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孩子人生的導師,在教學過程中,常遇到家長對孩子忍耐力不足、動輒要什麼就得馬上得到什麼的性格多所抱怨。孩子天生就是這樣嗎?還是教養方式出了什麼問題?三字經開宗明義這麼說: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對人格養成之初的一切定位,皆以善爲開端。何爲善?善是心靈不受污

孩子出生伊始,他們的人生就開始進行設定與運作。父母親是他們第一個也是極爲重要的程式設定師。

從事教育工作的資深人員很深刻的感受到一件事:父母對孩子的的影響終其一生。

文章開頭所述的情況,無論在臺灣還是大陸,這幾乎已是父母感覺最頭痛問題的第一位。

現在的社會模式,孩子越生越少;對孩子的關注越來越多。

園長小時候的臺灣社會,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階段,一般家庭3個以上的孩子非常普遍。因此,大人對孩子的關注,更多是停留在基本需求的滿足;其餘的部分一概不在“必要配合”的範疇。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瑪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當中分爲五大類: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與自我實現,而那時候臺灣父母親恰恰給到孩子的只是第一層次的生理需求滿足。因此孩子幾乎都屬於非常好說話,非常配合、擁有溫婉個性的那一類。一來,當一隻黑羊一點益處也沒有,反倒免不了一頓打罵;二來,家中孩子多資源稀缺,能有什麼就開心得不得了了,哪還會跟父母吵吵鬧鬧,不肯善罷甘休呢?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反觀現在的家庭資源豐富了,孩子稀缺;每個人對待孩子的方式已經超越正常的範圍,只想給他最好最多,卻不曾考慮孩子是否需要。一昧的給予之後,得到的就是讓人氣結的結果。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

父母溺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認爲只有一個寶貝,樣樣事情都應該包辦。孩子整天享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大人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有一天父母再也無法滿足孩子的胃口,從而開始責怪孩子無理取鬧、怪孩子不懂事、不聽話。責怪夫妻雙方沒有善盡教養之責,進而引發夫妻的婚姻大戰,造成婚姻與家庭的問題,影響和諧。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實是父母給的太多,父母的這份“愛”養成了孩子理所當然的不良的性格。父母對待孩子的這種有求必應、百依百順的“愛”往往是“毒藥”,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貪心、自私、急躁。

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明白教養孩子是一生不懈不怠的責任,時代在進步,父母們也要吸取新的知識,善用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

家長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忍耐、增強抗壓力。簡單的說就是適度的不及時提供、給予滿足孩子當下的需求。這裏指的是不影響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爲前提。讓孩子學會等待可以提升孩子的忍耐力,將來他纔有能力抵擋誘惑、戰勝困難。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到底我們可以怎麼做?父母可以從幾方面着手進行。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 第2張

一、訓練孩子等待

我們節目中經常提到計時器,除了將孩子游戲玩耍的時間做一個區格之外,更重要的是運用在訓練孩子"等待"這件事情上。

計時器響了,孩子進行下一個活動,不躁進不耍賴,一切有矩有度。耐心不是與生俱來,耐心需要時間訓練。

二、學會分享

每個父母都有這種經驗,好吃的東西捨不得吃,全部要留給孩子,這種做法看似愛孩子,其實對孩子非常不好。

一個長期獨享的孩子,他會覺得以他爲主是應該的;不知不覺就會養成了自私、霸道的性格。

對於分享,父母"說”的總是很多,方法卻少的可憐;因此,先從戒斷孩子事事優先的方面做起,不再爲"他"獨尊,孩子才能看見其他人的存在。

三、提高挫折忍耐力

孩子在生活中稍遇一點困難、挫折,心理上就受不了,然後寄希望於爸媽,讓爸媽來幫他解決問題。父母也看不得孩子受委屈、總是希望孩子一帆風順,事事順心如意。可是這與實際的生活根本不一致。好的父母要給孩子有戰勝困難的機會,願意放手,才能鍛鍊孩子的抗壓力。

父母是孩子人生程序的第一個編程員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