“媽媽,你要不要我陪你說會兒話?”

很多時候,我們母子最終仍會擠到一張牀上睡。事實上,摟着他滾圓的身體,撫摸他光滑的皮膚,我心裏覺得很踏實,更容易入睡。

曉凱的心非常細,我偶爾情緒不好,他一下子就能覺察出來,他會給我倒杯水,說:“媽媽,你累了,歇會兒吧。”我心裏有什麼事都會跟他說,他會像個小大人似的安慰我:“媽媽,你不要着急,一切都會變好的。”

曉凱他爸長期不在家,我心裏充滿了怨氣,這怨氣又不能隨意發泄,只能積壓在心裏。令我欣慰也非常驚喜的是,小小年紀的曉凱卻明察秋毫,能看到我心裏去。

每次他爸回家,他都會奮力幫我聲討:“爸,在你心裏是工作重要還是家庭重要?”

“別人家下水道堵了、水龍頭壞了、燈泡壞了,都是爸爸修,我家全靠媽媽一個人,媽媽可真夠難的。”

“別人家的媽媽都做美容、跳健身舞、打麻將,我媽媽卻被家務纏住脫不開身,這太不公平了!”

他爸非常氣憤,質問我:“你到底在兒子面前說了些什麼?!”我還沒來得及呼聲“冤枉”,曉凱又來幫腔了:“我和媽媽心有靈犀,媽媽心裏怎麼想的我都知道。”

他爸瞪我一眼,氣呼呼地說:“你別老是拉攏兒子,你這樣會害了他的!”我也很生氣,心想,你平時對我們母子不管不顧,我盡心盡力照顧兒子,兒子對我親近一些,這難道有錯嗎?

曉凱安慰我:“媽媽,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的,我以後不結婚不要孩子,整天陪着你。”“爸爸不給你買項鍊、首飾,我長大了給你買,你想要什麼我就給你買什麼。”

看着兒子如此懂事、善解人意,我心裏的不快很快煙消雲散了。

02

都說男孩不好教,我也見過很多男孩有曠課、打架、上網成癮、亂花錢等惡習,我對曉凱的成長還算比較滿意。

因爲我們母子走得近,我能密切關注他的思想動向、行爲習慣,避免他走上邪路,而他對我的愛也讓他養成了理解、關心、體貼他人的優秀品質。

然而,曉凱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卻讓我陷入了困惑中。

7月中旬,曉凱要過12歲生日,我建議他邀請好友到餐館慶祝一下。曉凱很高興,馬上開始列好友名單。

可到了晚上,曉凱卻垂頭喪氣地說:“算了,誰也不邀請了,我們自個兒過生日吧。”

原來,他給兩個同學打了電話,沒想到他們都拒絕了,一個說明天要和爸爸回老家,另一個說要去文化宮看畫展,票是提前就買好的。

我說:“他們可能的確有事,你再約其他的同學吧。”曉凱噘着嘴說:“哪會那麼湊巧?我看他們是存心不想參加我的生日宴,他們和其他同學肯定也串通好了。他們不來算了,我纔不想求着誰來吃飯呢!”

我察覺到他在處理同學關係上有了一些問題。看他在氣頭上,我安慰他說:“他們不來也沒事,媽媽陪你過生日,媽媽永遠和你在一起。”

那天晚上,我們母子倆在旋轉餐廳快快樂樂地吃了一頓生日晚餐。

爲了讓曉凱散散心,我送他到上海小姨家玩。

這是曉凱第一次單獨出門,我不放心,每天都給他打四五個電話,囑咐他:“冷飲不要吃得太多,晚上記得蓋毛巾被,早餐一定要吃飽,不能睡懶覺……”事實上,我不是不放心,只是想聽聽曉凱的聲音。

本來我計劃讓曉凱在上海玩十天半個月的,沒想到第四天他小姨就給我打電話:“你準備去車站接人吧。我本來已經給他報名參加一個‘英語角’活動,但他執意要回去,說擔心你一個人在家太孤獨,現在已經上了火車。”曉凱如此孝順,我很感動。

沒想到回家的第二天,他就和我嚷嚷:“都怪你!天天說想我,讓我回來,鬧得我參加‘英語角’、參觀科技館的計劃全泡湯了。”我愣了:不是他主動要回來的嗎?怎麼又怪罪於我了?

自從那次“生日風波”和不成功的上海之行後,我發現曉凱的脾氣越來越壞,不管我說什麼話,他都要和我對着幹。

老師也反映他在學校裏幾乎不怎麼說話,和同學不太合羣,而且上課總走

神,學習成績也下降了許多。

我很着急,問他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他擺擺手,不耐煩地說:“不關你的事!”

我又氣又急:這孩子到底怎麼了?他的言行爲何如此反常?

母子親密無間,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母子之間親密無間、心有靈犀,這可能是很多母親的夢想。這是多麼幸福和驕傲的事啊!

一雙稚嫩的眼睛時刻關注着你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他細心揣摸你的喜怒哀樂,清楚地知道你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他忠心地守護你,不論他走到哪裏,都深深地牽掛你、依戀你,不讓你孤獨、不讓你傷心;他用心良苦地取悅你,讓你開心,與你分擔憂愁,分享快樂……

看到這裏,也許會有人疑惑:你該不會是偷換概念,描述男女之間的愛情吧?

是的,這種描述的確容易讓人聯想到親密愛人之間“脣齒相依,心心相印”的關係。不過“偷換概念”的不是我,而是現實生活中那些過於親密的母子!

就像案例中的媽媽和曉凱,因爲爸爸長期不在家,夫妻倆交流很少,媽媽便自然而然地將精神寄託和情感慰藉都轉移到曉凱身上,曉凱也不負衆望地承擔起本應由丈夫承擔的“關懷、交流、陪伴、取悅、理解、保護”等職責;

媽媽的情感需求在兒子那兒得到了滿足,爸爸在家裏的作用變得無足輕重,正是這個原因造成家庭中母子之愛佔絕對優勢的失衡狀態。

也許有人會疑惑:爸爸長期不在家,孤獨的媽媽需要人關心,成長中的孩子需要人愛,母子之間的親密不正好彌補了“丈夫”和“爸爸”這兩個角色缺位的遺憾嗎?

而且這種親密關係益處多多,比如,曉凱的懂事和善解人意讓媽媽對爸爸的不滿煙消雲散,媽媽對曉凱的成長也備感欣慰,母子親密無間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互動形式啊!

案例中曉凱媽媽覺得兒子最近的言行反常,而事實上,他這些表現並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過於親密的母子關係給他帶來的必然影響,這種影響伴隨曉凱慢慢長大而逐步表現出來。

當孩子慢慢長大,他的視線不再侷限於家庭和父母,而是越來越渴望外面的世界,這時他在人際交往、拓寬視野、增長才乾等方面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當這種需求不斷得到滿足,他又會生出更多的認識外部世界並融入其中的需求——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當然,成長是艱難的,在滿足這些需求的過程並不會一帆風順,只有鼓足勇氣,不斷戰勝困難,才能實現真正的成長。

但是,曉凱卻囿於這些困難之中。他非常希望邀請好友共慶生日,他有強烈的結交朋友的需求,可當他兩次碰壁後就退縮了,而正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接納他的退縮:媽媽安慰他、陪伴他,並取悅他。

當媽媽送他到上海去玩時,他也許非常珍惜這個拓寬視野的機會,但媽媽每天幾個電話的壓力讓他撲愣着的翅膀又猶豫了。

出門在外雖然充滿新奇,但畢竟沒有在家裏隨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參加“英語角”活動,既讓人充滿嚮往,同樣也會有一些挑戰。

最終,對媽媽的依戀和牽掛讓他找到了退縮的理由。但是當他真正退縮時,又有些不甘心。

顯然,他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像所有同齡的孩子一樣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渴望飛翔;

另一方面,他又和那些孩子一樣對陌生和困難有一種本能的逃避。

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這兩種掙扎,大多數情況下,前進的動力會勝過退縮的阻力,因此人才得以成長。

但曉凱除了要對付這兩種掙扎外,還要對付另外一副枷鎖:媽媽在呼喚他,他放心不下媽媽。因此,他比其他孩子更矛盾、更茫然,成長的腳步也顯得更加沉重。

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過於親密的母子關係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阻礙——這也許是那些正陶醉於親密母子關係的母親始料未及的。

事實上,心理學上有一個規則:所有的角色都應各就各位,缺位、替位、越位,最終都會帶來混亂。

孩子就是孩子,他應該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他的任務是成長,而不是替代爸爸做媽媽的“親密愛人”;

媽媽就是媽媽,她應該站到媽媽的位置上,對孩子盡好撫養之責,而不能將孩子當作“愛人”,表錯情、敘錯意;

夫妻就是夫妻,不論你們是朝朝暮暮,還是天各一方,“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是不能缺席的,你們都應該擔當起“互相支持,互相依戀,互相慰藉”的職責。

媽媽和曉凱之間親密無間的母子關係已持續多年,曉凱現在已進入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很多變化,媽媽需要清醒地認識到親密母子關係將會對曉凱成長造成的影響,並及時做出調整。

首先,媽媽要態度堅決地和曉凱分牀睡,母子倆也要儘量減少過多的 身體接觸,如摟抱、撫摸等,要讓曉凱在心目中建立起明確的性別界 限。

其次,母子之間牢固的連接要有所鬆動,爸爸必須加入進來。

一方面,夫妻應該直接對話,不讓孩子當“傳話筒”,促進夫妻之間 溝通的順暢,讓媽媽的情感寄託歸位;

另一方面,父子要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從依戀媽媽的情結中 走出來,媽媽需要退一退,主動將空間讓給爸爸。

最後,父母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大膽走出去,主動結交朋友,勇敢嘗試 新事物,努力發展更多的興趣愛好。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陪伴 他、鼓勵他,幫他積累更多的戰勝困難的經驗。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