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家庭教養原則不一致的後果是什麼?

家庭教養原則不一致的後果是什麼?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雖然養育孩子,是一件有趣又艱辛的事情。但是當教養原則一致時,孩子帶養起來就會比較順暢,如果原則不一致,不僅帶養起孩子遭遇的困境挑戰更多,更嚴重的後果則是對孩子的行爲影響。

來看一個吃糖的小例子,大多數孩子喜歡吃糖(也有很多例外,孩子很少吃糖,你可以對應其他事宜),僅就這一件事情的養育,就會令許多父母頭疼萬分。尤其是當家庭規則不一致時,孩子就會面臨多種境遇:

媽媽說,每天只能吃一顆糖;但是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多買多吃。

爸爸說,每天只能吃兩顆糖;但是爸爸心情不好的時候,可能就沒糖吃了。

奶奶說,只要你高興,想吃多少都可以。但是當爸爸媽媽出來管時,奶奶的話就不管用了。

家庭養育中有些不理性不一致,但卻常常存在的邏輯便是:給孩子糖吃的時候,是爲了讓孩子高興,滿足孩子,疼愛孩子;而不給孩子糖吃的時候,是爲了保護孩子的牙齒,呵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有規矩,總之是爲了管教孩子。

家庭教養原則不一致的後果是什麼?

可惜,這是成人的邏輯,怎麼論述都能自圓其說。但是作用到孩子身上,恐怕就很難朝着預期的目標收場,因爲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他會想:今天可以吃到糖嗎?可以吃到幾顆?孩子會有明確的判斷嗎?當然不會。因爲環境太過複雜,疼愛自己管教自己的人很多,不同的家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就會有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個家人,也可能會忽左忽右,反覆無常。

最終的結果,孩子只能聽從自己內心的慾望,想吃的時候,就跟家人申請,運氣好的時候,得到滿足;運氣不好的時候,遭到家人拒絕後,極有可能鍥而不捨,瘋狂地磨人要糖吃:這個家人不行,再碰碰運氣,哀求另一個家人;這會兒不同意,那就過會兒再嘗試一下。孩子之所以能表現得如此“不依不饒、倔強、難以說服”,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孩子根本不知,吃糖的明確規則到底是什麼?所以只好像買彩票一樣,抱着碰碰運氣的心態,不斷嘗試,因爲沒準兒哪一次就成功了!

於是,在養育與被養育的關係裏,父母與孩子的內心都是慌亂不安的:從家長的角度看到的是,孩子行爲的難纏;從孩子的角度看到的是,家長教養的混亂。

這如同我們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沒有任何提示標識和說明一樣,完全憑藉亂撞,儼然一隻“無頭蒼蠅”。有這樣混沌的行爲狀態,完全是所處環境裏缺乏清晰的制度、原則和標識所致。

這種混亂的狀態,早在多年前的心理學實驗裏得到解釋。美國實證主義心理學家桑代克曾經用科學實驗的方式來研究學習的規律,提出了著名的聯結學說。

實驗對象是一隻可以自由活動的餓貓。他把貓放入籠子,然後在籠子外面放上貓可以看見的魚、肉等食物,籠子中有一個特殊的裝置,貓只要一踏籠中的踏板,就可以打開籠子的門閂出來吃到食物。一開始貓放進去以後,在籠子裏上躥下跳,無意中觸動了機關,於是它就非常自然地出來吃到了食物。桑代克記錄下貓逃出籠子所花的時間,然後又把它放進去,進行又一次嘗試。桑代克認真地記下貓每一次從籠子裏逃出來所花的時間,他發現隨着實驗次數的增多,貓從籠子裏逃出來所花的時間在不斷減少。到最後,貓幾乎是一被放進籠子就去啓動機關,即貓學會了開門閂這個動作。研究者認爲動物的學習是一個“試誤”的過程,無關的錯誤反應逐漸減少,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儘管人們對桑代克的學習理論提出了這樣那樣的反饋,但是他的理論對我們當前很多教育實踐仍有極大的借鑑意義。他的研究給了這樣的提示,當條件規則清晰時,個體更容易掌握規則,表現出越來越好的學習效果。

雖然人類的學習更加複雜,但是與小動物仍有很多共同之處。如果生活經驗讓孩子明白,全家人,不分媽媽、爸爸還有奶奶,都能不依賴於自身的心情狀態,堅持統一的規則,如‘每天只允許吃一塊糖果’,那孩子就很容易習得家裏的吃糖規矩,享用一塊以後,就不會再想要得到第二塊,這就是規則的學習。孩子花費在索要糖果的時間就會自然減少。

與桑代克實驗條件不一樣的是,很多實際生活中並沒有單一的規律可尋,人類行爲並不是“按動一個開關就能獲得自由和食物”這樣簡單的一一對應。當環境裏沒有規律可尋時,個體的試誤次數就會增長很多。尤其是聰慧的人類小朋友,都很察言觀色和“鑽空子”,爲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慾望和想法,就會不斷地嘗試錯誤,直到得到滿足爲止。

在孩子的生活當中,吃糖只是再小不過的一件事情,多吃一塊,少吃一塊,對孩子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但是,如果養育中不管大事還是小事,家中都存有多種不同的規則,則勢必爲養育帶來更多的困擾,也爲孩子的成長學習帶來諸多不必要的煩惱和困惑。越是關鍵性的養育問題,父母越是應該堅守一致的教養原則,方能保障孩子良好行爲的塑造和養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