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交流 > 生完孩子的頭三年,是一個女人最難的時候

生完孩子的頭三年,是一個女人最難的時候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分享這些,不是說全職帶娃一定好,而是想讓大家知道媽媽和爸爸的關注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下班後多陪孩子,休息日多帶孩子外出,雖不能完全避免老人帶孩子的弊端,起碼能糾正一部分。

生完孩子的頭三年,是一個女人最難的時候

1

上週,帶喆同學去醫院口腔科例行檢查——自從發現喆同學有蟲牙,每3個月都會帶他看一下牙醫。

在診室遇到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兒,正在補牙,根管治療。因爲很不舒服,男孩兒並不配合,那哭聲我聽着都心疼。

我帶喆同學出門時,遇到了正抹淚的小男孩兒的媽媽。她不忍心聽到孩子哭,才讓爸爸進去。但又不放心,一直站在診室門口等着。

沒說兩句,她突然問:“孩子一直你自己帶嗎?”

我坦白:“兩歲半以前爺爺奶奶幫着帶,現在我一個人帶了。”

她很自責地說:“我最後悔的就是沒有辭職帶孩子,不然孩子的牙不會壞成這樣。”

因爲不願意放棄正在上升期的事業,這位媽媽生完孩子3個月就回去上班了。孩子由奶奶帶着,基本百依百順,要糖給糖,要飲料給飲料。這個媽媽也和婆婆談過幾次,告訴她這些不良習慣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危害,但因爲危害沒有發生,老人往往左耳進右耳出,表面上順從,當兒子媳婦不在家時,又恢復原樣。

直到有一天孩子開始叫牙疼,才發現槽牙已經壞了好幾顆,有三顆需要根管治療,奶奶才知道自己“甜蜜的愛”害了孫子。

2

和好友M以及L聚會,M家的女兒叮叮比喆同學小兩個月,L家的兒子比喆同學大3個月。吃飯時喆同學和叮叮在餐椅上坐不了兩分鐘就要下來,而L的兒子一直由媽媽帶,有着良好的教養。

當不知道第多少次把叮叮摁在餐椅中時,M有些氣急敗壞,來了句:“週一就辭職去!”

她和我一樣,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爲工作忙,對孩子的照顧相對比較少,都是老人幫着帶,導致問題層出不窮:

我們覺得孩子不穿罩衣不可以吃飯,老人就說自家兒子小時候也沒穿過;

我們覺得滿屋追着餵飯不好,老人就說孩子在親奶奶親媽面前撒嬌實屬正常;

我們覺得孩子看動畫片時間太長了,老人就說她養了好幾個孩子,小時候見天看電視,沒有一個近視眼……

因爲還得指着老人看孩子,所以我們不能和老人辯個你黑我白,不然人家一生氣,撂挑子走人該如何是好?

所以,很多經濟能力尚可的家庭,媽媽們選擇了辭職,在孩子3歲前全身心陪伴。雖說辭掉工作,經濟上會不如以前富裕,但只要保持一顆有學習力的心,3年後重回職場一樣不輸別人,還幫孩子養成了健康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

3

喆同學2歲時,帶他去遊樂場玩。一個小男孩兒和喆同學爭搶綠色跳跳馬,小男孩兒出口成髒:“你他媽的再不給我,我就急了,你信不信?”然後繼續嘟囔着其他髒話。不知道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姥姥走過去,試圖把孩子拉開,但孩子反而推了她一把:“我就是要玩這個,我就是要玩這個!”

一開始我只是對這麼小的孩子會說髒話表示疑惑,但這個老人的行爲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對於孫子的髒話,她選擇無視;孫子對她的推搡,她也沒有批評,還說一會兒就給他買冰淇淋。

因爲隔輩親,很多老人對孩子的溫飽關心程度遠超心理層次的引導,比如忽視對孩子禮貌上的引導、不在意言傳身教的力量、孩子犯了錯也不知道正確的教養方式。

生完孩子的頭三年,是一個女人最難的時候 第2張

這些事例,只是所見的一小部分,和全職媽媽交流的越多,我越明白媽媽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媽媽帶的寶寶更有安全感

孩子的頭三年很重要,如果在這個時期得到媽媽的更多陪伴,更容易養成安全型依戀,不僅以後進入幼兒園更容易,對於他們整個人生的影響都極其深遠。比如女孩子不容易因爲別人的一點兒關懷就墜入愛河;男孩子不容易因爲某個女孩兒有母性光輝而忽略精神層面的交流。

媽媽帶的寶寶更健康

這個無需多言,老人對於孩子的哭鬧幾乎沒有免疫力,所以由老人幫忙帶的孩子,往往吃的零食更多、喝的飲料更多、攝入的糖分和鹽分更多。

媽媽帶的寶寶更獨立

在喆同學上學的幼兒園,有個特別明顯的現象:那些由老人或保姆帶大的孩子,在學校也出現獨立進食的困難,不是吃得太慢,就是自己吃不好。而那些入園就吃飯很好的孩子,多由父母親自撫養。老人追着餵飯,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不能指責從飢餓年代過來的父母太寵溺孩子,只能儘可能克服這個問題,不然孩子到幼兒園肯定要餓肚子。

媽媽帶的寶寶更有禮貌

接過別人的東西,老人很少引導孩子說謝謝;孩子搶了別人家的玩具,老人會有歉意,但較少跟別人說對不起;和小夥伴分開時,老人往往會讓孩子說再見,但自己忽略了和對方家長說再見,他不知道身教大於言傳的道理……

媽媽帶的寶寶更懂規矩

年輕人,多半聽過育兒講座或者看過育兒方面的書籍,知道好習慣要從小培養。而老人雖然叨叨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但孩子犯錯後,多半以“孩子還小”爲由,放棄對孩子的管教;或者極端地進行粗暴教養,孩子只知道這件事讓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生氣了,卻不知道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所以在規則性的培養上,還是媽媽或爸爸多下功夫爲好。

媽媽帶的寶寶有更多自由

喆同學小時侯,自己拿鑰匙捅鎖眼,半天捅不進去,奶奶就直接把鑰匙拿過來,告訴他:“你對準這個鎖眼兒,是不是就捅進去了?”表面上是爲孩子好,事實上扼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雖然我也犯過類似的錯誤,但會及時糾正。

所以,想讓寶寶擁有更多自由,還是爸爸或媽媽多帶孩子爲好,鼓勵孩子主動探究這個世界,他們以後的想象力才能更發散。但對於很多女性,爲難之處就在於,知道親自帶娃好,卻不能暫時離開職場全身心陪伴孩子,那種糾結着的內疚,那種人在職場、心繫娃身的折磨,纔是媽媽最難過去的坎兒。

閆涵媽媽說

分享這些,不是說全職帶娃一定好,而是想讓大家知道媽媽和爸爸的關注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下班後多陪孩子,休息日多帶孩子外出,雖不能完全避免老人帶孩子的弊端,起碼能糾正一部分。

很多時候,老人對於自己的教養習慣有着堅定不移的信念,覺得自己就是對的。我們不可能和他們硬碰硬,只能選擇辭職自己帶孩子,或開啓上班工作下班帶娃的24小時連軸轉模式,這也是媽媽在生孩子的頭三年最辛苦的原因——我們有着全心全意愛孩子、陪伴孩子的心,卻迫於現實不得已做出某些妥協,如何在順應老人和教養孩子的夾縫裏,找一條對孩子最好的路,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