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的寒假,可以這樣安排!

孩子的寒假,可以這樣安排!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需要制定不同的計劃,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但是不能太枯燥,也不能太瀟灑。讓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學會獨立和感恩。

在孩子一、二年級時,寫過對假期安排的想法。轉眼已是四年級的寒假了。想想,發現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在變化着的。在一二年級時,我會和她一起制定比較具體的計劃,側重培養時間觀念、學習習慣。現在,這個假期,我會側重兩點:1. 自主、自我管理;2. 做家務活。

自 主:

這個假期我會給她更多自我管理的空間。剛放假那天,她興奮地坐下來,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列出來。有很多啊,比如,她構思個故事,想寫出來;給小白兔做衣服……後來我說,下面把應該做的事也寫下來吧。這個也寫了幾項,比如寫作業。我又說了一些我的要求。列出來後,告訴她,每天具體何時做什麼,自己安排吧!每天,我的硬性要求只有三個:有難度的閱讀(具體什麼書,自己在書架上找);中午沒有霧霾時,在戶外玩一個小時;保證每天有一定運動量。其他隨便!其實,九歲半了,把她單獨留家裏半天都是可以的,等我們都忙的時候,會給她指定個安全的空間範圍,自己活動半天。

自我管理,就像我們教孩子其他事情一樣,都是我們先帶孩子一起做,然後好比是撤掉腳手架,我們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如果有嚴重問題,再一起討論,調整。最終,孩子早晚是要自己在做,這纔是自我管理。所以,總要有個時間下決心撤掉腳手架。

前兩天剛放假時,她還有點不習慣。週末我在家,她過來問我,媽媽,我做點什麼呢?我說,你自己想啊,自己決定。按照慣例,每次假期,最初她都要大幹幾天,突擊假期作業。這是她自己的習慣,其他孩子不一定適合,作業量大就更不適合。他們的假期作業語數外都在一本上,一共才70多頁,兩天她就做了幾十頁。所以寫作業的這兩天還好辦,以後做完了,那就真的要自己安排了。

今早洗漱完畢,我上班時,看她收拾整齊,坐那開始畫畫。按我的想法,早晨頭腦清醒,應該學點有難度的。但是畫就畫吧。她不是我。她總要自己體驗摸索。還有一次,她被爸爸送到我單位,見我就說:“今天什麼也不想做,就想發呆!”連書包都沒帶來。我說好吧,發呆吧。其實前一天還去書店逛了大半天,並沒做什麼高強度的事。後來到我這,自己轉悠一會,躲在小屋裏把幾朵假花重新紮成兩束,美滋滋地拿出來。又找到她之前放在我這的書,看起來。一下午也過得挺好。

當家長把框架拿掉之後,孩子或許會發現,自己每天臨時現去想,今天做什麼,這也是挺累的事。怎麼辦呢?那就預先一起多想想吧,最好想完了再寫下來,省得下次重新再想。這就是自發的假期計劃了。小時候,我帶她一起做計劃。大了,總要自發去做。這纔是自己的,是自主規劃、自我管理。有這麼多時間,供自己去安排,想必是很富有的感覺吧!

在孩子四年級的時候,其實我也不能完全放手,她還沒那麼成熟。實際做起來是:放手,觀察,過一段再一起回顧總結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調整。我還是要帶她一起總結和修正的。有時想,等到初中,也許這個也不用我了,她會自己總結調整了。那時候,大概我想插手,也不太受歡迎了。

上面說的簡單總結一下就是:

1、先和孩子一起,把想做的和應該做的,都列出來。這時我提出我的一些具體要求。就假期的總體安排,聽她的想法,談我的想法。

2、每天只提少量具體的硬性要求,其他由自己安排,我不做微觀管理。寫作業這個不算我的硬性要求,我不提她也會寫,因爲這是她自己的任務。

3、隔一段和她回顧總結一下,問她做了哪些,覺得如何,有沒有需要調整的。我不會每天都和她總結,太頻繁,就沒放手,孩子會煩,那倒不如制定具體的計劃了。

放手,不意味着不管。每天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時間,都是我們聊天的時間。過去吃飯時,她總聽手機,現在我們都把手機拿走,一起聊聊各種話題。這是家長分享自己的見聞、感受,傳遞價值觀,傾聽孩子的重要時刻!

這個假期,多放手,也是因爲我總體的想法更加放鬆。或許很多家長想,四年級是最關鍵的時候,抓抓成績就上去了,不抓就下來了,下來以後再趕就費勁了。其實,如果孩子記性好,會記得很多家長在他們三年級時也這樣說。如果能穿越,會發現家長以後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都會這樣繼續說的。家長重視學習,是應該的。但是,需要這樣一路都在“抓”,這也不是比較健康的狀態吧,這只是應試教育與我們焦慮恐懼的合成物。

對於抓學習、“雞娃”——

1、要根據孩子具體情況來。比如,對於男孩,或許家長要多帶一些時間,當孩子更成熟些,學習習慣形成了,能相對理性思考、規劃,再放手。就是說,何時放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孩子的狀態。

2、要方法對。只是訓斥“抓緊學習!你看人家誰誰都考多少分!”,或者找個補習班把孩子放進去,都不能真的幫他。具體說,英語,要多聽、多接觸、多閱讀,而不是背單詞、做題。語文,多閱讀、思考、寫,而不是反覆學教材、做題。數學,少量做些練習題,看一些與數學有關的有趣的書,找一些奧數題來自己解,在生活中多觀察思考……按照這些合理的路徑去引導孩子,成績即使不是第一第二,孩子這些學科的素養也會逐步提高,興趣也得到了保持,以後會更有後勁。

孩子的寒假,可以這樣安排!

那麼,有了這些,我覺得也就足夠了,我們還要什麼呢?在成長中,讓孩子有自主的體驗,有掌控感,有自我管理的機會,有空閒,有過各種嘗試(其中有的低效、荒唐、幼稚、失敗,有的還不錯)——所有這些,於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以及長遠發展的益處,遠遠要大於成績向前移動幾個名次的好處!

與其等孩子上大學、畢業工作以後,突然發現自己不會安排生活,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缺乏內在動力,在工作上推一下動一步不能主動做事,不如在他小學時,就帶他練習自己安排活動。

未來的社會,對人才最關鍵的一項要求是,他能自主,有主動性,能自發地學習、規劃、尋找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訓練孩子自我管理,意義大於提高成績!

家務活:

這個假期的另一個側重點是,繼續讓孩子做家務活!

我從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就帶她做一些,但是後來上學了,晚上時間緊,就只能讓她做好自己自理的小事,比如起牀了把被簡單疊一下,晚上洗漱後把襪子稍微搓一搓,飯後把碗筷放到水池裏,有空就洗,沒空我一起洗……只有週末,時間多些,我會多喊她做點家務活,比如把洗衣機裏的衣服洗了,洗完晾上,一起整理整個房間,掃地拖地,她自己的衛生間自己保持清潔,一起清理陽臺。這個假期,希望做到:1. 她把與自己有關的簡單家務活變成例行的事情,形成習慣,不等我說就自己去做;2. 教她更多有點難度的事情,比如做有點複雜的飯菜。

做飯菜這個事,我們可以一起學新的,但更多的是,平時我們做飯時,喊她過來參與幫忙,隨時就講解了。我小時候,媽媽總是怕耽誤我學習,做飯菜很少讓我參與。後來大一點,我做什麼都要問她,一問,她就驚呼: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啊!我很冤枉:小時候沒教我,我當然不會啊。

做家務,幼兒一般都會樂於參與,只要你給他機會,別怕他搞亂就行。但是孩子上小學後,時間少了,他的興趣點也不在這了,家務活就成了麻煩事,家長常常喊不動他。往往家長也沒那麼大的動力,會想,大了自然都會做的,將來會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有保姆,有機器人保姆,又不想讓他做服務行業,現在時間這麼寶貴,別的孩子都在抓緊學東西,刷題、考級,孩子這麼忙,好不容易在家放鬆一會……

家務活,有那麼重要嗎?

我們現在帶孩子做家務活,意義不只是教會他做這些,長大了能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而是——

培養一種不怕麻煩、遇到難題勇於迎頭而上去解決的勁頭,簡稱:勤快、不畏難、實幹;

讓孩子積累自我效能感(我相信我能做成)、提升自我價值感(我是有用的);

在做事中,鍛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要自己想辦法把事情搞定完成),提高抗挫力(沒做好、做壞了,沒關係,這是常態,再試一兩次就好了)……

這些能力,都不會在你的說教中獲得,他只有一條獲得途徑——親自做事!

很多研究發現,孩子做家務活,有益於他們培養職業道德,是在爲未來更好地工作做準備。我們現在就已經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在工作中不能勝任,他們幹幾天就會辭職,沒有耐心去做基本的事情,去積累經驗,等待時機。他們遇到一點困難或批評就會放棄。他們缺乏一種堅持到底、按時把交給自己的任務妥善完成的態度。他們覺得周圍的人都應該是以他爲中心的,給他提供支持和幫助,無法接受別人有不同的立場和利益目標……這些,與這一代人在成長中,被過度保護、缺乏做事經驗、缺乏做家務活的經歷,直接有關。

所以,當我們爲了給孩子省時間而不忍心喊他做家務時,不必糾結了,宏觀去看待,看到長遠價值,想想你打算培養怎樣的年輕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改變世界,從改變身邊的小世界開始!

如果我們在孩子十多歲以後纔想起來這事,那麼你更難喊得動他。在孩子小學時,事情好辦些:給他講清道理(家務活是家裏每個人都要分擔的責任),和他一起做,允許他挑選自己喜歡的活(大孩子,就要給他一點他不那麼喜歡的活),都是好辦法。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堅持!

上面說的這兩條,其實本該是養育孩子中自然發生的,但卻是現在很多家長最容易忽視的!寒暑假,在很多家長心裏成了讓孩子彎道超車的機會:我做點什麼,能保證孩子離名校、美校、輝煌的未來更近一步呢?能讓他比同學更勝一籌呢?假期,家長把自己置於一種兩難處境、有莫大的壓力:我怎樣能一邊給孩子加碼、同時還讓他每天都快樂?我會不會忘了什麼,結果讓孩子白白地錯失好機會,浪費大好時間,開學了被所有別人落下……

所以,我提醒自己和大家,別想多了,迴歸到爲人父母正常的位置上。我們刻意多做的,未必是對,爲此而忽略掉的,也許恰恰纔是真正重要!做個差不多好的家長,允許孩子有自然的成長經歷,這樣他反倒會更加受益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