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個不快樂的母親,對孩子殺傷力竟如此之大!

一個不快樂的母親,對孩子殺傷力竟如此之大!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關係,特別是母子關係,對孩子一生影響巨大。張愛玲曾這樣描寫她的母親:“她才醒來總是不甚快樂的,和我玩了許久方纔高興起來。”

試想一個人在剛剛睡醒的那一刻都不能快樂,那她整天該生活在多大的憂愁和焦慮之中啊。

一個不快樂的母親,對孩子殺傷力竟如此之大!

張愛玲與母親的關係,可謂折磨了她一生,從因愛生恨,再到因恨而惴惴不安,最終連生孩子都不敢。

如此睿智而又特立獨行的一個女性,最終也沒能擺脫母親帶給她的一切烙印,每每想起不禁讓人感覺到可悲可嘆而又可惜。

有人曾在張愛玲的洛杉磯公寓裏看見她面壁而坐,喃喃獨語,她對來客解釋說:“對不起,請你理解,我在和我的媽媽說話呢。來日,我一定會去找她賠罪,請她爲我留一條門縫。”

可見,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裏她仍因此而耿耿於懷……

張愛玲一開始對她的母親是充滿了愛和崇敬的。雖然在她四歲時,母親就遠赴大洋彼岸,但卻一直關心着她的教育問題。在離婚時,母親堅決要在協議上註明一條:女兒的教育問題,包括要進什麼學校,都需先徵得她的同意。

而正是她的不妥協,讓張愛玲接受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一個不快樂的母親,對孩子殺傷力竟如此之大! 第2張

彼時,她看不起抽鴉片的父親,看不上弟弟的私塾老先生,卻無比嚮往母親的那個光明世界。

母親黃逸梵出身名門,是清末首任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她審美極好,會穿衣打扮,生活講究;她敢於反傳統,敢於離婚;她有藝術家的氣質,會多國語言,還會油畫和雕塑,是一個崇尚自由,尊重知識的獨特女性。

那時她是張愛玲心目中的女神,是一位神祕而美好的女神母親!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了戲劇性的色彩,甚至比戲劇更豐富多彩。

張愛玲中學畢業那年,母親回國與父親談判張愛玲出國留學事宜,父親不僅不同意,還把張愛玲打了一頓,並軟禁起來,接着張逃出父親家裏,與之徹底決裂。

也正是這次的朝夕相處,讓張愛玲對母親的愛一點一點地消失殆盡。

黃逸梵是急躁的,自私的,嚴苛的,當女兒達不到她的要求時,她會衝着她咆哮;當女兒笨拙時,她會罵她是“豬”;當女兒生病需要她照顧時,她會口不擇言地說張愛玲活着就是爲了害人。

一個不快樂的母親,對孩子殺傷力竟如此之大! 第3張

不僅如此,她還一直信奉“不許哭,弱者才哭!”的教條。一個正常人怎麼就不能用哭來發泄情緒呢?何況一個女孩子能夠用好“哭”這個武器,會贏得更多吧!

張愛玲的母親固然自私,固然苛刻,但卻也是愛女兒的,只是愛的方式不對吧!

不然她怎麼會花錢讓女兒去學鋼琴和英文,爲她爭取最好的教育資源,請昂貴的私人老師給她補習功課?

可她始終不明白,最好的愛首先是親密關係,而不是我願意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給你,我情願在你身上實現我未曾實現的夢想。

在與張愛玲的關係裏,她有着極大的付出感和犧牲感。

而很多時候有些事,你做了不說,留給別人的是感激,你做了又說了,留給對方的卻是傷害和虧欠。

所以,付出感是極有殺傷力的武器,是一把傷人又傷己的雙刃劍。

而付出感與犧牲感特別強烈的人,往往是不快樂的,因爲只有不快樂的人,纔會滿腔憤怨地訴說自己的不容易,纔會如此費力不討好!

後來張愛玲與母親之間,就剩下了冷冰冰的“欠債與還錢”的關係,她賣文爲生,勤勤懇懇地存錢,就是爲了有朝一日能夠把母親在她身上花的錢,全部還清,從此兩不相欠。

她不動聲色地實行對母親的報復:還錢時,冷眼看着母親哭。有什麼比得上女兒把你所有的心血用冷冰冰的錢來計量更殘酷的呢?

母親送給她的一對翡翠耳環,她拿去賣掉;母親臨終前想見她一面,她都不肯去。

一個不快樂的母親,對孩子殺傷力竟如此之大! 第4張

黃逸梵當初一定沒想到自己對女兒的傷害是如此之大吧?四歲時她離家出走,僅僅留給孩子一個“精神上的母親”,十六歲時,原本以爲可以得到親密母愛的張愛玲,卻生生被母親的苛刻和付出感給斬殺的鮮血淋漓,從此她對母愛的最後一點幻想和憧憬都破滅了。

張愛玲也是知道自己的殘酷無情的,她也對自己的行爲深感忘恩負義,所以她曾對自己說:“反正你自己將來也沒有好下場”。

她甚至不敢生孩子,因爲她怕她的孩子替母親來報復她。

於是在垂垂老矣,生命將近油枯燈滅之際,她還在爲自己與母親的關係而耿耿於懷!

當我們因爲孩子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優秀而對她咆哮時,

當我們處心積慮地想要把自己未經的夢想在孩子身上實現時,

當我們心懷巨大的付出感和犧牲感時,

當我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你好,而你卻不能盡如我意時,

我們又何嘗是快樂的?我們的這些不快樂,到底又會帶給孩子多大的傷害呢?

別忘了:一個母親的快樂,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哦!

請記住: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無關生死的事都不算事兒!

放下焦慮和埋怨才能輕裝前行!

或許,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做好自己,做一個快樂向上的媽媽。

不然你都不快樂,孩子怎麼快樂的起來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