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果孩子經常自顧自地做事情,會導致變得自私嗎?

如果孩子經常自顧自地做事情,會導致變得自私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孩子整天自顧自地做事情,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私?都說家裏有兩個孩子,合作難度指數絕對不是1+1=2,請問我怎麼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兩個孩子的合作意識呢?整天看他們自己幹自己的,也不互相幫忙,孩子們最後會不會都變成只顧自己,自私的人?

家庭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學校,父母引導孩子學會和他人合作,是孩子在家裏需要最早學會的事情之一。父母可以給孩子創造很多合作的機會

要幫助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合作,我們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小到生活起居,比如刷牙、洗澡、穿衣服;大到家庭事務,比如做家務、逛超市和收拾玩具等等,都可以變成孩子相互協作的好方法。

我們以逛超市爲例來談一下這個法則的運用。

我家孩子一個四歲,一個兩歲,帶着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就是一次很好的“合作”訓練。我會去超市之前,就和孩子一起列出購物清單,包括我想要購買的,以及家裏需要購買的東西。爲了方便讓孩子參與進來,我還會從網上下載我想要買的物品照片,然後打印出來,讓孩子們去超市幫忙找。

如果清單裏有重複購買的東西,我也會讓孩子看一下家裏的庫存,計算下我們還需要買多少等等。這個時候,孩子也可以羅列出自己想要買東西的清單,而且還需要反過來向我做一個詳細的物品介紹。這樣子做的好處是,不僅讓孩子參與了採購行爲,還讓孩子在採購這件事情上,有自己的決策權,感覺是和媽媽一起完成一次任務。

如果孩子經常自顧自地做事情,會導致變得自私嗎?

等到了超市之後,我會請孩子幫忙找出要買的東西,如果這個東西不太重,我會請他們把東西放到購物車裏。到了結賬的時候呢,又可以讓孩子幫忙把購物車裏的東西,放到收銀臺的傳送帶上,這些都是合作。孩子在整個過程中都很積極,就這樣,我們巧妙地把購物變成了一次非常愉快的團隊合作。

如果孩子的年紀更大一些,孩子可以參與的部分則更多,比如孩子的協作會最終替代我這個“媽媽”早期決策的部分,我們可以通過運用家庭決策樹來幫忙。

什麼是家庭決策樹呢?就是以畫樹枝的方式,用樹狀結構對具體步驟進行細化,讓孩子可以將一系列啓發式的問題納入到合作過程中。

藉助決策樹的邏輯幫助和思維導圖,孩子們可以一起商量和評估家裏到底缺少了什麼,以及如何用最高效、最經濟的方式去填補家庭的採購需要,這些都是很好的團隊協作的過程。

這個合作的流程,當然可以應用到適合孩子參加的所有親子活動中,像是一起做飯,一起打掃衛生,或者是一起收拾玩具等等。不管孩子多大,我們每天都能進行這種合作的練習。而隨着孩子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合作的形式也會越來越豐富。

不過,在參與到孩子們的合作過程中,我們也一定要警惕不要成爲“命令式”的家長。如果整個過程都是家長在說要求,孩子乖乖去做,或者家長覺得自己是在鼓勵孩子表達想法,可是孩子始終沉默不語的時候,我們就得警惕是不是沒有把握住合作的本質,讓孩子在和父母的溝通中產生了壓力,而不敢表達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