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地位,就是兄弟姐妹間的地位......

你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地位,就是兄弟姐妹間的地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比於獨生子女,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成長經歷會大不相同。

有研究發現,和獨生子女相比,和兄弟姐妹一起成長的孩子,對失敗容忍度更高,人際間問題解決能力也更好。

但是,他們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保護行爲卻相對較少。

他們會更早在家庭獲得“分享”、“協商”、“競爭”等經驗,他們的家庭結構會更像家庭之外的社會結構。

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長的孩子,家庭會更像一個小小的“社會”,他們會在家庭中擁有自己第一個“社會地位”。

因爲父母對家庭排行不同的孩子可能採用不太相同的撫養方式,他們的性格會受到一定影響。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出生順序對孩子可能有什麼影響。

你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地位,就是兄弟姐妹間的地位......

排行老大

對大多數家庭來說,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對父母都有特殊的意義。

他們會在一段時期中,獲得父母全部的關注,也會逐漸習慣被寵愛。

可是,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他曾經在家裏的“特殊地位”,就可能被第二個孩子奪走。

他不得不和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的寵愛,對於父母來說,自己只是多了一個孩子,但對於“老大”,這個世界上卻是多了一個和自己爭奪父母關注的“競爭者”。

如果他沒有做好迎接這個弟弟或者妹妹的準備,他會經歷一段對他影響很嚴重的“失落期”。

尤其是父母如果很偏愛第二個孩子,“老大”將會體驗到“被剝奪感”。

作爲孩子,他們不可能自然而然產生“我應該照顧弟弟或妹妹”的想法,他們只會想“回到過去”。

他們可能對弟弟妹妹充滿敵意,也可能會想盡一切辦法索取父母關愛。

如果父母想要協助孩子度過這個“失落期”,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學會與父母“合作”,對年幼的弟弟妹妹產生作爲長兄或者長姐的責任感

合作意識越早形成越好。

如果老大在弟弟妹妹出生前就有了與父母“合作”的意識,他們就能很好度過這個時期。

他們會很願意接受這個新的家庭成員,甚至可能在平時生活中學習父母的樣子,照顧弟弟妹妹。

這些在家庭中形成的正面行爲,會讓他們在家庭以外的社會中獲得更多益處,他們可能更願意承擔責任,願意保護弱小者,樂於助人,也擅長與自己年齡不同的人合作。

所以如果父母決定要第二個孩子,對於老大多一些“合作能力”的培養。

你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地位,就是兄弟姐妹間的地位...... 第2張

次子

在“分享”這個方面,第二個孩子比第一個孩子更容易做到,因爲他們一出生就已經有人與他們“分享”父母的關愛。

但是他們出生後卻要立即面對“競爭”,競爭對象就是自己的哥哥或者姐姐。

所以第二個孩子比較容易感到“焦慮”——前面總有一個人,怎麼才能超過他?

這種焦慮並非完全不好,也可能會成爲他努力超越“優秀者”的動力

離開家庭後他也可能更容易尋找一個比自己優秀的目標,作爲自己超越的對象。

所以對於第二個孩子,父母要更多關注如何引導孩子將“焦慮”情緒,變成讓自己更優秀的“動力”。

你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地位,就是兄弟姐妹間的地位...... 第3張

最小的孩子

最小的孩子一般不太會有被人“超越”的憂慮,並且由於他是家裏最幼小的孩子,更可能得到父母的寬容。

如果哥哥姐姐和他歲數差得比較遠,也更可能包容他的行爲。

所以在成長過程中,他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最小的孩子比較習慣依賴別人,性格上也會相對任性。

因爲身邊全是年長於自己的人,最小的孩子也有更多觀察和學習的對象。他們會比較擅長讓別人喜歡自己,注意到自己。

如果哥哥姐姐都比較優秀,要超越他們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有些孩子會在面對如此多“競爭者”的時候退縮,放棄取得成功的努力。

離開家庭之後,他們也很可能尋找一個能夠讓自己繼續依賴的人。

所以對於最小的孩子,父母更多關注的是“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培養。

並非所有人都按照以上描述的情況,發展出完全對應的性格,因爲影響孩子發展的原因太多。

以上特徵,只是幫助父母更加了解不同出生順序可能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爲和個性。

你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地位,就是兄弟姐妹間的地位...... 第4張

父母如何應對手足衝突?

家裏若有超過一個孩子,父母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

面對衝突時,父母要記住一點——

衝突並不可怕,孩子在衝突中學會協商。

就算父母能夠避免孩子在家庭中的衝突,也無法避免他們在家庭之外的衝突。

衝突是讓孩子學會“協商”的重要步驟。

當兩個孩子出現衝突的時候,父母最好能夠當一個“引導者”,而不是仲裁員。

當父母介入孩子紛爭的時候,要記得先安撫住雙方的情緒。

如果兩個孩子都在哭鬧,要等他們都平靜下來,再繼續解決這件事,而不是他們不吵不鬧這件事就算完結。

即便他們不再吵鬧,也未必就是獲得了最好的解決辦法,下次遇到這種事,還會再次吵鬧。

父母不需要說:你是哥哥/姐姐,就要讓着小的。

也不用就地裁決到底誰對誰錯。

而是引導孩子和對方協商,怎麼做會比較好。

可以告訴孩子:如果爸爸媽媽不在,你們兩個人會打算怎麼做呢?

更關鍵的是,看到對方的情緒,引導孩子去體會對方的心情。

比如:你剛纔突然就搶走了他的玩具,他很生氣。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突然搶走,你也會生氣對嗎?

若孩子以“打架”的方式“解決”了衝突,父母就不可以袖手旁觀了。

因爲這種方式不僅沒有練習到“協商”的能力,還會讓獲勝的一方感覺,可以用打架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走出家庭之後,他們也更容易把“打人”的行爲運用到別的地方,逼迫比自己弱小的人按照自己想法行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