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交流 > 帶娃的時候常感覺很無助,該怎麼辦?

帶娃的時候常感覺很無助,該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常常有家長反映,在育兒的道路上,他們感覺很失控、很無助。尤其是1.5-2.5歲寶寶的麻麻們,對這種情緒感同身受。

帶娃的時候常感覺很無助,該怎麼辦?

他們會試圖對自己、他人、事態進行控制,這是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所作出的自然反應。

通常情況下,一般人對失控所帶來的焦慮和惶恐感會感到不適,而儘量避免之。

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將“控制”以及“選擇”視爲貫穿人一生的元素,客觀冷靜地看待它們,又會如何呢?


“ 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出世是無選擇權的,但是Ta的母親有

影響生育的因素很多,個人願望、家庭、社會的壓力、身體狀況、年齡等等。

但是這些因素的影響力再大,最後的決定權仍在於“母親”。它來自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

儘管母親可能在生育過程中和育兒時常常感到失控,而這些挫折,僅僅是她所做選擇的後果而已。

當認識到這一點,家長其實是在重拾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爲自己的人生負責。

“ 我們再來看看寶寶從出生到成長的心理經歷

從一體到分離,從他給到自給,從無控制到學會自我調控,掌控環境…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裏,被羊水保護着,滋養着。

Ta們對自己的需要是無意識的,因爲所有的需要都即使滿足了:氧氣、溫度、水份、營養、安全。

寶寶對這些供給環節也沒有任何有意識、有目的的掌控力。Ta們是如此的脆弱和需要保護、照顧。

直到出生後幾個月的時候,寶寶雖然身體上與媽媽分離了(臍帶剪斷),Ta們還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

寶寶從3-4個月開始,有種朦朧的感覺,對自身,對外界,都是模模糊糊的。它們對自己的身體開始有些控制了,從反射性的運用自己的身體,到有意識有目的地伸出腳(或手)來捧出其他物體、人。

著名的精神分析專家丹尼爾斯登(Daniel N Stern)認爲:

寶寶從七個月開始,會意識到Ta的想法及經歷與他人的會有不同,就是說Ta可以感覺到現實是主觀的,自己的現實與他人的現實還是有區別、有距離的。

這個主觀的自我,真的是人類發展中的一大步,寶寶認識到麻麻與自己不同,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僅是身體方面的,思想方面也是一樣。

Ta明白了麻麻原來是有自己的需要的,有時候麻麻的世界不包括Ta。

這個進步帶來了心理上的兩個現象:“歸屬渴望”(long to belong)和“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

歸屬渴望,是正常的渴望,是對那種與母體合一,自己的需要能夠隨時被滿足的理想狀態的渴望。

這種渴望是與肢體表達緊密聯繫的,寶寶會把小嘴撅起,尋找乳房的滋養,眼睛也睜睜地向外追尋母親的身影,手臂向外伸出,要母親的懷抱。

當這種渴望長時間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因肢體上和心理上的分離而產生不適應的情緒,這就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可表現爲驚恐、抑鬱、慌亂、煩躁等等,只要沒有達到完全失控,無法接受平撫,失去進食睡眠興趣的強度,這是自然的表現。

“ 不同文化對待寶寶的歸屬渴望與分離焦慮的態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比如:法國麻麻一向以注重培養獨立的寶寶而聞名。很多教育家都借鑑法式的睡眠培訓法,寶寶哭了,“先聽,再感受,然後等等,最後作出相應反應”。

法國麻麻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進寶寶對歸屬渴望和分離焦慮的容忍力。

這實質是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進行培訓,“強迫”寶寶學習自我安慰、自我調控情緒。寶寶當然會長成獨立的,調控情緒的高手

又如: 拉美的麻麻,尤其是墨西哥的麻麻是出了名的護寶寶專家。她們總是抱着或揹着自己的寶寶,寶寶一哭,麻麻就會把乳頭塞到Ta們嘴裏。

墨西哥麻麻母乳餵養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時可以持續到寶寶5週歲的時候。

這樣喂大的寶寶,對母親極爲依戀,Ta們與家人、社區的感情深厚,有什麼困難第一想到他人的幫助。寶寶會成爲社區感強,人情味足的人。

“ 從完全獨立到完全依賴,其實這是一個範圍,就像一個光譜

我們大可參考其他文化中的育兒做法,結合自己的文化特徵,來找到適合自己寶寶年齡、發展階段和個性特徵的方法。

我們育兒的終極目標是讓寶寶在將來不久的一天能夠獨立,應對人生中的種種挫折,享受人生中的點點樂趣。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需要學會:如何對自我進行調控,對環境進行掌控,而不是對他人進行控制。

當寶寶意識到自己的哭聲可以對麻麻產生影響,讓麻麻過來抱起Ta;或是給Ta買心儀的玩具;或是冒着上班遲到的危險來多陪Ta一會兒,這時寶寶會認識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存在的。

但我們要避免讓寶寶感覺自己是有“超能力”的,是可以控制他人的,因爲這非常的危險,這會讓寶寶有種沒有界限的焦慮感。

“ 家長如何幫助寶寶度過這個坎兒,應對歸屬渴望和分離焦慮帶來的失控感呢?

對寶寶的失控有同情心,運用共情來體會寶寶的情感需要。

當我們接納了寶寶因失控感到的無助和抓狂,從而產生對周圍人和事物的控制,我們實際上接受了自己的這種需要和情感。

只有從這個地方出發,我們所說的話纔會是充滿愛意而不是批評尖刻的。比如:“寶寶餓了,想喝奶了。”

運用情感協調來體會寶寶的情感,描述寶寶的情感需要和情緒,從而提高寶寶用語言來表達情感思想的能力,避免情感崩潰(meltdown)等極端情況。

比如:“肚子餓的時候好難熬啊,寶寶肚子裏咕嚕咕嚕的覺得不舒服呢,等待好難熬啊!”

給寶寶選擇。

當一個人有選擇的時候,它就不會鑽牛角尖,就算沒有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東東,情感上還是覺得比較舒服的。

比如:“寶寶是想麻麻拖着你的手過馬路還是你拖麻麻的手啊?”

爲寶寶做出榜樣,自己不在寶寶面前失控。

比如:深呼氣,想象自己吹氣球,對寶寶說:“一分鐘,等媽媽,馬上回來!”然後去廁所跺腳、做鬼臉,把自己的情緒調整過來。

正面引導。

支持寶寶探索環境,轉移想要控制的慾望,通過探索事物和環境的規律來釋放能量。

比如:藝術、體育、建築、烹飪,任何創造性的活動都可以讓寶寶覺得自己是有控制力的,是存在的。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