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溺愛孩子加重社會犯罪

溺愛孩子加重社會犯罪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一些青少年涉嫌犯罪引起社會關注,由此引發“下一代”如何教育的大討論。許多家長表示知道溺愛孩子有危害,但分不清什麼是溺愛,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溺愛孩子。請關注——

溺愛孩子加重社會犯罪

“溺”,詞典上解釋爲“淹沒”的意思。人被水淹沒了叫“溺斃”,如果父母的愛氾濫,對孩子就是一種傷害。溺愛是孩子成長的毒藥。“慈母多敗兒”是流傳在我國民間的一句諺語,這裏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對孩子一味遷就,包庇縱容,就是“溺愛”。

  過度關懷也是病

初春的北京,乍暖還寒。在醫院採訪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幕:兩歲的兒子感冒了,媽媽抱着來看病,儘管症狀很平常,可是後面跟着一大撥“相關人 等”,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家裏的小保姆。弄得醫生哭笑不得,明明10分鐘的看病時間,爲了應付家屬左右開弓的“盤問”硬是拖了25分鐘。

兒科專家告訴記者,對下一代的異常關注也是一種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祖輩4人、爸爸媽媽父輩2人對獨生寶貝1人,“421綜合徵”形象地概括了這種現代家庭愛兒過甚的情形。

兒童心理專家李公正教授表示,這樣的溺愛不利於孩子獨立。孩子受到兩代人的“呵護”,在家是“小皇帝”、“小霸王”,可是出門後就表現爲六神無主,因爲他們再也不知道依靠誰,感到非常無助。

“關懷強迫、溺愛過度其實也是一種軟暴力。”教育學者裴秀芬認爲,父母溺愛的撫養方式,剝奪了孩子生活中許多重要的東西。溺愛孩子的家長常擔心孩子拿這摸那不衛生,跑東跑西不安全,限制孩子的活動,致使孩子運動遊戲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內心因此自卑孤獨。

溺愛的父母還喜歡包攬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務,情願自己多累點,也不願意孩子辛苦。這樣做一方面讓孩子有“只有你們會做,我不會做”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理所當然地認爲父母應該爲他做一切,不懂得感恩,如果父母或別人做得不如他的意,就會很不滿。

  溺愛分兩種

在相關文章中,溺愛分兩種——包辦型溺愛和放縱型溺愛。包辦型溺愛中,父母將孩子當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的復製品;而在放縱型溺愛 中,父母自願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們是孩子的手和腳,心甘情願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揮。放縱型溺愛發展到最後,還會培養出“父母的敵人”。

“放縱型溺愛會導致孩子心中根本沒有其他人。”心理諮詢師袁榮玲說,“如果父母不早點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最終也會發現,他們的孩子也是他們的地 獄。”並且,放縱型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經常僞裝得很強大,但實際上他們難逃放縱型溺愛帶來的三個常見的惡果:依賴,他們先是依賴父母,最終是依賴配偶或自 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獄,因爲他只知道提要求,讓親人關注自己,但他們卻對親人的感受視而不見。自卑,他們會發現,一旦離開親人自己什麼都不是, 所以會出現嚴重的自卑心理。但他們自大慣了,不能接受這種自卑,所以會把自卑轉嫁到別人身上,並變本加厲地傷害別人。任性,父母的溺愛讓他們養成了自私自 利的自我中心主義,這導致他們嚴重缺乏同情心。“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們的習慣。

  兩歲是關鍵期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戀的,他們以爲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這一天然的自戀。這個探索過程主要從2歲開始,他們需要認識社會, 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而孩子沒走入社會時,父母和親人就代表了社會。做父母的一味溺愛孩子,放縱孩子的一切慾望、要求,就是告訴孩子他的一切慾望都是 合理的,社會都該滿足的,他的自戀是對的。長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戀就沒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這個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難走出來。

有些孩子則是幸運的,他們離開父母后,在幼兒園或是小學經受挫折、坎坷,得到寶貴的人生經驗,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適應環境而不是 環境來適應自己。有些則沒有這麼幸運,一帆風順地走下去,自我無限膨脹,但當走到真正的社會中時,以自我爲中心遭到毫不手軟的打擊,社會環境無情地摧毀了 他已經固化的自戀的心理定式。這時,他再以一己之力與社會抗衡,面臨的就只是滅頂之災。

心理專家指出,別人不會溺愛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須先意識到這一點。孩子在探尋過程中,挫折是必須的體驗,也是必然的體驗。“在0—2歲時,怎 麼滿足孩子的需要都不會犯大的錯誤,但從兩歲開始,做父母的必須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探索,一方面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讓他意識到,世界並非是圍繞着他而轉, 其他人是和他一樣重要的人。他要自愛,但同時要愛人。”

  溺愛不能算真愛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認爲,對孩子的溺愛和對寵物的愛有一致性,可以說是一種父性或母性的本能。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經過意志抉擇,並且對 心靈的成長毫無幫助,所以不能算是真愛。

派克描述說,這些“更多的東西”就是:愛不光是給予,它是合理的給和合理的不給;是合理的讚美和合理的批評;它是合理的爭執、對立、鼓勵、敦促、安慰。所謂合理,是一種判斷,不能只憑直覺,必須經過思考和有時不怎麼愉快的取捨決定。

這樣做的人經常會處於一種兩難的困境當中,一方面要尊重所愛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獨立,一方面又要適時提供愛的引導。這種真愛複雜而艱鉅,需要 認真思考,需要不斷創新。相反,溺愛不管看起來是多麼富有犧牲精神,也是懶惰的、缺乏思考、陳舊、僵化的,而且是一成不變的。最懶惰的就是放縱型的溺愛, 因爲這樣做的父母居然放棄了思考,而讓沒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發號施令。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