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過年,回婆家OR回孃家?

過年,回婆家OR回孃家?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年少時,80後被認爲是“垮掉的一代”;長大後,80後被批評是“最沒責任心的一代”;如今成家了,80後成了糾結的一代:糾結了一年的高房價、高離婚率,眼下還得糾結這個年怎麼過?

過年,回婆家OR回孃家?

在心理專家看來,面對“回誰家過年”的難題,權利和公平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溝通和換位思考。

年少時,80後被認爲是“垮掉的一代”;長大後,80後被批評是“最沒責任心的一代”;如今成家了,80後成了糾結的一代:糾結了一年的高房價、高離婚率,眼下還得糾結這個年怎麼過?

春節過年,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意味着團圓和高興,因此除了大魚大肉,更少不了兒女們承歡膝下。但隨着獨生子女夫妻以及跨地域婚姻的增多,很多已婚小夫妻過年都犯了難:去了婆家,孃家冷清;回了孃家,又怕公婆不高興;想把父母都接到自家來過年,不大的房子又住不下,怎麼選都是一個“難”字了得。

2012年的春節,不知道是受“末日”情愫的影響,還是“女權”覺醒的徵兆,新浪、網易、天涯和搜狐等門戶網站的女性專欄都開始“關注”過年回誰家的話題。“坑爹的過年回家,有的人是排隊買不到票,有的人沒時間回家,我卻爲回誰家過年吵架。”日前,廣州網友“用微笑解脫”的一則“究竟過年回誰家?我的老婆好像是軍閥!”的帖子成爲網絡熱帖。

爲什麼回誰家過年會成爲80後夫妻吵架的導火索?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李翠玲認爲,除了獨生子女夫妻和跨地域婚姻的增多,其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傳統男權思想與現代女權主義的衝突。“家裏男權思想嚴重的丈夫,會要求妻子把婆家當成第一親人,跟自己回婆家過年。而新時代的女性卻早已經把自己當作了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對她們是陌生的。再加上80後夫妻的社會工作壓力很大,回家從某種意義上更像是一種心靈療傷,但不管是對於男性還是女性而言,回到另一半的家中去過年,往往很難產生歸宿感。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使得回誰家過年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甚至已經發展成爲一種社會問題。”

其實,不管是回孃家過年還是回婆家過年,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因爲不管是回誰家,都意味着有一方的父母過年會孤單冷清。在心理專家看來,面對“回誰家過年的難題”,權利和公平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溝通和換位思考,以免將兩難選擇上升爲夫妻矛盾,甚至因此發展到離婚。

  過年方案逐個數

  方案1

  今年婆家明年孃家

小湯是湖南益陽人,老公小陳是江蘇人,結婚兩年。由於都是獨生子女,因此過年回誰家的問題,早在結婚前就引發過“階級”矛盾。但最終自認有點大男子主義的小陳,堅持要求小湯婚後到江蘇過年,國慶或者五一的時候回湖南。但小湯認爲,誰家的兒女不是兒女,國慶、中秋怎麼能和過年相提並論呢。最終,小陳沒有說服潑辣的湖南妹,雙方協商的結果是今年婆家,明年孃家。在小湯看來,女人不能有了老公忘了娘,該爭取的還是要儘量爭取。

  方案2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鄭小姐是大學教師,老家瀋陽。老公林先生是一家德國企業的高管,老家山東煙臺。兩人結婚一年半。“結婚前的七年,我們兩地分居,難得相聚一次,因此過年基本都是兩家跑。一般的情形是,我早放假飛回瀋陽,他後放假飛回煙臺,大年初一或者初二來我家,然後初三初四的樣子我們一起去他家,最後各自回到工作的城市。”鄭小姐說,結婚後,老公調到廣州工作,假期就顯得比兩個人相處更寶貴了。如果每年過年都兩地跑,整個春節假期基本都耗在路上了,而且十分不低碳,一個春節下來,機票錢都幾萬了。因此和老公商議後決定,每年過年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方案3

  婆家過年孃家拜年

李女士的老家在上海,老公季先生是安徽蕪湖人,結婚6年,有一個5歲的女兒和一個2歲的兒子。“每年過年,我們都是先到婆家過年,大年初一或者初二的時候,回安徽蕪湖給我爸媽拜年,然後途經上海回廣州。”雖然自己也很想跟父母吃一頓團圓飯,但是老公的父母身體不好,而且觀念比較傳統,因此雖然心存愧疚,但李女士還是堅持每年跟老公一起回上海過年。

“去年除夕夜,我打電話給我父母,打了一個多小時直到10點多才打通,電話那頭冷冷清清,原來老兩口連春晚都沒看,早早上牀睡了。電話打通的那一刻,我淚崩了!”李女士說,她最大的心願是能買一套大一點的房子,可以把四位老人接到一起過一個真正的團圓年。

  方案4

  婆家、孃家一起過

小鐘和小琴是一對典型的80後雙獨夫妻,前年雙方父母各自掏了一部分錢付了首付爲他們買了一套80平米的小三房。雙方的老人都想來看看,於是今年乾脆把兩家的老人都請來了。

“上週末,四位老人先後駕到,各自帶了幾百斤重的行李和三四隻雞,以及青菜、雞蛋、臘肉和鹹菜等各種過年用的物資,感覺像是在搞軍備競賽。原本以爲婆家孃家一起過年,總算不用糾結回誰家了,誰知道今早老公就暗示他爸爸覺得我媽媽炒菜油和鹽都放少了。再看看兩家人吃飯的情形,更是十分尷尬。我和父母吃飯迅速,很快就放下碗筷看電視去了,老公和公公還在不緊不慢地喝着小酒,說着我們聽不懂的家鄉話……”在小琴看來,讓四位老人一起過年也許並不是萬全之策,反倒會因爲飲食和習俗的差異,引發家庭矛盾。

  專家看法

  公平是其次,首要是溝通

袁榮親(廣州晴朗天心理諮詢機構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應用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省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Q:過年回誰家?儼然已經成了擺在所有雙獨夫妻面前的一個兩難選擇,作爲心理專家和婚姻家庭方面的專家,您認爲夫妻之間應該如何去溝通這個問題?能不能推薦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A:究竟到誰家過年,確實給不少的家庭帶來困擾,尤其是對城市的雙獨夫妻來說成爲一個難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雙方需要積極溝通。在溝通過程中首先需要有同理心,每個人在過年的時候總是希望回到自己原生家庭過年。除了表達對父母的孝順之外,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和文化中往往會使自己感到更爲隨意和舒服,因此要理解對方想回到自己的父母家過年而不樂意到伴侶父母家過年的想法。這樣既能照顧到雙方父母希望與子女團聚的期待,又不會讓自己爲難。比如輪流安排到雙方父母家過年,或者安排雙方父母在一起過年。

Q:對於雙獨夫妻來說,爲了避免過年時一家團圓、一家冷清的景況,不少夫妻開始採取“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過年方案,但與此同時也有夫妻擔心長此以往會影響夫妻感情。在您看來,這種方案可取嗎?

A:春節時“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種方法不可取。春節是家庭團圓的時候,雖然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也是一種團圓,但這是一種退行性團圓,是在分離的狀態下團圓。這樣將會給三個家庭都帶來困擾,首先雙方的父母會對子女的家庭生活產生猜疑和擔心。另外,這是一種逃避成長的行爲。春節到對方家過春節是讓自己瞭解伴侶的成長環境和成長過程以及成長文化的最佳機會,這種體驗將有助於夫妻雙方之間的相互理解,對家庭的和諧有重要的作用。當你單獨回到自己父母家過年,你將回到你最熟悉的環境和文化中,這只不過再次強化了自己的行爲模式,而作爲已經建立家庭的人,你不是僅與伴侶一個人發生關係,而是與其原生家庭,即原生家庭的文化和成長環境發生關係。因此你必須創造機會去了解理解和熟悉它,否則,將會出現夫妻之間發生文化差異的衝突。因此,儘可能避免用這種方式度過春節。

Q: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只有到自己家過年才能找到團圓的感覺,或者是產生“歸宿感”,這種情況應該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A:首先,出現不適應是可以理解的,因爲這個環境對你來說是陌生的,因此會產生孤獨的感覺,當出現這些感受時,告訴自己這是一種正常反應,接受它。另外,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這是一個難得的去了解伴侶的機會,如果你帶着好奇、探索、學習和體驗的開放態度將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更豐富,也會讓你的心情更愉悅。如果你總是帶着批判、厭惡、抗拒的心態去伴侶家過年,破壞的不僅是你的假期心情,甚至會影響你的婚姻生活。

Q:根據媒體報道,“過年回誰家”的問題難以解決,導致個別年輕夫妻選擇離婚。您覺得出現這種情況是80後“自我中心主義”的集中爆發,還是不善溝通的惡果?

A:有的夫妻因爲回誰家過年的問題吵架甚至鬧離婚。說明雙方缺乏有效的溝通能力。夫妻之間出現不同的意見與分歧是不可避免的,用離婚來解決到誰家過年的紛爭,這是一種非常不成熟的表現。過於強調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不懂換位思考,不善於妥協,這都是不健康、不安全的溝通方式,這種溝通方式只會使衝突升級。婚姻需要經營,家庭需要有願景和目標,家庭成員更需要有經營的能力。如果出現類似衝突,請記住離婚解決不了你的問題,你需要的是更多去了解自己和了解對方。

  BBS

  過年究竟回誰家?

天涯網友“最愛是鑫鑫”:本來約好在我家過年,上週公公突發心臟病,老公第二天就飛回去了。馬上我就要放假,內心糾結難過。我是單親獨女,去年春節去部隊陪老公過大年三十,沒想到媽媽自己一個人在家上網看着電視過了這個年。今年陪她在湖南吧,山東的公公現在還在重症監護室;不陪吧……我自己心裏又很難過。

天涯網友“穿個馬甲幹壞事”:作爲女人,只要求公平就可以了,要麼各回各家,要麼輪流……可是這在鳳凰男和他家人的思維裏是行不通的……吵架,每年過年都吵架……

天涯網友“redzilian”:各讓一步。結婚這麼多年,我在婆家過了兩次年,老公跟我一起回孃家過了一次年,其餘年份都是各陪各爸媽。慶幸無論是公婆還是自己爸媽,還是老公,大家都理解。本來,團聚是好事,爲此鬧矛盾就不好了。

天涯網友“23愛琴海”:誰家都不去。在自家過年,五一的時候去孃家,十一的時候去婆家。省得吵架。

天涯網友“刀豬”:如果雙方父母都在比較遠的地方,雙方又都是獨生子女。我的建議是,每年三十各回各家過,然後,第一年的初二初三A去B家裏過,第二年的初二或初三B去A家裏過,因爲大年三十對每個家庭來說,意義都很大,都希望兒女在身邊。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