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九寨溝首個“地震寶寶”出生 九寨溝“地震寶寶”:她的名字叫“平安”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九寨溝首個“地震寶寶”出生 九寨溝“地震寶寶”:她的名字叫“平安”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當地震發生的時候,產房裏有一個產婦正在生孩子,地震發生12個小時候,這個孩子來到了世上,她是地震後出生的第一個孩子,代表着新生的力量。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事件概況

8月9日10點02分,九寨溝7.0級地震發生12個小時後,伴隨着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6斤6兩的女嬰來到了世界。這是九寨溝地震後,當地出生的第一個孩子。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九寨溝首個“地震寶寶”出生 九寨溝“地震寶寶”:她的名字叫“平安”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事件發生

10日上午,記者在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病房見到寶寶時,她正躺在嬰兒牀上,裹着小花被,睡得香甜。奶奶左春菊坐在旁邊照看,母親李紅霞則躺在病牀上小憩。

李紅霞今年43歲,是縣人民醫院的眼科醫生。由於科室人員緊張,直到8月8日,她仍在堅持工作。她的丈夫左國平同樣是一位醫生——九寨溝縣中藏醫院院長、骨科專家。

地震發生時,夫妻倆都在家裏。第一時間安排父母把妻子送到縣人民醫院後,左國平立即趕往中藏醫院。

也許是受到了地震的驚嚇,還未到預產期的李紅霞住進醫院後不太舒服。9日凌晨做了胎檢後,醫生建議她接受剖腹產手術。

“這個情況我跟他(左國平)說了,我們本來打算推遲兩天做手術,因爲會有傷員,不想跟他們搶牀位。”李紅霞說,在醫生的堅持下,她最終在9日上午接受了手術。

而左國平則從9日凌晨2點40分就進了手術室,出來時已近11點。此時,他的小公主已經出生快一個小時了。

10日上午,記者在中藏醫院見到左國平時,他剛剛查看完地震傷員。醫院地震後共救治了60多名傷員,重傷員已轉院至成都。醫院的院子裏,搭起了十多頂救災帳篷,傷員們躺在病牀上休息。

說起孩子出生時沒能陪在妻子身邊,左國平無奈地笑了笑。“作爲父親,孩子出生時應該在身邊,但醫生的職責是大災面前工作爲主。”這兩天,左國平做了“不知多少臺”小手術,5臺大手術。

“知道孩子出生後我趕緊去醫院了,看了她們幾眼,因爲還有兩臺手術等着我,就匆匆離開了。”左國平說,等忙完了,有空了,一定多陪陪老婆。

寶寶出生後,奶奶左春菊一直在病房照看。不善言談的她看着寶寶,面露笑意,“孩子非常乖,不怎麼哭鬧。”

在九寨溝縣人民醫院,新生命正陸續降生。10日上午10點20分,又一個7斤2兩的男嬰誕生了。與此同時,還有2例剖腹產手術正同時進行。

“孩子在地震後平安出生,我覺得很幸運。”昨天經歷了剖腹產手術的李紅霞仍較虛弱,她說,孩子的平安出生是她最大的幸福。不過,她還沒有想好孩子的名字。

第二次當父親的左國平卻有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在這樣的時刻出生,我覺得有特別的意義,大災面前,母子平安。孩子的小名,就叫‘平安’。”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九寨溝首個“地震寶寶”出生 九寨溝“地震寶寶”:她的名字叫“平安” 第2張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地震小常識

【地震自救小常識順口溜】

遇地震,莫驚慌,保鎮靜,少傷亡。

先顛簸,是近震,只搖晃,震必遠。

是遠震,不用管,若近震,莫等閒。

住樓房,別慌張,到小間,暫躲藏。

廚與廁,牢又堅,跨度小,較安全!

關於地震,不同場所躲避要點:

1、學校。在學校中,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裏,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裏,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不要到陽臺上。震後有秩序地撤離。

2、行人。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築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

3,樓房內。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爲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切記不可躲到牀下,但可以躲到牀邊,牀的面積大,承受重量過多時容易壓倒牀下的人,而牀邊可起到支撐作用),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

【九寨溝“地震寶寶”出生】九寨溝首個“地震寶寶”出生 九寨溝“地震寶寶”:她的名字叫“平安” 第3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