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如何預防小兒冬季常見病?

如何預防小兒冬季常見病?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風起,冬季至,正是寶寶生病的多發期,媽媽們又開始打響了寶寶健康的保衛戰。怎樣才能使寶寶遠離秋冬季常見病的傷害呢?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朱微微、廣西民族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吳朝波、廣西民族醫院新生兒科醫師詹豔妮等專家向媽媽們詳解並支招應付各類小兒常見病、多發病,教家長如何打贏保衛寶寶健康的四大戰略。

如何預防小兒冬季常見病?

 編者按

“寶寶吃藥了!”看到媽媽手中的水杯和一堆藥,寶寶一邊咳嗽使勁地搖搖頭,一邊表情痛苦地想推開媽媽的手。媽媽是看在眼裏,疼在心上。 “呼吸系統疾病及經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成爲了冬季裏最常困擾着寶寶的疾病,呼吸道疾病如反覆感冒、肺炎等就如運動戰一樣,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康復。媽媽如何打贏這場運動戰,避免寶寶受到這些疾病的傷害?且看專家支招對付。

 普通性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

呼吸道疾病

普通性感冒

症狀:流鼻涕、鼻塞、喉嚨痛、咳嗽、全身不適等。

醫生提醒:若孩子出現鼻塞、精神差、全身不適等症狀時就應及時就診,特別是對於4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更應引起重視,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於感冒生病等還不會以哭鬧的形式表現出來。當4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出現不肯吃奶、與往日相比表現得過於安靜、精神狀態差等症狀時,父母就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了。

普通感冒剛開始時不要吃消炎藥。在感冒後期醫生常會給孩子開消炎藥,這是因爲後期常常會合並細菌感染,因此需要給孩子扎手指,化驗判定是否需要使用消炎藥治療。建議父母不要自行去藥店購買消炎藥,不要自行決定給孩子吃消炎藥,需經醫生診斷後,再做治療。

居家護理:父母可以帶孩子到戶外進行適當的運動,對孩子來說,戶外散步、踢球、搖木馬等都是鍛鍊的項目。運動加上營養均衡飲食,是提高寶寶自身免疫力,預防感冒的上上策。

另外,在冬季適當加減衣服。氣候變化時,孩子的衣服要勤穿勤脫,不要只加不減,特別是冬季降溫時不要一下穿得過多,一般比成人多穿一件就夠了。如果孩子活動時出汗,及時用毛巾擦乾,入睡後汗多的小兒,前後胸墊上小毛巾防止汗溼內衣。減少出汗、及時擦汗是防止小兒受涼的重要措施。

 流行性感冒

症狀:突然發燒、臉部潮紅、頭痛、肌肉疼痛、咳嗽及發冷,有時合併咽喉發炎,眼睛症狀(流淚、畏光、發燙、動眼疼痛)與鼻塞。這些症狀會持續2~5天。當全身症狀漸漸消退時,咳嗽及鼻塞等症狀會變得更明顯,且持續4~10天。

醫生提醒: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的好發季節。而6個月~3歲的嬰幼兒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危人羣,寶寶患流感稍不注意就會引發中耳炎、肺炎、腦炎及心肌炎等。由於接種疫苗後人體內產生的抗體水平會隨着時間延續而下降,因此建議每年都應給寶寶注射流感疫苗。

居家護理:6個月以下的寶寶最好進行母乳餵養,母乳中的天然免疫成分可以保護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和稍大的寶寶,要特別注意營養平衡,蔬菜、水果、牛奶以及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都要全面攝入。

此外,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也是提高寶寶免疫力的好方法之一。睡眠不但要有足夠的時間保證,還要講究質量。冬季寶寶房間的氣溫保持在24℃~26℃,注意室內的適當通風,睡前適當安撫寶寶等都對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有利。

患病嚴重的寶寶最好不出入公共場所,按時服藥。幼兒流感通常1~2週會復原。

最後,家長還應定期給寶寶的奶瓶、玩具及居室物品進行消毒。

 肺炎

症狀:患兒除了胸痛、呼吸困難外,還伴有劇烈的咳嗽和高燒。

醫生提醒:肺炎在冬季的發病率最高,幾乎佔全年的80~90%,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肺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家中有新生寶寶的父母要特別注意,這是因爲新生兒的肺炎可能沒有發燒、流鼻涕等典型症狀,而只表現爲吐奶,精神差等症狀。因此,父母不可大意,稍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諮詢醫生。

居家護理:多給寶寶翻身拍背,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拍背的方式是豎起來抱,手空心,從下往上拍,這樣能促進纖毛的運動。多吃水果、湯汁,少吃雞蛋。飲食要清淡,要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若寶寶有發燒症狀,可用冷毛巾敷額頭給寶寶降熱,退熱貼也可用;但是父母要注意,退熱貼不能貼上降熱了就不管了,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診治。因爲寶寶發燒很容易引起高熱驚厥。高熱驚厥時,寶寶會神志不清地抖動,短則十幾秒,長的會有5~6分鐘。

另外家長還應及時帶寶寶去打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水痘、手足口病

經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症狀: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粘膜瘀點瘀斑及頸項強直等。

醫生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以下簡稱流腦)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發病較多。流腦在6個月~2歲的寶寶中發生率最高。該病由呼吸道傳染,特別是通過親密接觸如同睡、擁抱、餵乳、接吻等方式傳染給2歲以下的嬰兒。流腦以往通常每3~5年出現一次小流行,8~10年出現一次大流行。

居家護理:預防流腦的最佳方法是注射疫苗。其次是要防止着涼,平時在孩子的背後墊一塊小毛巾,汗後及時更換;注意晚上給孩子蓋好被子;若孩子出現發熱、怕冷、嘔吐,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確診者應隔離治療。患兒污染的環境、用品等要嚴格消毒;要經常曬衣服、曬被褥、曬太陽,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水痘

症狀:起病較急,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而後迅速變爲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約2~3天水皰乾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

醫生提醒:水痘是由皰疹病毒引起,主要發生在10歲以下孩子,流行於冬末春初。水痘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患有水痘的寶寶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爲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孩子,應隔離觀察3周。

居家護理:長水痘期間,要幫寶寶洗澡,讓身體清爽舒服,洗完澡後,可用浴巾吸乾身上的水分,再抹上止癢藥;發水痘時,全身發癢,可以讓醫生開一些止癢的藥物,不要讓孩子亂抓;把孩子的指甲剪短,避免抓破傷口,如果是嬰兒可以給他戴上棉質小手套。

 手足口病

症狀:主要發生在兒童的手、足、口、臀四個部位,表現爲發熱,大多在38℃左右。部分寶寶在初期時,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噁心、嘔吐等。

醫生提醒:手足口病多發於6歲以下兒童,尤其是3歲以內的嬰幼兒,主要通過人羣間親密接觸進行傳播。

居家護理:避免讓孩子與患兒或有可疑症狀者接觸,吃東西前一定要洗乾淨手,不要隨意使用別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儘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如果孩子被感染 ,一定要很好地臥牀休息,發熱時給喝溫開水,宜吃清淡稀軟的飲食。寶寶嘴痛時注意吃低溫食物,疼痛厲害不能進食時要及時去醫院輸液,補充身體所需的熱能。手足口病病程雖大多數能平穩過渡,但有的情況也有致命危險,如心肌炎、肺水腫、腦炎等。

總之,大家都應該重視孩子的疾病,掌握好具體的方法,調理好寶寶的身體,保證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